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阎立钦] 1
前言[戴汝潜] 3
探索篇[邱学华] 1
一、从乡村教师到教法专家 3
(一)16岁当乡村小学教师,对算术教学产生浓厚兴趣,五年的小学了教师生涯,奠定了教学实践的基础 3
(二)进华东师大教育系深造,遍读小学数学教育方面书籍,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 6
(三)大学毕业留校当助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正式起步,走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 9
(四)“文革”期间,研究工作被迫停止,离开师大到溧阳农村当中学教师,但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仍迷恋着小学数学 12
(五)“文革”结束,回家乡常州,在师范学校搞教师培训,全面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着手试验尝试教学法 15
(六)辞去师范校长职务,全身心投入小学数学教育理论的研究,提出尝试教学理论;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国家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8
(七)从乡村教师到教法专家的轨迹,成功的奥秘是:热爱+理想+勤奋 20
二、从口算表到口算量表 25
(一)50年代当小学教师时,开始研究口算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华东师大后继续研究,直至80年代初编成全套小学口算表 25
(二)60年代开始,从理论角度对口算教学进行探索,研究基本口算与笔算相关问题,提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的科学结论 31
(三)80年代初,继续进行口算量表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受测学生达七万多人次,制定出全国第一套口算能力量表 35
三、从应用题特点到用系统论改革应用题教学 49
(一)60年代,从研究应用题的特点开始,找出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困难,对症下药,采取措施 49
(二)80年代,首次提出“审题是基础,应用题教学必须在审题上下功夫”,“应用题要过关,必须抓审题”的观点 56
(三)用系统论改革应用题教学,从教材结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等方面着手,试图从整体上解决应用题教学问题 64
四、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 77
(一)80年代初,从小学数学开始试验尝试教学法,具有“先练后讲”鲜明特征的新教法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历经各种困难,终于在全国推广应用 77
(二)90年代初,大胆提出把尝试教学法上升到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学理论的研究”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经过五年研究与实践,终于通过国家专家鉴定 83
(三)经过16年教育实验和不断的理论探索,初步形成尝试教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它指导思想明确,特点鲜明,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 88
五、从五个环节到六段式结构 127
(一)50年代学习凯洛夫的“五个环节”课堂结构,发现教学时间来不及,不能当堂巩固 127
(二)80年代,在尝试教学法试验的推动下,研究试验新的课堂结构,提出六段式结构,在全国推广应用 129
(三)在课堂结构研究的同时,提出“四个当堂”的当堂处理作业的方法,对传统的批改作业方法进行改革 143
(四)“六段式”课堂结构体系的建立,必须有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估体系,提出“十个指标”的课堂教学的评估标准 147
六、从教育评价到标准化考试 154
(一)教法改革必然引起考法的改革,在研究尝试教学法同时以新的教育评价观点研究考试方法的改革问题 154
(二)80年代后期,开展小学数学标准化考试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四次大规模测试,参加测试的学生达40万人次 162
(三)命题标准化是标准化考试中的关键,吸取标准化考试的优点,改进试卷编制方法,提高命题的科学水平 169
七、从珠算教学到“三算”结合教学 177
(一)60年代初对珠算教学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不要学生写口诀、死记口诀,重点放在拨珠动作熟练的观点 177
(二)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珠算教学,探索珠算心理学问题,为“三算”结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186
(三)“文革”期间,积极投入“三算”结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文革”后,借助“三算”结合教学的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 199
八、从课本史到教学史 208
(一)60年代初,着手研究小学算术课本史,想方设法搜集建国前后几十套课本,编成《中国小学算术课本书目》,后因“文革”动乱,研究工作被迫中断 208
(二)80年代后期,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情,研究建国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史,写成《中国小学数学四十年》,向建国四十周年献礼 211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随着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变化,随着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得到不断的更新 225
(四)教学研究的进展:纵观40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虽受到政治运动的干扰,走过一些弯路,但总的来说发展是迅速的,成绩是巨大的 229
附录 邱学华部分著作目录 233
研究篇[戴汝潜] 239
一、新时期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回顾中的尝试教学法 242
(一)在“解放与复苏”中起步 242
(二)在“深化与求索”中自立 246
(三)在“成熟与发展”中不惑 248
二、从现代教学方法论观认识尝试教学法 251
(一)在教学方法的认识中定性 251
1.方法和方法论 252
2.教学方法的界定 253
3.教学方法的特性 254
4.教学方法的效应 260
(二)在教学方法的分类中定位 262
1.国外关于教学方法的分类 262
2.国内关于教学方法的分类 263
3.教学方法分类的依据 264
4.教学方法的分类 266
后记[戴汝潜] 270
编后记[胡钢泰]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