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序 赵世超 1
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形式及其影响 常金仓 1
目 录 1
序 赵世超 1
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形式及其影响 常金仓 1
巡守制度试探 赵世超 16
巡守制度试探 赵世超 16
现代意义 赵吉惠 38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 38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 38
现代意义 赵吉惠 38
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祀的变化 王晖 57
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祀的变化 王晖 57
从周原出土蚌雕人头像谈严允文化的 86
一些问题 斯维至 86
从周原出土蚌雕人头像谈严允文化的 86
一些问题 斯维至 86
季历选立之谜与贵族等级名号传嗣制 王 晖 101
季历选立之谜与贵族等级名号传嗣制 王 晖 101
东周的人口、生态和社会变迁 常金仓 117
东周的人口、生态和社会变迁 常金仓 117
晋文公性格局限初探——兼及从臣在霸业 133
晋文公性格局限初探——兼及从臣在霸业 133
中的作用 商国君 133
中的作用 商国君 133
“爰田(辕田)”新解 袁林 146
“爰田(辕田)”新解 袁林 146
玉琮功能刍议 减振 167
玉琮功能刍议 减振 167
“十二金人”考 王双怀 192
“十二金人”考 王双怀 192
汉代长安城的营建规模 史念海 206
汉代长安城的营建规模 史念海 206
论巫术的兴衰与西汉文化的民间色彩 赵世超 253
论巫术的兴衰与西汉文化的民间色彩 赵世超 253
中国古代奴婢性质问题的模糊数学分析 袁 林 283
中国古代奴婢性质问题的模糊数学分析 袁 林 283
董仲舒的历史命运 臧振 301
董仲舒的历史命运 臧振 301
司马迁的史学原理本于《六经》 朱本源 318
司马迁的史学原理本于《六经》 朱本源 318
刘知几对《史记》的批评 徐兴海 342
刘知几对《史记》的批评 徐兴海 342
论秦汉时代的陶灶 梁云 362
论秦汉时代的陶灶 梁云 362
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大势问题 胡 戟 377
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大势问题 胡 戟 377
从文化史角度看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 胡 戟 382
从文化史角度看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 胡 戟 382
论北齐的政治斗争 黄永年 404
论北齐的政治斗争 黄永年 404
元魏李唐和籴以济京师事考释 黄永年 449
元魏李唐和籴以济京师事考释 黄永年 449
唐代前期关东地区尚武风气的溯源 史念海 457
唐代前期关东地区尚武风气的溯源 史念海 457
《昭陵碑录》的史料价值 焦 杰 488
《昭陵碑录》的史料价值 焦 杰 488
唐永王李璘起兵事发微 贾二强 511
唐永王李璘起兵事发微 贾二强 511
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 杜文玉 524
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 杜文玉 524
李晟碑释疑 赵望秦 555
李晟碑释疑 赵望秦 555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牛致功 563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牛致功 563
唐中后期罚俸制度初探 张艳云 585
唐中后期罚俸制度初探 张艳云 585
试论唐代蕃州的管理体制 马驰 600
试论唐代蕃州的管理体制 马驰 600
唐幽州境侨治羁縻州与河朔藩镇割据 马 驰 646
唐幽州境侨治羁縻州与河朔藩镇割据 马 驰 646
论唐文化的胡化倾向 赵文润 667
论唐文化的胡化倾向 赵文润 667
后唐、后晋、后汉王朝的昭武九姓胡 王义康 691
后唐、后晋、后汉王朝的昭武九姓胡 王义康 691
戒敕与《戒石铭》 王雪玲 707
戒敕与《戒石铭》 王雪玲 707
折氏家族研究 李裕民 715
折氏家族研究 李裕民 715
山西人才何以从北宋开始跌向低谷 李裕民 748
山西人才何以从北宋开始跌向低谷 李裕民 748
宋代马政研究 杜文玉 768
宋代马政研究 杜文玉 768
回鹘文买卖文书纪年月日研究 刘 戈 796
回鹘文买卖文书纪年月日研究 刘 戈 796
晚明天主教思想对士大夫之影响 贾二强 807
晚明天主教思想对士大夫之影响 贾二强 807
八仙考补 周晓薇 817
八仙考补 周晓薇 817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 萧正洪 831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 萧正洪 831
清代陕南的土地占有关系与农业经营 萧正洪 869
清代陕南的土地占有关系与农业经营 萧正洪 869
王念孙的校雠方法及其思想 徐兴海 895
王念孙的校雠方法及其思想 徐兴海 895
外国银圆在中国的流通 黄寿成 912
外国银圆在中国的流通 黄寿成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