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伤救治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正国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01570030
  • 页数:78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一、战伤外科的范畴 1

二、战伤的特点与救治要求 2

三、伤检分类工作的特点与要求 4

四、对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救治能力的要求 6

五、分级救治与要求 7

六、伤员后送与要求 9

第二章 救治机构的组成、任务和救治范围 11

第一节 救治机构的组成 11

一、连抢救组的组成 11

二、营救护所的组成 12

三、团(旅)救护所的组成 14

四、师救护所的组成 14

五、集团军医院的组成 17

六、战区基地医院的组成 18

七、战略后方医院的组成 20

第二节 救治机构的任务 21

一、连抢救组的任务 21

二、营或舰船救护所的任务 21

三、团(旅)、码头或乙级场站救护所的任务 22

四、师、支队或甲级场站救护所的任务 22

六、战区基地医院的任务 23

七、战备后方医院的任务 23

五、集团军医院或医院船的任务 23

第三节 救治范围 24

一、连抢救组的救治范围 24

二、营或舰船救护所的救治范围 25

三、团(旅)、码头或乙级场站救护所的救治范围 25

四、师、支队或甲级场站救护所的救治范围 26

五、集团军医院或医院船的救治范围 27

六、战区基地医院的救治范围 27

第三章 战伤休克 28

第一节 概论 28

一、战伤休克的特点和分类 28

二、战伤休克与感染性休克的关系 30

第二节 战伤休克的病理生理 31

一、微循环的变化 31

二、休克发生过程中的细胞机制 32

三、休克时的脂质介质 33

四、休克时的自由基变化 34

第三节 战伤休克的临床表现 35

一、一般情况及神志变化 35

二、皮肤 35

三、脉搏和动脉血压 36

四、尿量 36

五、特殊环境中的战伤休克的特点 36

一、诊断 37

第四节 战伤休克的诊断与监测 37

二、监测 38

第五节 战伤休克的防治 43

一、预防 43

二、现场急救 44

三、容量复苏 46

四、抗休克药物 51

第四章 心肺脑复苏 59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 59

一、心跳停止的类型、原因和诊断 59

二、心肺脑复苏的阶段和步骤 61

一、人工循环 62

第二节 基础生命支持 62

二、人工呼吸 67

第三节 高级生命支持 69

一、气管内插管和简易呼吸囊通气 69

二、开放静脉通路 69

三、药物治疗 70

四、电击除颤 72

五、CPR的监测 74

第四节 心脏复跳的后续处理和判断 76

一、后续处理 76

二、判断 77

一、脑复苏的时限 78

第五节 脑复苏 78

二、脑复苏疗法 79

第五章 战伤麻醉与止痛 84

第一节 战伤麻醉 84

一、麻醉前准备 84

二、局部麻醉 93

三、全身麻醉术 100

第二节 创伤止痛 109

一、创伤疼痛机制 109

二、全身止痛药止痛 112

三、椎管内用药止痛 115

四、局部止痛 118

五、麻醉性催眠药与止痛药联合应用 119

第六章 野战输血输液 121

第一节 血液的采集、运输和贮存 121

一、采血 121

二、血液的运输 122

三、血液的保存 122

第二节 血型检查和配血试验 123

一、血型检查 123

二、配血试验 125

二、红细胞制品 126

第三节 主要的血液成分、代用品及其适应证 126

一、全血 126

三、血浆制品 127

四、血浆蛋白制品 127

五、凝血因子制品 128

六、血浆代用品 129

第四节 输血方法 130

一、血液成分的选择 130

二、输血方法 131

一、输液的作用和适应证 133

第五节 输液 133

四、注意事项 133

三、输血速度 133

二、常用药液 134

三、输液方法 136

第七章 感染 139

第一节 战伤感染的病原菌 139

一、主要病原菌的变迁 139

二、战伤创口细菌的动态变化 140

第二节 战伤感染的发生 141

一、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及其致菌性 142

二、机体的防御功能 143

一、初期外科处理 144

第三节 战伤感染的预防 144

三、环境及其他因素 144

二、尽早应用抗菌药物 145

三、免疫预防 146

第四节 战伤感染的治疗 146

一、外科处理 146

二、全身支持治疗 146

三、抗菌药物治疗 146

第五节 化脓性感染 157

一、病原菌 157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57

一、坏死性筋膜炎 158

第六节 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158

三、治疗 158

二、进行性细菌协同性坏疽 160

第七节 厌氧菌特殊感染 161

一、梭状芽胞杆菌性蜂窝织炎 161

二、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 162

三、破伤风 163

第八章 火器性软组织伤的救治 168

第一节 火器伤的弹道特点 168

一、火器性软组织伤的概况 168

二、伤口的类型 170

四、伤道的内容物 172

三、伤道的偏斜 172

五、伤道的病理特征 173

第二节 火器性软组织伤的救治 176

一、软组织伤的早期救治 176

二、伤口的清创术 178

第三节 后续治疗 187

一、延期缝合 187

二、二期缝合 187

三、早期植皮 188

四、蝶形胶布法 189

五、金属异物的处理 190

第一节 冲击波的运行和致伤参数 192

一、冲击波的运行 193

第九章 冲击伤(爆震伤) 193

二、主要致伤参数 195

第二节 冲击伤的分类及临床特点 195

一、分类 195

二、临床特点 197

第三节 常见冲击伤及其救治原则 198

一、听器和眼冲击伤 198

二、肺、心冲击伤 201

三、腹部冲击伤 205

四、颅脑冲击伤 206

六、其他 208

五、四肢和脊柱冲击伤 208

第四节 冲击伤的分级救治 209

一、现场急救和紧急救治 209

二、早期治疗 210

三、后期治疗 210

第十章 挤压伤与挤压综合征 211

第十一章 烧伤 229

第一节 烧伤伤情估计 229

一、烧伤面积的估计 229

三、烧伤严重程度 231

二、烧伤深度的估计 231

第二节 现场急救与后送 233

一、现场急救 233

二、后送 234

三、烧伤的临床过程 235

四、简陋、艰苦环境的烧伤处理 236

第三节 烧伤的早期处理 237

一、早期处理程序 237

二、大批烧伤的分类与处理 238

第四节 烧伤休克的防治 239

一、创面处理的常用方法 243

第五节 烧伤创面处理 243

二、早期清创 245

三、浅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246

四、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246

第六节 烧伤全身感染 248

一、致病菌及感染途径 249

二、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 249

第七节 特殊原因烧伤 252

一、化学烧伤 252

二、放射性烧伤 254

四、电烧伤 255

三、瓦斯爆炸烧伤 255

第八节 特殊部位烧伤 256

一、吸入性损伤 256

二、头面部烧伤 259

三、手烧伤 260

四、会阴部烧伤 261

第九节 烧伤代谢营养 261

一、烧伤代谢反应分期 261

二、烧伤后高代谢反应 262

三、烧伤成人营养监测 264

四、烧伤代谢营养调理 264

第一节 冻结性冷伤——冻伤 267

第十二章 冷伤 267

第二节 局部非冻结性冷伤 274

一、冻疮 275

二、战壕足、浸渍足 275

第三节 体温过低(冻僵) 276

第十三章 化学武器伤 284

第一节 军用毒剂及其伤员救治工作特点 284

一、军用毒剂的分类 284

二、军用毒剂的特点 285

三、伤员救治工作特点 286

第二节 神经性毒剂伤 286

一、芥子气 290

第三节 糜烂性毒剂 290

二、路易剂 291

第四节 失能性毒剂伤 294

第五节 全身中毒性毒剂伤 296

第六节 窒息性毒剂伤 298

第七节 刺激剂伤 300

第十四章 核武器损伤 301

第一节 核武器的杀伤作用及其损伤分类 301

一、杀伤作用 301

二、伤类伤情 302

三、杀伤范围 303

第二节 急性放射病 305

第三节 核爆炸烧伤 312

第四节 核爆炸冲击伤 317

第五节 放射性沾染伤害 321

第六节 核爆炸复合伤 324

一、核爆炸复合伤的发生情况 324

二、放射复合伤 325

三、烧冲复合伤 326

第七节 核武器损伤的防护 328

一、简易防护 328

四、卫生药物防护 329

三、工事防护 329

二、大型兵器防护 329

第十五章 颅脑伤 331

第一节 急救和早期处理原则 331

第二节 颅脑伤的分类 334

一、开放性颅脑伤 335

二、闭合性颅脑伤 338

第三节 脑水肿和脑疝 340

一、脑水肿 340

二、脑疝 342

第四节 火器性颅脑伤 345

第一节 概述 374

第十六章 颌面损伤 374

第二节 颌面各部位损伤 391

一、牙和牙槽突损伤 391

二、上颌骨损伤 392

三、颧骨及颧弓伤 396

四、下颌骨损伤 399

第十七章 眼部伤 404

第一节 眼部解剖特点 404

一、眼球 404

第二节 眼部伤的病史采集、检查及紧急处理 406

一、采集病史 406

二、眼附属器 406

二、眼科检查 407

三、紧急处理 409

四、眼外伤的分级救治及后送 410

第三节 眼附属器伤 411

一、眼睑伤 411

二、结膜伤 412

三、泪器伤 412

四、眼外肌伤 412

五、眼眶外伤 413

第四节 眼球挫伤 416

一、角膜挫伤及异物伤 416

三、虹膜及睫状体挫伤 418

二、巩膜挫伤 418

四、脉络膜挫伤 420

五、视网膜挫伤 421

六、视神经挫伤与撕脱 422

七、晶体外伤 422

八、玻璃体挫伤 425

第五节 眼球穿孔伤及交感性眼炎 425

第六节 交感性眼炎 429

第七节 眼内异物伤 430

第八节 眼部烧伤 431

二、眼热烧伤 432

一、分度 432

三、眼化学伤 433

第九节 眼的特殊损伤 435

一、军事毒剂伤 435

二、非电离辐射伤 436

三、电离辐射伤 438

四、核爆炸伤 440

第十八章 耳鼻咽喉伤 442

第一节 耳损伤 443

一、耳郭伤 443

二、鼓膜与中耳伤 444

三、颞骨骨折 445

四、爆震性聋 447

五、耳郭损伤的修复 448

第二节 鼻损伤 452

一、外鼻及鼻骨骨折 452

二、鼻出血 454

三、鼻腔、鼻窦异物 458

第三节 咽、喉、气管、食管损伤 460

一、咽、喉、气管、食管开放性损伤 460

二、喉、气管闭合性损伤 461

三、喉、气管烧伤 461

四、食管腐蚀伤 462

二、临床表现 464

第四节 呼吸道梗阻 464

一、呼吸道梗阻的原因 464

三、一般治疗 465

四、手术治疗 466

第十九章 颈损伤 475

第二十章 胸外伤 487

第二十一章 腹部伤及胸腹联合伤 516

第一节 概述 517

第二节 胃损伤 528

第三节 十二指肠伤 530

第四节 小肠(空回肠)伤及肠系膜伤 534

第五节 结肠伤 537

第六节 肛管直肠创伤 540

第七节 肝脏伤 542

第八节 脾脏伤 546

第九节 胰腺伤 548

第十节 胸腹联合伤 550

第二十二章 脊柱脊髓损伤 553

第二十三章 骨盆部伤 581

第一节 概述 581

第二节 骨盆部血管损伤 586

一、骨盆部血管的解剖特点 586

二、腹膜后血肿 587

三、骨盆血管损伤的处理原则 588

第二十四章 四肢骨与关节伤 590

第一节 概述 590

第二节 手足火器伤 606

第三节 平时火器伤 614

第四节 战伤截肢术 621

第五节 四肢骨与关节火器伤晚期修复与功能重建 625

第二十五章 周围血管损伤 631

第一节 概述 631

第二节 血管缺损修复术 642

第三节 创伤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 646

第二十六章 周围神经损伤 650

第二十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损伤 668

第一节 肾脏创伤 668

第二节 输尿管创伤 679

第三节 膀胱损伤 684

第四节 尿道损伤 688

第五节 生殖器官损伤 696

第二十八章 多发伤 701

第二十九章 战伤内脏并发症 720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防治 720

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防治 726

第三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 733

第四节 肝功能不全与胆道系统并发症的防治 740

第五节 战伤的消化道并发症的防治 745

第六节 战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防治 750

第七节 战斗应激反应 756

第三十章 战伤病人的营养支持 762

一、战伤伤员的代谢改变 762

二、营养状态的评估 765

三、营养状态的判断 768

四、营养需要量 768

五、适应证 770

六、营养支持方法 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