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总论概说 3
第二章 易医相通的具体内容 5
第一节 易医相通概论 5
第二节 天人相应新说 6
第三节 天人相应中的太极原理 9
第四节 太极图新说 10
第五节 天元纪大论与数理 16
第六节 易与不易 19
第三章 系统观与太极原理 22
第一节 医学系统论概说 22
第二节 科学理论与科学假说的太极原理--黑箱、白箱、灰箱 23
第三节 浅论医学太极原理中的系统观 25
第四节 中医系统性原理认识的意义 27
第四章 时空观与太极原理 29
第一节 时空结构与太极原理 29
第二节 结构与功能的太极原理 31
第五章 脏象理论中的太极原理 35
第一节 阴阳五脏与太极原理 35
第二节 太极原理与人体功能态 37
第三节 中医理论中形成发展的太极原理 41
第四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地位 42
第五节 中医理法方药的系统观 44
第六章 西医学中的太极原理 46
第一节 有机元素与中医学 46
第二节 氢元素与太极原理 48
第三节 论人和人体 50
第四节 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52
第五节 人和人体的太极原理 55
第七章 医学理论体系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58
第八章 医学中的可逆性与不可逆性 61
第九章 中医病机学说中的太极原理 63
第一节 中医病因学说的太极原理 63
第二节 正气的太极原理 65
第三节 标与本的太极原理 67
第十章 医学中预防和治疗中的太极原理 69
第二节 《内经》中关于“气”的有关论述 73
第一节 概说 73
第十一章 传统医学“气”论初探 73
中篇 各论 73
第三节 “气”与现代科学概说 74
第四节 “气”与西医学的关系 76
第五节 “气”与氧代谢的关系及气功原理 78
第六节 “气”与原子、电子的关系 79
第七节 “气”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80
第八节 “气”的现代概念及结论 81
第十二章 试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抽象性 83
第一节 概说 83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抽象性的发展过程 84
第三节 脏象学说的抽象性 87
第四节 脏与腑功能特点的抽象性 89
第五节 经络学说的抽象性 90
第六节 气、味、精、形相互关系的抽象性 94
第八节 结语 98
第七节 整体观和辨证诊治的抽象性 98
第十三章 传统医学细胞脏象浅论--兼论脏象学的系统观 101
第一节 概说 101
第二节 细胞脏象的理论依据 102
第三节 细胞脏象的具体内容 108
第四节 细胞脏象与分子脏象 110
第五节 细胞脏象与染色体脏象 110
第六节 细胞脏象与器官脏象 112
第七节 提出细胞脏象论的意义 113
第八节 结语 116
第十四章 从微循环的角度试探六经的实质 119
第一节 六经的概念 119
第三节 微循环和六经辨证的概念问题 120
第二节 六经病和六经辨证的概念问题 120
第四节 六经与微循环 121
第五节 微循环解剖、生理、病理概况 123
第六节 微循环与六经的具体内在联系 125
第七节 结语 128
第十五章 浅淡脑为元神之府 133
第一节 概说 133
第二节 关于“神”的概念 133
第三节 关于心主神志的概念 134
第四节 关于脑的功能 134
第五节 关于“神”与五脏的关系 135
第六节 结语 137
第一节 概说 139
第十六章 论中医病机中的正与邪 139
第二节 正与邪的概念 140
第三节 正气与邪气的相互关系 140
第四节 正与邪的相互转化 141
第五节 正与邪的相对性 143
第六节 正与邪与治疗的关系 144
第七节 正邪学说与西医病因病理学说的关系 145
第八节 结语 146
第十七章 试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147
第一节 概说 147
第二节 双向调节作用的理论基础 147
第三节 双向功用产生的机理 149
第五节 双向调节作用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150
第四节 单味与多味中药双向作用的关系 150
第六节 中药双向与单向调节的辩证关系 151
第七节 双向调节与人体生理及病理的关系 152
第十八章 论器官脏象 155
下篇 图论 159
第十九章 太极图 159
第一节 哲学太极示意图 159
第二节 人与自然关系太极示意图 165
第三节 中医基本理论太极示意图 174
第四节 中医治则、方剂、药物太极示意图 179
第五节 西医太极原理示意图 185
第六节 天地阴阳八卦太极示意图 191
第七节 中医与西医相互关系太极示意图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