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欧阳英主编;泰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群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1410542
  • 页数:732 页
图书介绍:

凡例 1

概述 1

第一节 工农兵代表会议 41

第一章 隶属 44

卷二 建置 44

第一节 建县前 44

第二节 建县后 45

第二章 建制 46

第一节 置县 46

第二节 县名 46

第三节 县治 46

第四节 辖境 47

第三章 政区 48

第一节 宋元明清时期区划 48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51

第三节 解放以后区划 55

第四章 乡镇概况 59

卷三 自然地理 70

第一章 地质 70

第一节 地层 71

第二节 岩浆岩 73

第三节 构造体系 73

第四节 矿藏 74

第二章 地貌 74

第一节 类型 74

第二节 山脉 76

第一节 四季特征 77

第三章 气候 77

第三节 自然景观 77

第二节 气候要素 78

第三节 地域差异 80

第四节 灾害性天气 81

第四章 水文 81

第一节 水量 81

第二节 径流 81

第三节 河流 82

第四节 人工湖库 83

第五节 地下水 83

第五章 土壤 84

第二节 稻田土壤 85

第一节 山地土壤 85

第三节 土壤肥力 86

第六章 植被 87

第一节 类型分布 87

第二节 主要植物 88

第七章 野生动物 90

第一节 兽类 90

第二节 鸟类 90

第三节 爬行及两栖类 90

第四节 鱼类 90

第五节 昆虫类 90

第八章 自然灾异录 91

卷四 人口 95

第一章 人口源流与总量 95

第一节 源流 95

第二节 总量与分布 96

第一节 自然变动 99

第二章 人口变动 99

第二节 机械变动 99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00

第一节 民族与姓氏 100

第三节 流动人口 100

第二节 年龄与性别 104

第三节 文化 106

第四节 职业 106

第五节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 107

第四章 婚姻家庭 107

第一节 婚姻状况 107

第二节 家庭 108

第五章 计划生育 108

第一节 机构 108

第二节 节育 109

第三节 效果 110

卷五 城乡建设 112

第一章 县城建设 112

第一节 城区变迁 112

第二节 城区设施 113

第三节 房屋建设 115

第四节 桥梁 117

第五节 绿化 园林 118

第一节 乡镇 119

第二章 乡村建设 119

第二节 村庄 121

第一节 队伍 122

第二节 技术 122

第三章 建筑业 122

第四章 管理 123

第一节 建筑规划和市容管理 123

第二节 房产管理 124

第三节 地产管理 124

第五章 环境保护 125

第一节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 125

第二节 工地管理 126

第三节 “三废”处理 126

第一章 生产条件 129

第一节 农业用地 129

卷六 农业 129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 130

第三节 耕作动力 131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 133

第五节 农业区划 136

第二章 种植作物 137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37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39

第三节 其他作物 141

第四节 茶果 142

第一节 品种改良 145

第三章 农技农艺 145

第二节 耕作制度 147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49

第四节 植物保护 152

第四章 果、茶、食用菌生产 154

第一节 果树 154

第二节 茶叶 155

第三节 食用菌 155

第五章 农机具 157

第一节 农机具演变 157

第二节 农机管理 157

第三节 农机队伍建设 159

第四节 农机具制造与维修网点 160

第六章 农业经营管理 161

第一节 初级社 161

第二节 高级社 161

第三节 人民公社 162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3

第七章 国营农业单位 164

第一节 国营农场 164

第二节 国营劳改、劳教农场 164

第三节 国营良种场 165

第四节 国营农科所 166

第一章 山林资源 168

卷七 林业 168

第一节 面积、蓄积量 168

第二节 林竹种类 169

第二章 山林权属 170

第一节 山林土地改革 170

第二节 山林入社与林权调整 171

第三节 林业“三定” 171

第三章 造林育林 173

第一节 采种育苗 17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73

第三节 林木抚育 175

第四章 森林保护 176

第一节 林政管理和依法治林 176

第二节 森林火灾及护林防火 176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177

第五章 木材经营 178

第一节 采伐 178

第二节 木材加工 179

第三节 林副产品生产 179

第四节 林产化工生产 181

第五节 集运购销 181

第六章 林区建设 183

第二节 职工队伍 186

第七章 林业机构 18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6

第一章 畜牧饲养 190

第一节 饲养种类 190

卷八 养殖业 190

第二节 品种引进 192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93

第四节 饲料 194

第二章 淡水养殖业 195

第一节 资源 195

第二节 养殖 196

第三节 鱼病防治 197

第四节 捕捞 197

第五节 渔政管理 198

第一章 水电资源 200

第一节 水量 200

卷九 水利水电 200

第二节 水能 201

第二章 水利建设 201

第一节 引水工程 201

第二节 蓄水工程 204

第三节 堤灌工程 209

第四节 防洪工程 210

第三章 水电站建设 210

第一节 省属池潭电站 211

第二节 县属水电站 211

第三节 乡镇属电站 212

第四节 村属骨干电站 213

第四章 管理 214

第一节 水利工程管理 214

第二节 水电站管理 215

卷十 乡镇企业 217

第一章 企业门类 217

第一节 工业 217

第二节 农业 221

第三节 建筑业 222

第四节 运输业 222

第五节 商业饮食服务业 222

第二节 供销队伍与供销活动 223

第一节 供销机构 223

第二章 供销 223

第三章 经营管理 224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24

第二节 生产管理 224

第三节 劳动工资管理 224

第四节 技术开发 225

第五节 财务管理 225

第四章 产品与重点企业 226

第一节 产品产量 226

第二节 名优产品 226

第三节 重点企业简介 227

第三节 国营 230

第二节 集体 230

卷十一 工业 230

第一章 所有制 230

第一节 个体 私营 230

第四节 合资 231

第二章 工业门类 232

第一节 化工 232

第二节 电力 233

第三节 电子 235

第四节 机械 235

第五节 矿冶 236

第六节 森工 237

第七节 造纸 237

第八节 建筑材料 238

第九节 印刷 239

第十节 自来水 239

第十二节 食品 240

第十一节 纺织缝纫 240

第十三节 陶瓷 241

第十四节 竹棕棉草制品 242

第十五节 其他 242

第三章 主要产品 246

第一节 产品产量 246

第二节 名优特产品 247

第四章 管理 24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48

第二节 企业管理 248

第一章 陆路 251

第一节 古道 251

卷十二 交通 251

第二节 公路 252

第三节 桥梁 255

第一节 航道 256

第二章 水路 256

第二节 渡口 257

第三节 码头 258

第三章 运输 258

第一节 陆运 258

第二节 水运 260

第四章 管理 261

第一节 机构 261

第二节 航政管理 262

第三节 路政管理 262

第四节 交通监理 262

第五节 运输管理 263

卷十三 邮电 265

第一章 机构 265

第一节 县邮电机构 265

第二节 分支机构 266

第二章 邮政 266

第一节 驿递 266

第二节 邮路 270

第四节 业务 271

第三节 设备 271

第三章 电信 272

第一节 线路 272

第二节 设备 274

第三节 业务 275

第四章 管理 276

第一节 计划财务管理 276

第二节 业务管理 277

第三节 质量管理 277

第四节 劳动工资福利管理 277

卷十四 财政税务 278

第一章 机构 278

第一节 财政机构 278

第二节 税务机构 278

第三节 审计机构 279

第一节 体制 280

第二节 收入 280

第二章 财政 280

第三节 支出 287

第三章 税务 293

第一节 税种税率 293

第二节 收纳 296

第四章 管理 304

第一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304

第二节 企业财务管理 304

第三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306

第四节 冻结与控制存款 306

第一节 审计监督 307

第五章 监督 307

第二节 税收检查 308

第一章 经营体制 311

第一节 个体 311

卷十五 商业 311

第二节 集体 312

第三节 国营 313

第四节 联营 314

第二章 网点 314

第一节 集市 314

第三节 零售 315

第二节 批发 315

第一节 农副产品 316

第三章 商品购销 316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 317

第三节 糖烟酒 319

第四节 金属 建材 320

第五节 石油 化工 机电 321

第六节 农业机械 322

第七节 药品 医疗器械 323

第八节 特需供应 325

第四章 对外贸易 326

第五章 饮食服务 327

第一节 饮食业 327

第二节 服务业 328

第六章 经营管理 329

第一节 计划管理 329

第二节 财务管理 330

第三节 储运管理 331

第四节 商品价格管理 333

卷十六 粮油贸易 335

第一章 市场 335

第一节 市场分布 335

第二节 粮油经营 335

第三节 粮油行店 336

第一节 粮食征收 339

第二章 征购 339

第二节 粮油统购 341

第三节 粮油定购 343

第四节 粮油议购 344

第三章 销售 344

第一节 城镇供应 344

第二节 农村供应 346

第三节 特需供应 347

第四节 议价销售 348

第五节 饲料销售 348

第四章 加工 349

第一节 粮油加工 349

第一节 仓储 350

第五章 储运 350

第二节 饲料加工 350

第二节 调运 351

第六章 管理 354

第一节 行政管理 354

第二节 企业管理 354

第三节 票证管理 355

卷十七 供销合作 356

第一章 机构 356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 356

第二节 专业公司 357

第二章 购销 358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 358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361

第三节 生活资料销售 362

第四节 废旧物品回收 363

第三章 支农 364

第一节 资金支援 364

第二节 技术培训 364

第三节 试验推广 365

第四章 管理 365

第一节 民主管理 365

第二节 资金管理 366

第三节 营销管理 367

第二节 银行 370

卷十八 金融 370

第一节 当铺钱庄 370

第一章 机构 370

第四节 其他机构 371

第三节 保险公司 371

第二章 货币 372

第一节 币种 372

第二节 比值 373

第三章 存储 374

第一节 单位存款 374

第二节 储蓄存款 375

第四章 信贷 376

第一节 民间信用 376

第二节 农业信贷 377

第三节 工商信贷 378

第四节 基建信贷 380

第五章 结算 380

第一节 现金结算 380

第二节 转帐结算 381

第六章 金库 债券 381

第一节 金库 381

第二节 债券 382

第七章 保险 382

第一节 险种 382

第三节 理赔 383

第二节 承保 383

第一章 机构 384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局 384

第二节 其他机构 384

卷十九 工商行政管理 384

第二章 市场管理 385

第一节 集市管理 385

第二节 农贸市场建设 389

第三节 管理费征收 389

第四节 物价管理 391

第五节 计量监督 392

第六节 经营监督 393

第三章 企业登记 394

第一节 私营企业登记 394

第二节 集体企业登记 396

第三节 国营企业登记 396

第四节 合营企业登记 397

第四章 商标广告管理 397

第一节 商标管理 397

第二节 广告管理 397

第五章 经济合同管理 398

第一节 合同鉴证 398

第二节 调解仲裁 398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 400

卷二十 经济综述 400

第一节 建县后至两宋时期 400

第一章 历代经济梗概 400

第三节 辛亥革命后至泰宁解放前夕 401

第二章 所有制变革 402

第一节 土地改革 402

第二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403

第三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403

第四节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404

第三章 解放后各时期经济状况 404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404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405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405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406

第五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407

第二节 产业结构 409

第四章 经济结构 409

第一节 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409

第三节 流通结构 411

第五章 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 411

第一节 计划编制 411

第二节 计划实施 411

第三节 物资管理 412

第四节 物价管理 413

第六章 人民生活 413

第一节 收入 414

第二节 消费 415

第一节 党组织建立与发展 417

卷二十一 政党 41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泰宁县地方组织 417

第二节 党的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421

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 422

第四节 县委重大领导活动 423

第五节 纪检工作 426

第六节 宣传工作 427

第七节 统战工作 427

第八节 信访工作 42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泰宁县地方组织 431

第一节 组织沿革 431

第二节 组织系统 431

第三节 党务活动 431

第二节 中国青年党在泰宁的活动 433

第三章 其他政党在泰宁的活动 433

第一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在泰宁的活动 433

卷二十二 政权 政协 434

第一章 民国及其以前政权 434

第一节 宋、元、明、清县衙 434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政府 436

第三节 民国及其以前基层政权 439

第四节 政务纪要 439

附:民国时期咨议会、参议会 440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441

第二章 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 441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41

第四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444

第五节 工作纪要 444

第三章 人民政府 446

第一节 苏维埃政府 446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451

第三节 人民基层政权 451

第四节 政务纪要 451

第一节 历届全委会 453

第四章 人民政协 453

第二节 工作机构 454

第三节 工作纪要 454

卷二十三 群团 457

第一章 县总工会 457

第一节 工会机构 457

第二节 工会代表大会 457

第三节 工会主要活动 458

第二章 农民团体 459

第一节 农会 459

第一节 青年协会 460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 460

第二节 共青团 460

第二节 农民协会 460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 460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 462

第四章 妇女团体 463

第一节 妇女机构 463

第二节 妇女解放委员会 463

第三节 妇女会 463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 463

第五章 工商团体 465

第一节 商会 465

第二节 同业公会 465

第六章 学术 团体 466

第一节 教育会 466

第四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466

第三节 工商联合会 466

第二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467

第三节 科学技术协会 467

第四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 467

第七章 其他团体 467

第一节 杉阳吟社 467

第二节 旅泰(宁)同乡会 467

第三节 佛教协会 468

第四节 体育协会 老年体育协会 468

第五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468

第六节 文化促进会 信息协会智力支乡协会 468

第一节 支前 470

第一章 支前优抚 470

卷二十四 民政 470

第二节 抚恤优待 471

第三节 烈士褒扬 472

第二章 安置 473

第一节 复退安置 473

第二节 移民安置 473

第三章 救济 475

第一节 救灾 475

第二节 社会救济 476

第四章 社会福利 476

第一节 福利设施 476

第三节 福利企业 477

第二节 “五保”照顾 477

第五章 扶持 478

第一节 扶持革命老区 478

第二节 扶持贫困 479

第六章 其他民政事务 481

第一节 婚姻登记 481

第二节 殡葬改革 481

第三节 收容遣送 481

第四节 地名工作 482

第五节 少数民族认定 483

第一节 工人队伍 485

第二节 劳动就业 485

第一章 劳动 485

卷二十五 劳动人事 485

第三节 劳动管理 486

第四节 劳动保护 486

第二章 人事 487

第一节 干部队伍 488

第二节 干部管理 489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493

第一节 工资 493

第二节 奖金 495

第三节 劳保 495

第四节 福利 495

第一节 机构 497

第一章 公安 497

卷二十六 公安司法 497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498

第三节 治安 499

第四节 户政 501

第五节 刑侦 501

第六节 消防 502

第七节 监押管教 502

第二章 检察 503

第一节 机构 503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04

第三节 法纪检察 504

第四节 经济检察 504

第七节 林业检察 505

第五节 监所检察 505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505

第三章 审判 506

第一节 机构 506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06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07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07

第五节 林业审判 507

第四章 司法 508

第一节 机构 508

第二节 法制监督教育 508

第五节 调解 509

第三节 律师 509

第四节 公证 509

卷二十七 军事 510

第一章 兵防与驻军 510

第一节 军事设施 510

第二节 驻军 510

第二章 地方武装 511

第一节 国民党地方武装 511

第二节 地方人民武装 512

第五节 预备役 513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513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513

第一节 募兵制 513

第三章 兵役制度 513

第二节 征兵制 513

第六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 514

第四章 民兵 515

第一节 领导机构 515

第二节 组织建设 515

第三节 军事训练 516

第四节 装备管理 516

第五节 主要活动 516

一、萧显忠起义 517

二、抗元斗争 517

第五章 重大兵事 517

三、抗清斗争 518

四、太平军过往 519

五、北伐军入泰 520

六、“二战”时期的军事斗争 520

七、闽赣游击队纵队挺进泰宁 520

八、解放泰宁 521

卷二十八 科技 523

第一章 科技队伍 523

第一节 人员 523

第二节 待遇 524

第二章 科技组织 524

第一节 科研机构 524

第四节 地震测报组 525

第三节 学术团体 525

第二节 四级农科网 525

第三章 科学普及 526

第一节 科普宣传 526

第二节 技术培训 526

第三节 科技咨询 527

第四章 科技研究与推广应用 528

第一节 农业科技 528

第二节 工业科技 529

第三节 群众性科技活动 530

第四节 获奖成果 531

第一节 机构 533

第二节 管理 533

第五章 科技管理 533

卷二十九 教育 535

第一章 县学 社学 私塾 书院 535

第一节 县学 535

第二节 社学 535

第三节 私塾 535

第四节 书院 535

第二章 普通教育 536

第一节 幼儿教育 536

第二节 小学教育 537

第三节 中学教育 539

第四节 职业补习学校 541

第三节 技工学校 541

第一节 师范学校 541

第三章 专业教育 541

第二节 卫生学校 541

第五节 农业学校 542

第六节 职业中学 542

第七节 教师进修学校 543

第四章 业余教育 543

第一节 农民教育 543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 544

第三节 “五七”大学 545

第四节 电视大学 545

第一节 队伍 546

第二节 结构 546

第五章 教师 546

第五节 自学考试 546

第三节 培训 547

第四节 待遇 547

第六章 经费与设 施 549

第一节 经费 549

第二节 设施 550

第三节 勤工俭学 550

卷三十 文化 553

第一章 群众文化 553

第一节 文化馆站 553

第二节 文化活动 554

第三节 民间文艺 555

第一节 文学 556

第二节 戏剧 556

第二章 文学 艺术 556

第三节 美术摄影 558

第四节 音乐舞蹈 558

第三章 报刊 图书 档案 559

第一节 报刊 559

第二节 图书 559

第三节 档案 560

第二节 广播 561

第四节 录像 561

第三节 电视 561

第一节 电影 561

第四章 影视声像 561

第五章 地方史志 562

第一节 县志编纂 562

第二节 资料征集 563

卷三十一 体育 564

第一章 群众体育 564

第一节 农民体育 564

第二节 职工体育 564

第三节 老年体育 565

第二章 学校体育 565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 565

第一节 县级运动会 566

第三章 体育竞赛 566

第二节 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566

第二节 协办省地(市)比赛 568

第三节 参加各级体育比赛 569

第四章 体育管理 575

第一节 机构 575

第二节 经费 575

第三节 设施 575

卷三十二 医药卫生 576

第一章 机构 576

第一节 县属医院 576

第二节 区乡卫生院 578

第三节 医药机构 579

第一节 构成 580

第二章 队伍 580

第二节 培训 581

第三章 卫生 保健 防疫 581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581

第二节 卫生监测监督 583

第三节 劳动卫生 584

第四节 妇幼保健 585

第五节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586

第六节 疫病防治 587

第四章 医疗 590

第一节 中医 590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591

第二节 西医 591

第一节 中草药 中成药 592

第五章 药品 药材 592

第二节 西药 593

第六章 管理 593

第一节 医政管理 593

第二节 药政管理 594

第三节 医疗制度 595

卷三十三 金湖 597

第一章 金湖概貌 597

第一节 地形水文 597

第二节 湖区建设 598

第一节 湖畔景点 600

第二章 金湖景观 600

第二节 水上风光 602

第三章 游人赞金湖 604

卷三十四 风俗 宗教 607

第一章 岁时节日 607

第一节 传统节日 607

第二节 法定节日 609

第二章 生产生活习俗 609

第一节 生产习谷 609

第二节 饮食 609

第三节 衣着 610

第六节 发饰 611

第五节 行走 611

第四节 住宅 611

第三章 婚丧喜庆 612

第一节 婚嫁 612

第二节 生育 614

第三节 寿诞 614

第四节 丧葬 614

第四章 交际礼俗 615

第一节 寒暄 615

第一节 缠足 616

第二节 算命卜卦看风水 616

第三节 做外氏 616

第五章 陋习 禁忌 616

第二节 待客 616

第四节 早备棺木 617

第五节 禁忌 617

第六章 道德风尚 617

第一节 乐善好施 617

第二节 热心公益 617

第三节 社会新风 618

第七章 宗教 619

第一节 佛教 619

第二节 道教 620

第三节 天主教 621

第三节 拜大伯 622

第二节 拜皇经 622

第八章 民间信仰 622

第四节 基督教 622

第一节 庙会 622

第四节 祭祀 623

卷三十五 文物 624

第一章 遗址 624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624

第二节 其他古遗址 625

第二章 古墓葬 627

第三章 古建筑 628

第一节 尚书第 628

第二节 古塔牌坊 629

第三节 寺庙 629

第五节 城区古井 630

第四节 古桥梁 630

第四章 石刻 631

第一节 摩崖石刻 631

第二节 碑刻 631

第三节 石雕 633

第五章 馆藏文物 633

第一节 出土文物 633

第二节 传世文物 634

第六章 革命文物 635

第一节 革命纪念地 635

第二节 红军文告 标语 63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37

第三节 革命文物藏品 637

第七章 文物管理 637

第二节 文物保护 638

第三节 管理措施 639

卷三十六 方言 641

第一章 语音 641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641

第二节 同音字表 641

第三节 文白异读与连续变调 647

第四节 泰宁话和普通话语音比较 647

第二章 词汇 650

第一节 词语搭配 658

第三章 语法 658

第二节 语法例句 660

第四章 标音举例 660

第一节 谚语 660

第二节 歇后语 660

第三节 歌谣 660

卷三十七 人物 663

第一章 传记 663

第二章 名表 685

第三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715

编后记 732

《泰宁县志》编纂、审定机构人员 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