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部分 关于语文的学习与运用 1
一、从古代作品中看用词的正确、简练与生动 1
二、从李白笔下的“绿”字得到启示 13
三、韩愈为什么主张用“敲”不用“推” 16
四、从韩愈笔下的方俗词说起 18
五、谈文言词语的使用 20
六、用词例说 23
七、十个“十分”不能算满分 29
八、多多积累词汇 30
九、从实践中提高用词能力 34
十、古代战记的写作 36
十一、“说”的文体一瞥 38
十二、古今都有文风的问题 42
十三、学点语言历史知识 44
十四、古汉语语音学习举要 55
十五、了解复句的种种关系 60
十六、学习章太炎、黄侃提倡的根柢书 66
第二部分 关于语文的教学与研究 70
一、再论古汉语教材建设 71
二、谈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88
三、论古代汉语研究的指导思想 93
四、面向汉语实际的语言研究 118
五、训诂学的教学与研究 126
六、古汉语词汇研究问题 152
七、《孙子》研究应重视语言因素 169
八、从俞樾对《孙子》“卒”的考辨说起 177
九、论文学分析与语言分析相结合 184
第三部分 关于语文现象的透视与梳理 192
一、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回顾 192
二、谈汉字的发展演变 195
三、汉字体态及其演变因素 207
四、古今字刍议 211
五、边疆文物与简体字 223
六、从“的”字的简化谈起 225
七、汉字与汉语的适应性 227
八、“通假”质疑 236
九、词汇在语言中的结构层次 244
十、词与词汇不能划等号 246
十一、古汉语单音词特点 249
十二、古汉语复音词的构成 254
十三、简论汉语复合词 263
十四、论汉语词汇体系 274
十五、典故的形成和运用 291
十六、成语的来源和特点 297
十七、“忌讳语”本原 306
十八、古汉语词义辨析 307
十九、从“闻”的“转义”谈与“通感”在语言中的反映 316
二十、“反训”存疑 324
二十一、“式微”的“微”的读音 326
二十二、“爱而不见”的“爱”的隐义 327
二十三、古人笔下的“辞”和“词” 329
二十四、文言虚词 332
二十五、文言里的“之”字 341
二十六、文言里的“其”字 349
二十七、文言文中的省略 357
二十八、从《世说新语》看中古语言现象 366
二十九、语法与语言习惯 374
三十、语法与文法的定名 376
三十一、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句赏析 377
三十二、南北朝诗文的再认识 382
——兼论古书的阅读与研究 385
一、丛论古籍·章句·训诂 385
第四部分 关于古文献、新学科及语文专著 385
二、古籍中的句读与标点 417
三、聋哑人的思维问题——读《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428
四、从语言的模糊性展望模糊语言学 434
五、《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读后 448
六、《中国文化源》(论文集)序 455
七、《人文精神,还是科学主义?》序言 460
八、《汉语语法学史》简评 463
九、新拟诗韵、词韵合检(兼上溯切韵,下及曲韵)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