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皮肤 1
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 1
一、表皮 1
二、真皮 8
三、皮下组织 9
四、皮肤附属器 9
五、皮肤的神经 18
六、皮肤的血管 19
七、皮肤的淋巴管 21
第二节 皮肤的生理功能 21
一、皮肤的保护功能 22
二、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22
三、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23
四、皮肤的吸收功能 23
五、皮肤的感觉功能 23
六、皮肤参与机体的代谢功能 23
七、皮肤参与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 23
第三节 皮肤及附属器官的胚胎发生 24
一、表皮的胚胎发生 24
二、表皮及皮下组织的发生 25
三、非角质形成细胞的来源 25
四、皮肤附属器官的发生 26
第四节 皮肤的再生 27
一、生理性再生 27
二、受损伤后再生(补偿性再生) 28
三、真皮和表皮再生的关系 28
四、影响表皮细胞分裂活动的因素 28
第二章 皮肤创面愈合 30
第一节 皮肤创面愈合的基本过程 30
一、皮肤创面愈合的类型 30
二、皮肤创面愈合的基本过程 31
第二节 细胞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39
一、中性粒细胞 39
二、巨噬细胞 40
三、淋巴细胞 41
四、肥大细胞 42
五、成纤维细胞 42
六、肌成纤维细胞 43
七、内皮细胞 43
八、表皮细胞 44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 44
一、表皮生长因子 44
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46
三、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47
四、转化生长因子 48
五、其他生长因子 50
六、炎症介质 51
第四节 开放性创口的愈合和生物力学 53
一、创口上皮愈合 53
二、创口收缩 59
三、小结 62
第五节 创面愈合及瘢痕的生物力学 63
一、皮肤和瘢痕的生物流变学 63
二、拉力松弛和张力伸展 68
三、瘢痕 68
四、缝线对瘢痕的最终影响 70
五、小结 71
第三章 创伤愈合与瘢痕形成以及影响因素 72
第一节 瘢痕形成 72
一、创伤正常愈合和瘢痕形成 72
二、创伤延期愈合与瘢痕形成 72
三、创伤愈合、瘢痕形成的生物力学研究 72
四、创伤愈合的结局 74
第二节 影响瘢痕形成的因素 74
一、人种与皮肤色素 74
二、年龄 74
三、体质 75
四、家族性 76
五、部位 76
六、创伤或手术切口的形状 77
七、创伤或手术切口的方向 77
八、创伤或手术切口的角度 77
九、创伤或手术切口中的失活组织 77
十、创伤和切口中有无异物、血肿 77
十一、缝合方式、缝合材料、缝合松紧 78
十二、创伤和切口有无感染 79
十三、拆线 79
十四、伤口愈合和移植皮片及皮瓣的成活 82
第三节 瘢痕资料分析 83
一、基本情况 83
二、分析 84
第四章 瘢痕形成与发展 86
第一节 瘢痕发展的模式 86
第二节 生理性和病理性瘢痕的发展 86
一、生理性瘢痕 86
二、病理性瘢痕 87
第三节 临床及科研意义 87
一、规范瘢痕的诊断标准 87
二、治疗时期和方法的选择 88
三、促进对瘢痕机制的研究 88
第四节 瘢痕形成的动物模型 88
一、瘢痕动物模型的意义 88
二、增生瘢痕动物模型的建立 89
第五章 瘢痕研究 91
第一节 瘢痕组织病理学 91
一、瘢痕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91
二、瘢痕组织病理学 97
三、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组织病理学的研究 98
第二节 瘢痕细胞学 99
一、肌成纤维细胞 99
二、免疫活性细胞 99
三、成纤维细胞 102
第三节 瘢痕免疫学 104
一、机体的免疫系统 104
二、免疫应答 108
三、超敏反应 108
四、瘢痕与免疫学关系 109
第四节 瘢痕植移的动物模型 111
第五节 微量元素、自由基与瘢痕 112
一、微量元素与成纤维细胞 115
二、微量元素与细胞外基质 117
三、微量元素与伤口愈合 119
四、微量元素、自由基与瘢痕 122
五、瘢痕组织中的微量元素 124
第六章 瘢痕分子生物学研究 127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基础 127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 127
二、基因表达调控 131
第二节 细胞外基质与瘢痕 132
一、胶原 132
二、蛋白多糖和糖胺多糖 135
三、纤维粘连蛋白 136
四、弹性蛋白 138
第三节 生长因子与瘢痕 138
一、已知与瘢痕有关的几种主要生长因子 138
二、生长因子与瘢痕的细胞外基质 140
第七章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瘢痕 142
第一节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142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生理生化过程 143
一、影响细胞凋亡的因素 143
二、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 144
三、DNA特异降解 145
四、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和癌基因 146
五、与凋亡有关基因相互作用模型 149
第三节 成纤维细胞凋亡与瘢痕研究 150
第八章 无瘢痕愈合的实验研究与应用前景 152
第一节 胎儿无瘢痕愈合的环境 152
一、外环境 152
二、炎症反应 152
第二节 胎儿组织 153
一、胎儿成纤维细胞 153
二、无瘢痕愈合的细胞外基质 154
第三节 生长因子与无瘢痕愈合的关系 155
第九章 瘢痕分类及治疗原则 157
第一节 瘢痕分类 157
一、按病理分类 157
二、按形态分类 157
三、按功能分类 157
四、按稳定性分类 157
五、按症状分类 157
六、按性质分类 157
七、按病因分类 158
八、按部位分类 158
九、按发生深度分类 158
第二节 各类瘢痕的特征及治疗原则 159
一、扁平瘢痕 159
二、增生性瘢痕 160
三、瘢痕疙瘩 160
四、表浅性瘢痕 160
五、深部瘢痕 161
六、萎缩性瘢痕 161
七、凹陷性瘢痕 161
八、线状瘢痕 161
九、蹼状瘢痕 162
十、赘状和桥状瘢痕 162
十一、挛缩性瘢痕 162
十二、不稳定性瘢痕 163
十三、稳定性瘢痕 163
十四、疼痛性瘢痕 163
第十章 瘢痕诊断 164
第一节 瘢痕诊断的临床资料 164
一、病史 164
二、专科检查 165
三、病理检查 166
四、化验室检查 166
五、其它检查 166
六、图像记录 166
第二节 瘢痕诊断的要求和模式 166
一、诊断要求 167
二、诊断模式 167
第三节 增生性瘢痕的分期和分度 170
一、增生性瘢痕的分期 170
二、增生程度的划分 171
第四节 挛缩性瘢痕的分期和分度 172
一、挛缩性瘢痕的分期 172
二、挛缩性瘢痕的分度 173
第五节 瘢痕的鉴别诊断 174
一、不稳定性瘢痕与皮肤恶性肿瘤鉴别 174
二、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鉴别 174
三、萎缩性瘢痕、凹陷性瘢痕与不稳定性瘢痕鉴别 174
第十一章 瘢痕癌 175
一、发病 175
二、病理 175
三、临床表现 17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75
五、治疗 176
六、预防 177
第十二章 瘢痕手术治疗 178
第一节 瘢痕手术的基本原则、切口选择和手术时机 178
一、手术基本原则和操作要点 178
二、切口选择 179
三、手术时机 181
第二节 瘢痕切除缝合 181
一、直接切除缝合 181
二、分次切除缝合 182
三、瘢痕内切除缝合 182
四、瘢痕皮切除缝合 183
第三节 皮片移植 183
一、皮片移值的目的及意义 183
二、皮片移植的适应证 183
三、皮片分类 183
四、手术操作 185
五、皮片移植的术后处理 188
六、植皮失败原因及预防措施 189
七、皮片移植的远期变化 189
第四节 皮瓣移植 191
一、皮瓣移植总论 191
二、常见的任意皮瓣 198
第五节 瘢痕表皮回植 200
一、历史回顾 201
二、适应证 201
三、方法 201
四、远期存在的问题 201
五、优点 202
第六节 其他组织移植 202
一、真皮 202
二、脱细胞异体真皮 202
三、脂肪 203
四、肌肉、肌皮瓣 204
五、骨 205
第七节 磨削术 206
一、适应证 206
二、禁忌证 206
三、术前准备 206
四、磨削术 207
五、术后处理 208
六、并发症的预防 208
第八节 扩张器应用 209
一、适应证 209
二、手术方法 210
三、并发症及防治原则 212
四、皮肤扩张和实验研究 213
第九节 显微外科技术在瘢痕外科的应用 214
一、应用原则 214
二、器械、设备和材料 214
三、操作要求 215
四、术前准备 215
五、术后处理 215
六、瘢痕外科常用的游离皮瓣、肌皮瓣、肌瓣以及岛状皮瓣 215
第十三章 各部位瘢痕手术治疗要点 216
第一节 头皮瘢痕 216
一、头皮生理解剖特点 216
二、头皮瘢痕的类别及特点 216
三、头皮瘢痕的治疗要点 217
第二节 眉毛缺损 219
一、部分性眉缺损 219
二、完全性眉缺损 219
第三节 眼部瘢痕 223
一、眼睑瘢痕畸形 223
二、瘢痕性睑外翻 224
三、瘢痕性睑内翻 228
四、眦角移位 229
五、睑球粘连 231
六、眼窝缩窄与眼球摘除后综合畸形 232
第四节 鼻部瘢痕 236
一、鼻背表浅瘢痕 236
二、刀伤和车祸伤后瘢痕 236
三、鼻部挛缩性瘢痕 236
四、鼻翼缺损 237
五、鼻端缺损 238
六、鼻小柱缺损 239
七、鼻孔狭窄 240
八、鼻下端缺损和鼻大部缺损 240
第五节 唇及颊部瘢痕 243
一、口周瘢痕 243
二、唇外翻 243
三、红唇缺损 243
四、胡须缺损 244
五、唇裂术后继发畸形 245
第六节 耳部瘢痕 246
一、耳廓缺损 246
二、耳粘连 246
三、菜花耳 247
四、耳垂瘢痕疙瘩 247
五、外耳道狭窄和闭锁 248
第七节 颈部瘢痕 248
一、分类及特征 248
二、治疗 249
第八节 躯干瘢痕 253
一、特点 253
二、手术要点 253
第九节 腋窝瘢痕 254
一、特点 254
二、腋窝瘢痕分度 254
三、手术要点 254
四、功能锻炼 255
第十节 肘部瘢痕 256
一、特点 256
二、手术要点 256
第十一节 手部瘢痕 257
一、常见病因 258
二、分类特点 258
三、手部瘢痕挛缩特点与病理改变 258
四、治疗原则 258
五、手掌瘢痕特点和治疗要点 259
六、手背瘢痕特点和治疗要点 259
七、手部瘢痕术后处理要点 261
第十二节 会阴瘢痕 262
一、特点 262
二、手术要点 262
第十三节 下肢瘢痕 262
一、腹股沟瘢痕 263
二、臀与大腿后侧瘢痕 263
三、胭窝瘢痕 263
四、小腿瘢痕 263
五、踝部瘢痕 264
六、足部瘢痕 265
第十四章 瘢痕手术的麻醉 267
第一节 瘢痕手术麻醉的特点 267
第二节 瘢痕手术麻醉的选择 267
第三节 常用麻醉方法 268
一、局部麻醉 268
二、神经阻滞麻醉 269
三、椎管内麻醉 269
四、全身麻醉 270
第四节 常见各部位瘢痕手术的麻醉 271
一、头面部瘢痕手术的麻醉 271
二、颈部瘢痕手术的麻醉 272
三、躯干部瘢痕手术的麻醉 272
四、四肢部瘢痕手术的麻醉 273
五、会阴部瘢痕手术的麻醉 273
第五节 常见的麻醉并发症与意外的处理 273
一、局麻药中毒反应与过敏反应 273
二、腰麻后头痛 274
三、全脊髓麻醉 274
四、喉痉挛 274
五、心律失常 274
六、误吸 274
七、心跳骤停 275
第十五章 瘢痕外科的护理 276
第一节 皮片移植术的护理 276
一、术前护理 276
二、术后护理 276
第二节 皮瓣移植的护理 277
一、术前护理 277
二、术后护理 278
第三节 皮肤扩张术的护理 278
一、术前护理 278
二、术后护理 279
第四节 显微外科的护理 279
一、术前护理 279
二、术后处理 279
第五节 各部位瘢痕手术的护理 280
一、头部器官的瘢痕和瘢痕挛缩 280
二、颏颈胸部瘢痕 281
三、腋窝、腘窝及手足部瘢痕 282
四、会阴部瘢痕挛缩 282
第十六章 瘢痕非手术治疗 283
第一节 激光治疗 283
一、适应证 283
二、禁忌证 283
三、治疗前准备 283
四、激光治疗 284
五、并发症及处理 284
第二节 冷冻治疗 285
一、冷冻源 285
二、适应证 285
三、禁忌证 286
四、冷冻方法 286
五、冷冻治疗并发症的处理 286
第三节 压力 287
一、适应证 287
二、治疗原则 288
三、疗效观察 288
四、方法及操作 288
第四节 物理治疗 290
一、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290
二、等辐中频正弦电疗法 290
三、紫外线疗法 290
四、激光疗法 291
五、磁疗 291
六、超声波治疗 291
七、石蜡疗法 291
八、泥疗法 292
第五节 放射治疗 292
一、放射治疗的机理 292
二、适应证 294
三、放射线的选择 295
四、放射剂量 297
五、照射时间 297
六、并发症 299
七、预后 301
第六节 药物 301
一、激素 301
二、硅制剂 305
三、积雪甙 308
四、维甲酸 308
五、钙通道阻滞剂 308
六、抗过敏药 309
七、胶原酶 310
八、抗肿瘤药物 311
九、免疫抑制剂 312
十、中药 314
第七节 康复治疗 321
一、医疗运动疗法 321
二、物理治疗 324
三、加压治疗 324
第八节 其他 325
一、蟒蛇油 325
二、微波加热 325
第十七章 综合治疗 326
第一节 手术后的综合治疗 326
一、类固醇类药物和放射线 326
二、治疗方法 326
第二节 医疗体育与物理疗法综合治疗 327
一、运动治疗与温水浴 327
二、运动治疗和浸蜡治疗 327
三、运动治疗和可塑性夹板固定 327
四、运动治疗与器械疗法 327
第三节 药物与物理疗法的综合治疗 328
一、药物与直流电离子导入法 328
二、药物与超声治疗 328
三、药物与浸浴治疗 328
第十八章 瘢痕的中医药学 329
第一节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29
一、继发性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329
二、自发性瘢痕疙瘩 330
第二节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临床表现 330
一、继发性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330
二、自发性瘢痕疙瘩 330
第三节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中医辩证施治 331
一、治疗原则 331
二、治疗方法 331
第十九章 瘢痕疙瘩的流行病学与诊断治疗 335
第一节 流行病学 335
一、发病率 335
二、部位 336
三、病因 336
四、数量与大小 337
第二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37
一、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337
二、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断 340
第三节 治疗与效果 341
一、疗效标准 341
二、各种疗法的效果 342
第二十章 瘢痕疙瘩的实验研究 344
第一节 组织学和组织化学 344
一、组织学 344
二、组织化学 346
第二节 细胞学 346
一、成纤维细胞 346
二、肌成纤维细胞 347
三、免疫活性细胞 347
第三节 免疫学 347
一、免疫球蛋白、补体和淋巴细胞 348
二、IgE介导的免疫反应 348
三、自身免疫 348
四、免疫介质 349
第四节 生物化学 349
一、胶原 349
二、蛋白多糖和糖胺多糖 350
三、纤维粘连蛋白 351
四、生长因子对瘢痕疙瘩的影响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