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章 抑郁症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
第一节 导言 1
第二节 抑郁症的基本概念 4
第三节 抑郁症的分类原则及其基本特点 6
第四节 抑郁症的现代分类体系 14
第二章 抑郁症的流行学研究 16
第一节 抑郁症流行学研究的方法学 16
第二节 抑郁症流行病学研究的现况 23
第三章 抑郁症的生物学研究 28
第一节 抑郁症的去甲肾上腺素学说 29
第二节 胆碱能-去甲肾上腺素能平衡学说 30
第三节 5-羟色胺学说 32
第四节 抑郁症与遗传的关系 34
第五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抑郁症 36
第六节 循环系统与抑郁症 39
第七节 基因调节与神经递质 42
第八节 抑郁症的电生理及影象学研究 43
第九节 生物节律与抑郁症 47
第四章 抑郁症的心理学理论 56
第一节 抑郁症的精神分析理论 56
第二节 抑郁症的行为学理论 57
第三节 抑郁症的认知理论 62
第四节 抑郁症的自控理论 66
第五章 抑郁症的社会学研究 69
第一节 童年经历与抑郁症 70
第二节 社会阶层与抑郁症 71
第三节 都市化与抑郁症 72
第四节 社会支持与抑郁症 74
第五节 生活事件与抑郁症 75
第六节 婚姻、家庭功能与抑郁症 79
第七节 抑郁症的长期变化 84
第六章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86
第一节 抑郁症的常见症状 86
第三节 抑郁症症状的分类方法 91
第二节 抑郁症的其它症状 91
第四节 抑郁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93
第七章 抑郁症的评定量表 98
第一节 概述 98
第二节 抑郁症量表使用简史 99
第三节 抑郁症的常用评定量表 102
第八章 抑郁症治疗学总论 110
第一节 抑郁症治疗学简史 110
第二节 抑郁症现有的治疗模式和方法 112
第三节 抑郁症治疗的依从性问题 113
第四节 抑郁症治疗环境的选择 115
第五节 抑郁症治疗的一般原则 116
第六节 抑郁症治疗的分期和长期药物治疗问题 118
第九章 抗抑郁剂的药理学基础及用药指导 121
第一节 抗抑郁剂的类型 121
第二节 基础药理学 122
第三节 临床药理学 127
第四节 临床应用 129
第五节 临床用药指导 133
第十章 抗抑郁剂的临床应用及副作用 138
第一节 概述 138
第二节 三环类抗抑郁剂 142
第三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162
第四节 四环类抗抑郁剂 168
第五节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176
第六节 其他药物的使用 188
第七节 老年期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194
第八节 锂盐在抑郁症预防治疗中的应用 200
第九节 联合用药问题 206
第十一章 抑郁症的电痉挛治疗(ECT) 209
第一节 概述 209
第二节 传统的ECT 210
第三节 改良的(无抽搐)ECT 213
第四节 ECT疗效的评价 214
第十二章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221
第一节 交互作用心理治疗 222
第二节 人际心理治疗 230
第三节 抑郁症的婚姻家庭治疗 239
第四节 抑郁症的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 249
第十三章 抑郁症的其他治疗方法 256
第一节 抑郁症的精神外科治疗 256
第二节 抑郁症的睡眠剥夺疗法 258
第三节 抑郁症的光照治疗 260
第四节 抑郁症的传统医药治疗 262
第十四章 难治性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265
第一节 临床评估 266
第二节 治疗反应的预测 269
第三节 难治性抑郁症的生物学原因 271
第四节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272
第五节 结语 286
第十五章 抑郁症的其它问题 287
第一节 性别与抑郁症 287
第二节 老年期抑郁症 294
第三节 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 308
第四节 进食障碍与抑郁症 323
第五节 抑郁症与自杀及蓄意自伤 329
第六节 物质滥用与抑郁症 333
主要参考文献 339
附录 抑郁症常用评定工具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