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篇 建置区划 61
第一章 建置沿革 61
第一节 沿革 61
第二节 县境 65
第三节 治所 66
第二章 行政区划 67
第一节 明清时期 67
第二节 民国时期 67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72
第三章 县城、区、乡、镇、场概况 78
第一节 江都镇 78
第二节 大桥区 79
第三节 宜陵区 85
第四节 樊川区 89
第五节 小纪区 92
第六节 邵伯区 96
第二篇 地理环境 103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103
第一节 地质 103
第二节 地貌 105
第二章 气候 物候 106
第一节 气候 106
第二节 物候 112
第三章 水文 114
第一节 水系 114
第二节 河道 115
第三节 湖泊 116
第四节 地下水 118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121
第一节 种类 分布 121
第二节 养分 等级 122
第三节 特性 124
第四节 植被 126
第五章 资源 127
第一节 土地 127
第二节 野生动物 128
第三节 野生植物 130
第四节 矿物 132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32
第一节 灾害分类 132
第二节 灾害录 135
第一节 污染治理 140
第七章 环境保护 140
第二节 环境管理 144
第三节 自然保护 145
第三篇 人口 149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49
第一节 人口总数 149
第二节 人口密度与分布 150
第二章 人口变动 152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52
第二节 机械变动 154
第二节 性别构成 156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56
第一节 民族构成 156
第三节 年龄构成 158
第四节 文化构成 160
第五节 行业职业构成 161
第六节 婚姻家庭 162
第四章 人口控制 163
第一节 机构 163
第二节 晚婚 163
第三节 节制生育 164
第四节 优生优育 167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 168
第五章 人民生活 168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169
第四篇 农业 173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73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73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74
第三节 互助合作 176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177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81
第二节 中部平田区 183
第二章 农业区划 183
第一节 里下河圩区 183
第三节 沿运平田区 184
第四节 南部高沙土区 184
第五节 沿江圩区 184
第三章 种植业 185
第一节 耕作制度改革 185
第二节 布局 产量 186
第三节 作物栽培 190
第四节 品种改良 194
第五节 作物保护 199
第六节 肥料 204
第四章 林木花卉 206
第一节 林业资源 206
第二节 引种育苗 207
第三节 植树造林 208
第四节 林木保护 209
第五节 林业场圃 210
第六节 花卉盆景 211
第一节 家畜 213
第五章 畜禽饲养 213
第二节 家禽 216
第三节 疫病防治 218
第六章 渔业 220
第一节 鱼类养殖 220
第二节 特种水产养殖 222
第三节 捕捞 223
第四节 渔政管理 225
第七章 副业 226
第一节 蚕桑 226
第二节 蔬菜瓜果 229
第四节 养殖 231
第三节 中药材种植 231
第八章 农业机具 233
第一节 种类 233
第二节 管理 237
第五篇 水利 242
第一章 流域性河道治理 242
第一节 里运河 242
第二节 通扬运河 243
第三节 新通扬运河 244
第四节 三阳河 245
第五节 高水河 246
第六节 淮河入江水道 247
第七节 盐邵河 248
第二章 骨干河道治理 249
第一节 白塔河 249
第二节 红旗河 250
第三节 野田河 250
第四节 小涵河、小泾沟 250
第五节 向阳河 251
第六节 邵仙引河 251
第三章 治江防洪 251
第一节 治江护岸 251
第二节 防洪工程 252
第四章 涵闸工程 253
第一节 里运河和高水河涵闸 253
第二节 通扬运河涵闸 254
第三节 沿江涵闸 255
第四节 三阳河涵闸 257
第五节 昭关自流灌区配套涵闸 258
第五章 防汛 防旱 排涝 259
第一节 机构 259
第二节 重大抗灾斗争纪略 261
第一节 圩、港堤修建 264
第六章 农田水利 264
第二节 河网建设 266
第三节 田间工程 267
第四节 农田排灌 267
第七章 工程管理 2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70
第二节 管理法规 270
第三节 堤防管理 271
第四节 自流灌区管理 272
第五节 涵闸管理 272
第六节 圩区管理 273
第二节 第二抽水机站 280
第一节 第一抽水机站 280
第六篇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280
第一章 主体工程 280
第三节 第三抽水机站 281
第四节 第四抽水机站 281
第二章 配套工程 282
第一节 节制闸 282
第二节 船闸 286
第三节 涵洞 287
第三章 工程效益 288
第一节 灌溉 288
第四节 鱼道 288
第二节 排涝 289
第三节 供用水 290
第四节 改造盐碱地 290
第五节 发电 291
第七篇 工业 299
第一章 工业经济成份 299
第一节 私营、个体工业 299
第二节 合营工业 300
第三节 国有工业 301
第五节 城镇集体工业 302
第四节 县属集体工业 302
第六节 乡镇集体工业 303
第七节 村办工业 303
第八节 外商投资工业 304
第九节 港、澳、台商投资工业 304
第十节 股份制工业 304
第二章 工业管理 30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7
第二节 管理沿革 308
第三节 专项管理 309
第一节 农机具 316
第三章 机械工业 316
第二节 锻压设备 317
第三节 专用设备 318
第四节 内燃机及配件 322
第五节 日用机械 323
第六节 医疗器械 323
第七节 通用设备及部件 324
第八节 铸锻件 326
第四章 电气器材工业 327
第一节 发电机及机组 327
第三节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 328
第二节 电动机 328
第四节 电工器材 329
第五节 日用电器 331
第六节 照明器具 331
第七节 电焊机 332
第五章 冶金及金属制品工业 332
第一节 金属冶炼 332
第二节 金属压延加工 333
第三节 金属制品 334
第一节 电话机 337
第六章 电子、仪表工业 337
第二节 电子元器件 338
第三节 仪表 仪器 衡器 340
第七章 交通运输设备工业 341
第一节 汽车修造 341
第二节 农用拖车制造 342
第三节 船舶修造 343
第四节 拆船 344
第八章 工艺美术品工业 344
第一节 漆器工艺品 344
第二节 金属工艺品 346
第三节 柳制工艺品 347
第四节 制扇 制花 348
第五节 刺绣 玩具 花炮 349
第九章 轻工业 350
第一节 缝纫制品 350
第二节 印刷、造纸及纸制品 352
第三节 家具及木、竹、藤、棕、草制品 353
第四节 猪鬃及其制品 355
第五节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 357
第六节 文体用品 359
第七节 塑料制品 361
第二节 丝绸 362
第十章 纺织工业 362
第一节 轧花 362
第三节 棉纺织 364
第四节 针织 365
第五节 麻、毛纺织 366
第十一章 化学、医药工业 367
第一节 基本化学原料 367
第二节 化学肥料 367
第三节 化学农药 368
第四节 有机化学产品 369
第六节 日用化学产品 372
第五节 合成材料 372
第七节 橡胶制品 373
第八节 化学纤维 374
第九节 医药 374
第十二章 非金属矿物制品工业 376
第一节 砖瓦 石灰 石粉 376
第二节 水泥 377
第三节 水泥制品 378
第四节 陶瓷及耐火材料制品 379
第五节 玻璃制品 380
第六节 节能、绝缘、防水材料 380
第七节 磨具 磨料 381
第十三章 食品、饲料工业 382
第一节 粮油加工 382
第二节 糕点 糖果 384
第三节 酱品 调味品 384
第四节 豆制品 385
第五节 生猪、禽、蛋加工 385
第六节 饮料加工 386
第七节 其他食品 387
第八节 饲料加工 388
第一节 石油勘探、开采 397
第一章 石油 397
第八篇 能源 397
第二节 石油加工 399
第三节 石油销售 400
第二章 煤炭 401
第一节 煤炭开采 401
第二节 煤炭加工 402
第三节 煤炭销售 402
第三章 电力 403
第一节 发电 403
第二节 供电 405
第三节 用电 410
第四节 管理 411
第四章 液化石油气 沼气 413
第一节 液化石油气 413
第二节 沼气 414
第九篇 交通邮电 419
第一章 陆路交通 419
第一节 公路 419
第二节 桥梁 423
第三节 运输 425
第一节 航道 429
第二章 水路交通 429
第二节 船闸 431
第三节 渡口 433
第四节 运输 434
第三章 码头装卸 438
第一节 装卸机构 438
第二节 码头 438
第三节 装卸工具 439
第四节 装卸业务 439
第四章 交通管理 440
第一节 交通监理 440
第三节 公路养护、管理 442
第二节 运输管理 442
第四节 航政管理 443
第五章 邮电机构 445
第一节 驿站 递铺 445
第二节 邮政局 445
第三节 电报、电话、电信局 446
第四节 邮电局 446
第六章 邮政 448
第一节 邮政业务 448
第二节 邮路 450
第一节 电报 452
第七章 电信 452
第二节 电话 453
第十篇 商业 459
第一章 商业经济成份 459
第一节 私营商业 459
第二节 国有(营)商业 460
第三节 集体商业 464
第四节 公私合营商业 467
第五节 个体商业 467
第一节 生产资料采购供应 468
第二章 商品购销 468
第二节 生活资料采购供应 470
第三节 农副产品、废品收购 473
第三章 粮油购销 475
第一节 收购 475
第二节 销售 477
第三节 储运 478
第四节 饲料供应 481
第四章 对外贸易 481
第一节 外贸业务 481
第二节 出口商品 482
第一节 城乡集市 484
第五章 集市贸易 484
第二节 物资交流集会 485
第六章 饮食服务 486
第一节 饮食业 486
第二节 服务业 488
第十一篇 财税金融 493
第一章 财政 493
第一节 财政体制 493
第二节 财政收支 495
第三节 财务管理 501
第四节 财政监督 503
第二章 税务 505
第一节 工商税 505
第二节 农业税 511
第三节 契税 514
第四节 稽征管理 515
第三章 金融 516
第一节 机构 516
第二节 货币 518
第三节 信贷 521
第四节 保险 528
第一节 城区演变 533
第十二篇 城乡建设 建筑业 533
第一章 县城建设 533
第二节 房屋建设 534
第三节 市政工程与公共设施 536
第四节 绿化 540
第二章 乡镇建设 541
第一节 集镇建设 541
第二节 乡村建设 546
第三章 建设管理 549
第一节 规划管理 549
第二节 房产管理 550
第三节 用地管理 551
第四章 建筑业 553
第一节 建筑队伍 553
第二节 设计施工 555
第三节 建筑管理 557
第四节 工程和效益 560
第十三篇 经济综合管理 565
第一章 计划 5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65
第三节 计划执行 566
第二节 计划编制 566
第二章 统计 审计 569
第一节 统计 569
第二节 审计 571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57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73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573
第三节 集贸市场管理 575
第四节 个体、私营工商业管理 577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578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579
第七节 经济监督检查 580
第四章 物资管理 581
第一节 物资分配 581
第二节 物资协作 582
第五章 物价管理 58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83
第二节 物价演变 583
第三节 监督检查 590
第六章 技术监督 591
第一节 计量变革 591
第二节 计量管理 592
第四节 产品质量监督 594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594
第十四篇 政党社团 59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599
第一节 组织建设 599
第二节 思想建设 609
第三节 作风建设 618
第四节 统一战线 621
第五节 重要决策 624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62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2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630
第三章 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国青年党 631
第一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631
第二节 中国青年党 632
第四章 社会团体 632
第一节 工人团体 632
第二节 农民团体 637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638
第四节 妇女团体 645
第五节 工商业团体 649
第六节 外事团体 652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县人民代表大会 655
第十五篇 政权 政协 655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655
第二节 县人大常委会 661
第三节 人民代表选举 663
第二章 政府 665
第一节 县署 665
第二节 县公署 665
第三节 县国民政府 665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666
第五节 县以下政权机构 673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议 674
第三章 人民政协 674
第二节 常设机构 67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676
第四章 议政、参政机构 677
第一节 县议会、参议会 677
第二节 参政会 677
第十六篇 公安 司法 681
第一章 公安 681
第一节 机构 681
第二节 治安管理 683
第四节 道路交通管理 686
第三节 监所管理 686
第五节 专记 687
第二章 检察 690
第一节 机构 690
第二节 刑事检察 690
第三节 经济检察 692
第四节 法纪检察 692
第五节 监所检察 693
第一节 机构 694
第三章 审判 694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 694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694
第二节 刑事审判 695
第三节 民事审判 696
第四节 经济审判 698
第五节 申诉复查 698
第六节 行政审判 699
第七节 审判执行 699
第四章 司法行政 700
第一节 法制宣传 700
第二节 律师事务 701
第四节 民事调解 702
第三节 公证 702
第十七篇 民政 705
第一章 优抚安置 705
第一节 烈士褒扬 705
第二节 抚恤 706
第三节 拥军支前 707
第四节 烈、军属优抚 708
第五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710
第二章 救灾 救济 711
第一节 生产救灾 711
第二节 社会救济 712
第三节 扶贫致富 714
第三章 社会福利 715
第一节 收养弃婴 715
第二节 供养孤老 715
第三节 残疾人安置 716
第四节 社会养老保险 717
第五节 收容遣送 717
第四章 婚丧管理 717
第一节 殡葬改革 717
第二节 婚姻登记 718
第二节 地名管理 719
第五章 地名工作 719
第一节 地名普查 719
第六章 来信来访 720
第一节 信访机构 720
第二节 信访工作 720
第十八篇 干部、职工管理 725
第一章 职工劳动管理 725
第一节 用工形式 725
第二节 劳动就业安置 726
第三节 职工调动 727
第五节 精简下放及安置 728
第四节 支内支边 728
第六节 劳动保护 730
第七节 社会劳动保险 731
第二章 干部队伍管理 732
第一节 干部队伍状况 732
第二节 干部增补 732
第三节 机构和人员编制 734
第四节 干部调配 735
第五节 干部奖惩 735
第一节 工资 736
第三章 工资 奖金 福利 736
第二节 奖金 738
第三节 福利 739
第四章 退职 退休 离休 742
第一节 退职 742
第二节 退休 742
第三节 离休 743
第十九篇 军事 749
第一章 军事机构 749
第一节 巡检司 749
第四节 人民武装部 750
第二节 团管区 750
第三节 军事科 750
第二章 驻军 752
第一节 清军 752
第二节 北洋军 753
第三节 北伐军 753
第四节 国民党军队 753
第五节 新四军 754
第六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 754
第七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755
第一节 民壮 捕役 团练 757
第二节 大刀会 757
第三章 地方武装 757
第三节 民众自卫总队 758
第四节 抗日自卫总团 758
第五节 独立团 758
第六节 预备役团 759
第四章 兵役 760
第一节 募兵制 760
第二节 征兵制 760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760
第五节 预备役 761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761
第五章 民兵 762
第一节 组织 762
第二节 军事活动 763
第三节 政治工作 766
第六章 战事 768
第一节 民国前战争 768
第二节 北伐战争 768
第三节 抗日战争 769
第四节 解放战争 773
第一节 书院 779
第一章 旧学 779
第二十篇 教育 779
第二节 义学 780
第三节 私塾 780
第二章 幼儿教育 781
第一节 发展概况 781
第二节 幼儿园选介 783
第三章 小学教育 78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785
第二节 小学选介 788
第三节 小学特殊教育 793
第一节 发展概况 794
第四章 中学教育 794
第二节 中学选介 798
第五章 专业、职业教育 802
第一节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802
第二节 农业中学 804
第三节 职业学校 806
第六章 成人教育 808
第一节 农民教育 808
第二节 职工教育 809
第三节 干部教育 813
第四节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814
第五节 成人高等教育 816
第七章 教师 817
第一节 师资 817
第二节 文化素质 818
第三节 教师待遇 820
第八章 教育经费 822
第一节 经费来源 822
第二节 经费使用 825
第一章 科技组织 82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29
第二十一篇 科学技术 829
第二节 群众团体 830
第三节 学术团体 830
第四节 科研机构 831
第二章 科技队伍 833
第一节 发展状况 833
第二节 职称评定 834
第三节 中青年专家 835
第三章 科技普及 835
第一节 科普宣传 835
第二节 科技交流 837
第三节 科技服务与咨询 838
第四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840
第四章 科技成果及立项 841
第一节 获奖科技成果 841
第二节 科技立项 843
第五章 科技测报 844
第一节 气象测报 844
第二节 环境监测 845
第三节 地震测报 847
第一章 文化单位 852
第一节 文化馆、站、宫 852
第二十二篇 文化 852
第二节 图书馆、室 855
第三节 电影院、队 856
第四节 书坊 书店 857
第二章 艺术表演团体和表演场所 858
第一节 扬剧团 858
第二节 文工团 860
第三节 京剧、杂技团 860
第四节 艺术表演场所 861
第五节 演出管理 862
第三章 文学艺术 863
第一节 诗文 863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867
第三节 民间舞蹈 868
第四节 民间歌谣 870
第五节 民间器乐 872
第六节 书法 美术 摄影 873
第七节 微雕篆刻 875
第四章 文物 876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 876
第二节 古建筑 名人故居 876
第三节 铸刻 879
第四节 馆藏文物 881
第五节 革命遗址及纪念馆 882
第六节 文物保护 883
第五章 报刊 广播 电视 884
第一节 报刊 884
第二节 广播 885
第三节 电视 889
第六章 档案 8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91
第二节 档案馆档案 891
第三节 机关档案 892
第四节 企业档案 893
第五节 其他档案 894
第二十三篇 卫生 体育 898
第一章 卫生机构、队伍 898
第一节 行政机构 898
第二节 业务机构 898
第三节 卫生队伍 901
第二章 医疗 901
第一节 医疗技术 901
第二节 医疗设备 904
第三节 医疗制度 904
第四节 医疗工作 905
第三章 卫生防疫与保健 909
第一节 寄生虫病防治 909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910
第三节 多(突)发病防治 911
第四节 公共卫生 914
第五节 妇幼保健 917
第四章 医药 919
第一节 药品生产 919
第二节 药品经营 920
第三节 药政 药检 920
第一节 普通学校体育 922
第五章 学校体育 922
第二节 体育人才培养与输送 923
第六章 群众体育 924
第一节 农民体育 924
第二节 职工体育 925
第七章 体育竞赛 926
第一节 竞赛成绩 926
第二节 裁判员队伍 932
第八章 体育经费与体育设施 932
第一节 体育经费 932
第二节 体育设施 933
第一节 生产习俗 937
第二十四篇 民俗 宗教 937
第一章 民俗 937
第二节 生活习俗 938
第三节 岁时习俗 940
第四节 礼仪习俗 943
第五节 庙会习俗 945
第六节 新风尚 946
第二章 宗教 949
第一节 佛教 949
第二节 道教 950
第四节 天主教 951
第三节 伊斯兰教 951
第五节 基督教 952
第二十五篇 方言 955
第一章 特点及内部差异 955
第一节 江都方言的特点 955
第二节 江都方言的内部差异 958
第二章 声韵调系统 958
第一节 声母 958
第二节 韵母 959
第三节 声调 960
第三章 同音字汇 960
第四章 分类词表 978
第五章 语法例句 987
第二十六篇 人物 991
第一章 人物传略 991
第二章 烈士名录 1016
第三章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表 1022
附录 1031
江都县文史碑记辑要 1031
江都县旧志简介 1036
后记 1039
《江都县志》编纂机构和工作人员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