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新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敦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301045115
  • 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这部《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崩溃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终结的标志,将“西方现代哲学”不仅作为一个时间性概念,而且作为一个与“传统”相对应的表示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理论性概念,描述了黑格尔之后,即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众多的思想、观点、理论、流派,通过哲学史料的排比,重新建构富于思辨性的哲学论证过程。

前言 1

“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 1

现代西方哲学的分类 2

方法论问题 5

第一章 黑格尔之后 8

第一节 叔本华 9

作为世界本体的意志 9

作为现象的意志 11

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12

第二节 尼采 13

强力意志 14

永恒轮回 16

重估一切价值 17

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 17

反基督教道德 18

超人 19

尼采的矛盾 20

反抗黑格尔 22

第三节 祁克果 22

关于“存在”的新概念 23

生活辩证法 24

“主观真理”说 26

第二章 世纪之交的各国哲学 28

第一节 生命哲学 28

概述 28

生成的存在 30

柏格森 30

绵延 31

两种时间和认识 32

意识之分析 33

两种社会和道德 33

第二节 新康德主义 34

概况 34

卡西尔 36

第三节 功利主义 39

边沁 40

最大幸福原则 40

“约束力”的制裁理论 41

密尔 41

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 42

“多数人的暴政” 42

利他主义道德的经验基础 43

《逻辑体系》 44

第四节 实用主义 45

皮尔士 46

实用主义的翻译原则 46

形而上学的用途 47

詹姆士 48

情感的根本作用 48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49

信仰意志 50

哲学的改造 51

杜威 51

实验主义 52

第三章 分析哲学的诞生 55

第一节 概述 55

哲学的危机 55

语言学的转向 56

穆尔的语义分析法 57

命题函项 59

第二节 弗雷格 59

自然数的定义 61

逻辑本体论 63

含义与指称 64

第三节 罗素 65

外在关系说 66

罗素悖论 67

类型理论 69

摹状词理论 70

逻辑和哲学 71

斯特劳森对摹状词理论的批评 71

逻辑原子主义 73

第四节 早期维特根斯坦 74

逻辑的性质 74

世界的逻辑结构 75

图式论 77

语言的界限 79

神秘主义 80

第五节 维也纳学派 82

理论与历史背景 82

证实原则 84

经验证实的标准 85

物理语言和观象语言 86

排拒形而上学 87

“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 88

宽容原则 89

什么叫现象学? 91

第一节 现象学概论 91

第四章 现象学运动 91

现象学的诞生是哲学的一个转折点 92

现象学方法 93

现象学运动 94

第二节 胡塞尔 95

意识的基本结构--意向性 96

意向活动的分析 96

现象学还原 99

现象学构造 101

生活世界 101

第三节 海德格尔 103

现象学的方法论 104

存在论的区分 105

“此在”的概念 106

“此在”的特征 107

在世之在和与他人共在 108

“此在”与时间 110

后期海德格尔 112

第四节 解释学 114

概述 114

伽达玛 115

效果历史 115

“偏见”的合理性 116

解释学和自然科学 118

第五章 存在主义 120

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分 121

第一节 萨特 121

意向活动的自由 122

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 123

自在与自为 125

存在先于本质 127

绝对自由 128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30

知觉世界 132

第二节 梅洛--庞蒂 132

“身体--主体” 132

可逆性 134

第三节 伽缪 136

荒谬的由来 136

面对荒谬的反应 137

反抗的人 138

第四节 有神论的存在主义 139

雅斯贝尔斯 140

生存哲学 140

自由与超越 141

世界哲学 142

马塞尔 142

奥秘和问题 143

第一反思与第二反思 144

存在与存有 145

历史 147

第一节 概况 147

第六章 法兰克福学派 147

主要问题 148

社会科学的哲学 148

弗洛伊德 150

关于下意识的学说 150

关于文化的理论 151

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 152

理性辩证法 153

第二节 马尔库塞 153

“爱欲”与人的解放 154

意识形态批判 156

第三节 哈伯马斯 158

危机与批判 158

社会哲学 158

社会交往理论 159

第七章 分析哲学的发展 162

第一节 后期维特根斯坦 162

“语言--游戏”说 163

奥古斯丁图画 163

直接指证定义 165

意义就是用法 166

家族相似 167

“遵守规则”的悖论 170

反“私人语言”论证 171

“治疗型”哲学 173

第二节 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175

赖尔 175

奥斯丁 177

塞尔的语言行为说 179

斯特劳森 179

逻辑的性质 180

描述性的形而上学 180

格里斯的非自然意义理论 181

第三节 实用主义的分析哲学 182

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 183

蒯因 183

译不准定理 184

克里普克 185

戴维森 186

异常一元论 186

实在论的真理观 188

第四节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 189

杜麦特的反实在论 189

普特南的实在论 191

第五节 罗蒂的后分析哲学 192

“心灵之镜”的笛卡儿--康德模式 192

分析哲学的自我消亡 193

后哲学的文化 194

第八章 英美科学哲学和政治哲学 196

第一节 波普的科学哲学 197

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197

证伪主义 200

知识增长的模式 202

三个世界 203

世界3 204

第二节 社会历史学派 206

库恩 206

“范式”的概念 206

“科学革命”的过程 207

费耶阿本德 208

“无公度性”的概念 208

方法论的无政府主义 210

拉卡托斯 210

“内史”和“外史” 210

科学研究纲领 211

第三节 波普的政治哲学 212

历史主义批判 212

“乌托邦工程”批判 214

社会渐进工程 215

自由主义的民主观 217

第四节 罗尔斯的政治哲学 221

正义即公平 221

最初状况 222

正义原则及其证明 224

第五节 诺塞克的极端自由主义 226

最小政府 226

历史性的资格理论 228

第九章 结构主义 231

第一节 结构主义概述 231

索绪尔 231

语言和言语 231

系统和个别 232

下意识和意识 232

社会和个人 232

文化和自然 232

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 233

同质和异质 233

能指和所指 234

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 234

结构主义的一般原则 235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 236

人类学与哲学 236

亲族关系 238

图腾 239

神话 240

原始思维和现代思维 241

第三节 阿尔杜塞 243

反人道主义 243

意识形态批判 244

重读马克思 245

第四节 拉康 246

精神分析的对象和方法 247

镜象阶段和想象界 248

俄底浦斯情结和象征界 249

语言的象征意义 250

第五节 巴尔特 252

风格:写作的零度 252

魅力:事物的神话 253

社会体系:符号的结构 253

意义:跨文本的快乐 254

第十章 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256

第一节 概述 256

李奥塔论后现代 256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特征 257

哈伯马斯对后现代性的批判 258

第二节 福柯 259

福柯的旨趣 259

癫狂与理性 260

知识型 261

监督与惩罚 264

力量/身体/知识 265

性的意义 266

逻各斯中心主义 268

第三节 德里达 268

二元对立的解构 269

哲学的边缘 270

写作的意义 271

原型写作 273

第四节 德留兹 274

欲望--机器 275

精神分裂的分析 275

资本主义批判 277

游牧思想 278

结束语: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 280

终结还是转变? 280

第四次哲学危机 281

“哲学革命”阶段 283

哲学投身于社会的阶段 284

哲学与文化融合阶段 285

中文参考文献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