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日本间谍土肥原贤二在华的“得意之作” 6
皇姑屯事件 6
日本间谍密谋剿杀北京的共产党人;土肥原贤二匀结张作霖,进行血腥的合作 6
大帅府,张作霖的顾问们各怀异志,唇枪舌剑,互探虚实;日本的少壮派军官主张干掉张作霖 19
土肥原贤二密抵奉天,谋杀张作霖行动在即 32
河本大作选定爆炸地点;张作霖故布疑阵,惜别北京 44
皇姑屯巨响,一代枭雄殒命;望着在悲愤中不屈服的张学良,土肥原贤二暗叹:“日本帝国永远地失去了他……” 58
板垣征四郎提出9月28日发动“满洲事变”;花谷正酒后失言,军情突变;土肥原贤二应召回国,与同僚商定:“计划泄露,……赶快干。” 70
九一八事变 70
奉天局势一触即发;战争狂人们竟用猜拳来决定“满洲事变”的命运 84
九一八,震惊中外的枪声;为转移国际舆论的视线,土肥原贤二把攻击的目标瞄准上海 95
汪精卫出逃 108
日本内阁近卫首相发表的第二次对华声明,成了汪精卫的救命稻草;汪草成卖国计划,密谋于12月8日逃离重庆 108
蒋介石获悉汪精卫出走情报,命“文胆”陈布雷离桂返渝探听虚实;汪精卫被迫延期出逃 119
做贼心虚,汪精卫一伙处心积虑,于12月18日逃出重庆;“云南王”龙云按常规礼仪在昆明机场欢迎汪精卫,令汪十分恼火;12月19日,汪精卫一伙飞抵越南河内 125
蒋介石决定封锁汪精卫出逃河内的消息;汪精卫发表公开降日的“艳电”;蒋介石形成完整的处置汪精卫的方案 139
土肥原贤二在华最后的得意之作:绘制汪精卫傀儡政权的蓝图 152
黑色的序幕 169
美国使者史迪威将军在华悲剧 169
美英战略的“替罪羊” 173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抗战失败后,蒋介石得出教训:“再也不听美国人的话,受英国人愚弄了!” 173
为了争取美援,一向独断专横的蒋介石对掌握这张“王牌”的史迪威“礼贤下士”;归史迪威指挥的美军驻印第十航空队被罗斯福调往埃及后,蒋介石夫妇冲着史迪威大发雷霆 185
史迪威与陈纳德的性格水火不相容;蒋氏夫妇“以夷治夷”,起用陈纳德,迫使史迪威就范 197
为“拖住中国”,确保美国在华利益,史迪威在与蒋介石矛盾越发尖锐的同时,派心腹拜会周恩来 210
政治角逐的“牺牲品” 220
罗斯福私人顾问柯里来华调解蒋史矛盾,将中美关系紧张的原因归于史迪威;柯里提出撤换史迪威,遭马歇尔反对 220
蒋介石利用罗斯福私人代表威尔基访华,大造舆论,联合陈纳德反对史迪威 236
为雪缅战失败的耻辱,史迪威甘愿身受夹板气,奔波于重庆和新德里之间 244
宋美龄访美期间,毫不掩饰她对史迪威的“厌恶”和对陈纳德的“无比钦佩”;史迪威一厢情愿筹划收复缅甸计划;蒋介石正式通知罗斯福:“中国拒绝发动春季收复缅甸的战役!” 255
马歇尔为安慰文迪威,为其戴土“优异服务十字勋章”;英美高级军事代表团抵达重庆;两份关于史迪威的截然相反的意见,放在罗斯福面前 260
罗斯福从政治角度来解决中国问题,作出支持蒋介石和陈纳德的决定;史迪威失意标志着美军陆军部在中国战区战略思想受挫 270
不懂政治策略的史迪威在“三叉戟会议”上攻击蒋介石的为政与用兵之道,促使罗斯福下决心换将 285
史迪威不自觉地卷入蒋、宋、孔三大家族的权力之争,险些被“召回”美国;开罗会议后,蒋介石圆了世界四大巨头的梦;史迪威思忖:“我将如何与他共事呢?” 293
史迪威认为“中国问题的药方是除掉蒋介石”;受史迪威指挥的美国观察小组赴延安;在对待蒋介石的看法上,文迪威感叹毛泽东与自己“英雄所见略同”;史迪威中了蒋介石一石二鸟的圈套 301
美国手中的两张王牌:援华物资和史迪威指挥中国全部军队;视军队如性命的蒋介石采取强硬态度;罗斯福让步,正式召回史迪威;史迪威在华悲剧落幕 312
白色的尾声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