导言 1
上编 审美范畴“和”的发展历程第一章 奠基时期(先秦) 3
第一节 人文地理的沾溉 3
第二节 五行杂错之“和” 7
第三节 儒家的“中和”之美 15
第四节 道家的“和以天倪” 37
第五节 儒道之“和”的融汇——《吕氏春秋》论“和” 42
第二章 演进时期(两汉) 49
第一节 天人系统与“中和”之美 49
第二节 “温柔敦厚”与诗教 54
第三节 围绕《离骚》公案的“中和”与非“中和”之争 59
第三章 深化时期(魏晋南北朝) 65
第一节 从人格之“和”到宇宙之“和” 66
第二节 乐论之“和” 70
第三节 “和”与艺术辩证法 77
第四章 成熟时期(隋唐五代) 87
第一节 初唐史家的折衷文质 88
第二节 皎然论“诗之中道” 91
第三节 司空图的“饮之太和” 97
第五章 转折时期(宋代) 104
第一节 幽淡和谐的社会审美理想 105
第二节 理学家论“中和”之美 111
第三节 诗教的重振 117
第六章 衰变时期(元明清) 122
第一节 金元时期的余绪 123
第二节 清代的回光返照 125
第三节 近代的余响 130
下编 审美范畴“和”的结构解析第一章 审美对象之“和” 135
第一节 天地自然之“和” 135
第二节 社会与艺术之“和” 142
第三节 审美对象形式之“和” 148
第二章 审美心态之“和” 152
第一节 情志的和谐 152
第二节 “温柔敦厚”与人格涵养 159
第三节 超越功利的“大和”心态 164
第三章 审美主客体的相和 169
第一节 物我合一——“我”的存在 170
第二节 物我合一——“我”的消匿 177
第四章 审美与艺术协调社会的功用 182
第一节 艺术怡和身心的功能 182
第二节 艺术调协个人与社会的作用 184
第五章 实现“和”的途径与方法 188
第一节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188
第二节 以一总万,统观全局 195
第六章 关于审美范畴“和”的古今评价 205
第一节 伸张个性,冲破蕴藉 205
第二节 拯危救乱,以悲为美 210
第三节 呼唤风雷,除去平和 212
第四节 中西之“和”的比较 216
后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