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况 1
第一章 湟中县基本概况 1
第一节 自然条件 1
本卷序 1
第二节 自然资源 5
第三节 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16
第二章 城乡建设 20
第一节 县城建设 20
第二节 集镇建设 26
第三节 乡村建设 31
第三章 人口状况 33
第一节 人口总量的变化与人口分布 33
第二节 人口的自然变动与机械变动 39
第三节 人口构成 43
第一节 1949年以前的经济状况 53
第二篇 经济 53
第四章 经济发展概述 53
第二节 1949~1957年工农业的发展 56
第三节 1958~1976年的经济状况 58
第四节 1978年以后经济发展状况 60
第五章 经济结构 66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66
第二节 产业结构 72
第三节 城乡结构 74
第四节 土地与劳动力利用构成 75
第六章 农业发展状况 78
第一节 概况 78
第二节 农业生产条件 87
第三节 农业结构 98
第四节 农业生产水平 116
第五节 农业经济体制 121
第七章 农业生态环境 132
第一节 水土流失 132
第二节 农业生态 143
第八章 乡镇企业 150
第一节 乡镇企业发展历程 150
第二节 乡镇企业结构状况 154
第三节 乡镇企业主要行业 158
第四节 乡镇企业管理 161
第五节 乡镇企业的地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165
第九章 工业发展状况 170
第一节 手工业和轻工业 170
第二节 机械工业 182
第三节 建材和建筑业 184
第四节 冶炼工业 188
第五节 电力工业 191
第十章 交通运输、邮电业 194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业 194
第二节 邮电通信业 205
第十一章 商业贸易与物价管理及旅游业 215
第一节 国有商业 215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219
第三节 粮食经营 224
第四节 物资管理 231
第五节 个体商业和集市贸易 234
第六节 对外贸易 240
第七节 物价管理 244
第八节 旅游业 247
第一节 财政与税收 255
第十二章 财政、税收与金融 255
第二节 金融与保险业 267
第三篇 政治 287
第十三章 政党与群众团体 28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287
第二节 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及群众团体 297
第十四章 人民政权 310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310
第二节 人民政府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317
第三节 人民政权的基础组织 323
第十五章 政治体制改革 329
第四篇 社会 334
第十六章 教育与科技 334
第一节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状况 334
第二节 教师队伍 344
第三节 教育管理和教育经费 346
第四节 教育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50
第五节 科学技术事业 352
第十七章 文化、卫生与体育事业 367
第一节 文化事业 367
第二节 医疗卫生 379
第三节 体育事业 395
第十八章 社会分层 398
第一节 1949年以来阶级阶层变化情况 398
第二节 城镇职工队伍分层 401
第三节 农民队伍状况 412
第四节 个体工商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阶层 416
第十九章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422
第一节 人民生活 422
第二节 社会保障 431
第二十章 社会治安 448
第一节 各类案件的发案、结案情况 448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454
第三节 交通管理与防火安全 460
第二十一章 民族、宗教与风俗 463
第一节 民族溯源及人口构成与分布 463
第二节 民族特点 469
第三节 民族关系 471
第四节 宗教 472
第五节 风俗 478
第二十二章 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 489
第一节 塔尔寺的来历 490
第二节 建筑、文物与宗教艺术 491
第三节 寺院组织与活佛 497
第四节 僧人及学经制度 503
第五节 主要宗教活动 506
第六节 寺院经济概述 510
第七节 改革开放后的塔尔寺 518
第二十三章 婚姻、家庭与计划生育 525
第一节 婚姻状况 525
第二节 家庭 532
第三节 计划生育 542
第五篇 专题调查 548
专题一 湟中县酒厂调查 548
专题二 湟中县上新庄藏毯工业公司调查 555
专题三 湟中县农民采金情况调查 562
专题四 500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 570
专题五 农民负担情况调查 592
后记 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