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肝胆寄生虫病分类[蒋次鹏] 1
一、原虫所致的病 1
二、吸虫所致的病 1
三、绦虫所致的病 1
四、线虫所致的病 1
第二章 肝阿米巴病[贾杰] 2
第一节 寄生虫学 2
一、流行概况 3
第二节 流行病学 3
二、流行环节 4
第三节 病理 4
一、发病机制 4
二、肠道阿米巴病病理 4
三、肝阿米巴病病理 5
第四节 临床表现 5
一、肠道疾病 5
二、肠道外疾病 7
一、肠道阿米巴病 10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 10
二、肠道外阿米巴病 11
第六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12
一、肠道阿米巴病 12
二、肠道外阿米巴病 12
第七节 并发症 13
第八节 预后 13
第九节 治疗 13
一、抗阿米巴的主要药物 13
三、肠道外阿米巴病的手术治疗 15
二、阿米巴病的药物治疗 15
第十节 预防 16
第三章 贾第虫病[黄琼瑶] 17
第一节 寄生虫学 17
一、形态 17
二、生活史 17
第二节 流行病学 17
第三节 发病机制和病理 18
第五节 诊断 19
三、胆道症状 19
一、病原诊断 19
二、免疫诊断 19
一、全身症状 19
第四节 临床表现 19
二、胃肠道症状 19
三、阿的平 20
五、丙硫咪唑 20
四、痢特灵 20
第七节 预防 20
二、甲硝磺酰咪唑 20
一、甲硝唑(灭滴灵) 20
第六节 免疫诊断 20
第四章 疟疾[贾杰] 21
第一节 寄生虫学 21
第二节 流行病学 22
第三节 病理 22
一、发病机制 22
二、肝脏病理 23
第四节 临床表现 23
一、四种疟疾的临床表现 23
一、诊断 24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24
二、鉴别诊断 24
二、疟疾发作与肝脾 24
三、疟疾的凶险发作与肝脏损害 24
第六节 治疗 25
一、间日疟的治疗 25
二、恶性疟的治疗 25
三、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 25
第七节 预防 26
第五章 利什曼病[蒋次鹏] 27
第一节 寄生虫学 27
一、形态 27
二、生活史 27
第二节 流行病学 28
第三节 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9
一、脾 29
一、传染源 29
二、传播媒介 29
二、肝 30
三、淋巴结 30
四、血液 30
五、鼻衄与齿龈出血 30
六、肾 30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31
一、病原学检查 31
二、血清球蛋白试验 31
三、免疫学试验 31
一、诊断 32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32
二、鉴别诊断 33
第六节 药物治疗 33
第七节 预防 34
第六章 弓形体病[崔君兆] 35
第一节 病原学 35
第二节 流行病学 35
一、传染源 35
三、易感性 36
四、流行特征 36
二、传播途径 36
第三节 监测 37
一、皮内试验 37
二、染色试验 37
第四节 临床表现 37
一、先天性弓形体病 37
二、获得性弓形体病 37
第五节 弓形虫对肝脏的损害 38
第六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 39
一、诊断 39
一、直接显微镜检查虫体 40
第七节 实验室检查 40
二、鉴别诊断 40
三、预后 40
二、间接检查方法 41
第八节 治疗 41
一、治疗指征 42
二、治疗药物 42
三、疗程 43
第九节 预防 43
一、对弓形体病动物的措施 43
二、个人的卫生措施 43
三、对孕妇及育龄期妇女的措施 44
一、形态 45
第七章 日本血吸虫病[黄琼瑶 龚连春] 45
第一节 寄生虫学 45
二、生活史 48
第二节 钉螺生物学 49
一、形态 49
二、生态 50
第三节 流行病学 50
一、地理分布 50
二、传染源 51
三、传播途径 51
一、发病机制 52
四、易感人群 52
第四节 发病机制和病理 52
二、病理 53
第五节 临床表现 54
一、急性血吸虫病 54
二、慢性血吸虫病 56
三、晚期血吸虫病 56
四、异位血吸虫病 59
第六节 并发症 59
一、上消化道出血 59
三、感染 60
二、肝性脑病 60
四、结肠癌 61
第七节 实验室与特殊检查 61
一、粪便检查 61
二、直肠粘膜活检 62
三、免疫学检查 62
四、其他检查 63
第八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64
一、急性血吸虫病 64
二、慢性血吸虫病 65
一、病原学治疗 66
第九节 治疗 66
三、晚期血吸虫病 66
二、对症处理与支持疗法 67
三、晚期并发症的治疗 69
第十节 预防 70
第八章 华支睾吸虫病[邱平 贾杰] 72
第一节 寄生虫学 72
一、形态 72
二、生活史 75
第二节 流行病学 77
一、传染源 77
三、生理生化 77
二、中间宿主 78
三、传播途径 80
第三节 发病机制和病理 80
一、肝脏与胆管 81
二、胆囊 82
三、胰腺 82
四、脾脏 82
第四节 临床表现 82
一、临床分型 82
二、肝功能试验 83
一、血象 83
三、虫卵检查 83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 83
二、并发症 83
四、免疫学试验 85
五、超声波检查 85
六、胆道造影 86
七、CT扫描 86
第六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86
一、诊断 86
二、鉴别诊断 86
一、病原治疗 87
第七节 治疗 87
二、对症与支持疗法 89
三、并发症治疗 89
第八节 预防 89
一、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89
二、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90
第九章 片形吸虫病[靳家声] 91
第一节 寄生虫学 91
一、分布 91
二、危害 92
三、病原特征 92
四、生活史 94
第二节 流行病学 96
一、虫卵和幼虫发育所需条件及其致死因素 96
二、中间宿主螺蛳的个体发育及其生殖习性 96
三、中间宿主螺蛳的生态学及其感染动态 97
四、终宿主在流行病学上的作用及其感染途径和感染动态 98
第三节 病理 99
一、幼虫引起肝的病理变化 99
二、成虫引起胆管的病理变化 99
三、其他器官的病理变化 100
一、人体病证 101
第四节 临床表现 101
二、畜体病证 102
第五节 诊断 102
一、粪便检查法 102
二、免疫学诊断法 102
三、剖检法 103
第六节 治疗 104
第七节 免疫 105
第八节 预防 105
一、预防性驱虫 105
五、饮水和饲草卫生 106
四、扑灭中间宿主螺蛳 106
三、粪便的生物热杀虫 106
二、防止家畜在牧场上感染 106
六、预防人体感染 107
第十章 并殖吸虫病[黄琼瑶] 108
第一节 寄生虫学 108
一、形态 109
二、生活史 111
第二节 流行病学 111
一、地理分布 111
第三节 发病机制 112
三、流行特征 112
二、流行环节 112
第四节 临床表现 113
一、潜伏期 113
二、早期症状 113
三、临床分型 113
第五节 诊断 114
一、流行病史 114
二、症状与体征 114
三、实验室检查 114
第七节 预防 115
二、手术治疗 115
一、药物治疗 115
四、X线检查 115
第六节 治疗 115
第十一章 后睾吸虫病[蒋次鹏] 117
第一节 寄生虫学 117
一、猫后睾吸虫 117
二、麝猫后睾吸虫 118
第二节 流行病学 118
第三节 发病机制 118
第四节 临床表现 119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 119
第六节 治疗 119
一、棘球绦虫的形态学基础及其所致的包虫病分型 121
第十二章 肝包虫病[蒋次鹏 焦郭堂] 121
第一节 寄生虫学[蒋次鹏] 121
二、宿主 125
三、生活史 126
四、虫株问题 126
第二节 细粒棘球绦虫的生长发育和生物学[王虎] 128
一、青海细粒棘球绦虫的生长发育 128
二、青海细粒棘球绦虫的生物学 138
第三节 青海细粒棘球绦虫的超微结构[王虎] 163
一、精子形成的超微结构 163
二、虫卵的超微结构 170
三、生发囊的超微结构 174
四、原头蚴的超微结构 179
五、原发性细粒棘球蚴囊壁的超微结构 192
六、小鼠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的超微结构 200
七、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超微结构 205
第四节 棘球绦虫的生物化学和生理[D.P.McManus 焦伟]译 218
一、概况 218
二、化学组成 219
三、遗传分析检测分子变异 236
四、遗传方法在细粒棘球绦虫株的分类中的价值 238
六、渗透和离子的联系 239
五、多房棘球绦虫的遗传变异 239
七、结论 240
第五节 包虫病流行病学 251
一、流行病学调查[蒋次鹏] 251
二、青海省包虫病[郭宣 何多龙] 255
三、内蒙古包虫病[张斌] 261
四、河南省包虫病[马云祥] 264
五、我国泡球蚴病的病原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林宇光] 265
六、宁夏泡球蚴病[李维新] 280
七、青藏高原泡球蚴病[邱加闽] 285
一、超声检查寄生虫感染的优点 302
二、超声应用范围 302
第六节 超声在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特别涉及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感染[C.N.L.Macpherson 蒋次鹏]译 302
三、小结 305
第七节 包虫病的病理学与包虫的组织化学[杨元清] 305
一、包虫病的病理学 305
二、包虫的组织化学 311
三、细粒棘球蚴与多房棘球蚴体内所含生化物质的生理学意义 314
第八节 肝包虫病临床表现[蒋次鹏] 317
一、肝囊型 317
二、肝泡型 318
第九节 包虫免疫学试验[蒋次鹏] 319
二、免疫学试验及其评价 320
一、包虫抗原 320
三、免疫学试验损伤 322
四、免疫学试验的应用 324
第十节 肝包虫病B超诊断[王怀碌] 325
一、肝细粒棘球蚴病(HCE) 325
二、肝泡状刺球蚴病(HCE) 329
第十一节 肝包虫病影像检查[蒋次鹏] 333
一、X线检查 333
二、超声检查 335
三、CT检查 339
第十二节 包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蒋次鹏] 340
一、人体囊型和泡型包虫病[J.Eckert 蒋次鹏]译 342
第十三节 包虫病的药物治疗 342
二、PAIR治疗人体囊型包虫病[C.Felic 蒋次鹏]译 346
三、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治疗包虫病[蒋次鹏] 346
四、纯中药消包汤治疗包虫病[蒋次鹏] 351
五、复方消包片治疗包虫病[焦郭堂 李法仲 史玉新 尹照华] 352
第十四节 包虫病外科治疗 365
一、手术麻醉[何松涛 焦郭堂 何竹才] 365
二、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治疗[蒋次鹏] 369
三、腹腔镜包虫内囊摘除术[焦郭堂 庄士华] 370
四、肝泡球蚴病外科治疗[V.A.Zhuravlev 蒋次鹏]译 373
一、肺包虫病[焦郭堂 李友仁 史玉新] 376
第十五节 肝外包虫病 376
三、神经棘球蚴病和神经泡球蚴病[裘明德] 387
第十六节 包虫病防治策略和措施[刘风洁] 433
一、世界包虫病分布格局及历史因素 434
二、新疆包虫病近代流行动态 436
三、包虫病防治阶段与特点 436
四、防治对策研究实例 443
第十三章 肝囊尾蚴病[蒋次鹏] 447
第十四章 肝胆蛔虫病[蒋次鹏] 448
第一节 寄生虫学[蒋次鹏] 448
一、形态 448
第三节 发病机制和病理 449
二、生活史 449
第二节 流行病学 449
第四节 临床表现 450
一、胆道蛔虫病 450
二、肝蛔虫病 450
第五节 诊断 450
第六节 治疗 451
一、非手术疗法 451
二、手术疗法 451
第七节 预防 451
三、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452
二、管理粪便 452
一、控制传染源 452
第十五章 肝毛细线虫病[蒋次鹏] 453
第一节 寄生虫学 453
第二节 流行病学 454
第三节 发病机制和病理 455
第四节 临床表现 455
第五节 诊断、治疗和预防 456
一、诊断 456
二、治疗 456
三、预防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