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编 建置 55
第一章 方域 55
第二章 建置沿革 57
第三章 政区 60
第二编 自然地理 81
第一章 地质 81
第一节 构造 81
第二节 地层 82
第二章 地貌 84
第一节 山丘 84
第二节 水系 85
第三节 区域特征 88
第一节 种类 89
第三章 土壤 89
第二节 分布 90
第四章 气候 91
第一节 四季特点 91
第二节 日照 92
第三节 气温 92
第四节 地温 93
第五节 降水 93
第六节 风 94
第七节 气压 95
第八节 物候 96
第五章 自然灾害 99
第一节 冰雹 99
第二节 水涝 101
第三节 霜冻 103
第四节 干旱 104
第五节 风灾 105
第六节 地震 105
第三编 资源 111
第一章 土地 111
第二章 水 113
第一节 地表水 113
第二节 地下水 114
第三节 水量、水质 115
第三章 矿藏 117
第一节 煤炭 117
第二节 砂石、陶土 118
第三节 金属 120
第一节 林木 123
第四章 植物 123
第二节 林副品 128
第三节 药材 128
第四节 草场 135
第五章 动物 136
第一节 珍稀动物 136
第二节 普通动物 137
第四编 人口 141
第一章 人口发展 141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41
第一节 年龄、性别 143
第二节 地域分布 145
第三节 社会构成 146
第三章 人口变动 148
第一节 出生、死亡 148
第二节 迁移 150
第三节 自流人口 15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52
第二节 晚婚晚育 152
第三节 节育措施 152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52
第四节 教育奖惩 153
第五编 农业 159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59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59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60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162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163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5
第一节 机构 167
第二节 粮食作物 167
第二章 农业 167
第三节 经济作物 173
第四节 肥料 177
第五节 农作物保护 178
第六节 耕作机具 180
第三章 林业 182
第一节 机构 182
第二节 育苗、造林 183
第三节 林果 189
第四节 林木管理 190
第五节 林木经营 195
第四章 水利、水保 198
第一节 机构 198
第二节 渠道工程 198
第三节 提灌、蓄水工程 200
第四节 人畜饮水工程 201
第五节 治河工程 202
第六节 水土保持 203
第七节 工程管理 206
第五章 畜牧业 207
第一节 牲畜发展变化 207
第二节 饲草、饲料 210
第三节 饲养管理 211
第四节 畜禽改良 211
第五节 疫病防治 212
第六节 玄峰山牧场 214
第六章 家庭副业 215
第一节 山货生产 215
第二节 种植、养殖 216
第三节 其它副业 216
第二节 企业概况 217
第七章 乡镇企业 217
第一节 机构 217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19
第四节 经济效益 220
第六编 工业 225
第一章 综述 225
第二章 管理体制 229
第一节 机构 229
第二节 国营工业管理 229
第三节 集体工业管理 230
第三章 煤炭 231
第一节 华亭煤矿 232
第二节 策底煤矿 234
第三节 乡、村煤矿 234
第一节 陶瓷厂 237
第四章 陶瓷 237
第二节 电瓷厂 238
第三节 砂器厂 239
第四节 陶土矿 239
第五章 玻璃制品 241
第一节 玻璃厂 241
第二节 灯泡厂 241
第六章 建材 243
第一节 水泥厂 243
第二节 砖瓦厂 244
第三节 园林建材厂 244
第七章 机械、修理 245
第一节 农业机械厂、矿山机械厂 245
第四节 汽车修理厂 246
第三节 五金厂 246
第二节 二轻机械厂 246
第八章 电力 248
第九章 加工工业 250
第一节 主副食加工厂 250
第二节 缝纫厂 251
第三节 弹花厂 252
第四节 木器厂 252
第五节 印刷厂 252
第七编 交通邮电 257
第一章 交通 257
第一节 机构 257
第二节 道路 257
第三节 桥涵 263
第四节 公路养护 268
第五节 公路运输 270
第六节 交通管理 271
第二章 邮电 274
第一节 机构 274
第二节 驿传 274
第三节 邮政 275
第四节 电信 277
第八编 商业 281
第一章 私营商业 281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 284
第一节 机构 284
第二节 管理 285
第三节 生产资料供应 286
第四节 生活资料供应 287
第五节 农副产品购销 289
第六节 体制改革 290
第三章 国营商业 292
第一节 机构 292
第二节 局属公司 292
第三节 商品购进 294
第四节 商品供应 295
第五节 饮食服务 300
第六节 经营管理 301
第四章 粮油购销 302
第一节 机构 302
第二节 收构 302
第三节 供应 304
第四节 议购议销 309
第五节 储运 309
第一节 机构 311
第二节 物资购进 311
第五章 物资经营 311
第三节 物资供应 312
第九编 财税金融 315
第一章 财政 315
第一节 机构 315
第二节 财政体制 315
第三节 财政收入 316
第四节 财政支出 319
第五节 预算外资金 322
第六节 监督、管理 325
第七节 债券发行 327
第二章 税务 329
第一节 机构 329
第二节 农业税 329
第三节 工商税 332
第四节 税务管理 336
第三章 金融 337
第一节 机构 337
第二节 货币 339
第三节 存款、储蓄 341
第四节 信贷 346
第五节 保险 351
第十编 城建环保 355
第一章 城乡建设 355
第一节 机构 355
第二节 城镇建设 355
第三节 乡村建设 363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365
第五节 土地管理 366
第六节 建筑施工 367
第二章 环境保护 369
第一节 机构 369
第二节 环境污染 369
第三节 监测治理 371
第十一编 经济综合管理 377
第一章 计划 377
第一节 机构 377
第二节 计划编制 377
第三节 计划执行 378
第四节 计划管理改革 381
第五节 统配物资和基建投资 381
第二章 统计 383
第一节 机构 383
第二节 统计工作 383
第三节 统计方式 384
第四节 统计资料 385
第三章 工商管理 389
第一节 机构 389
第二节 集市贸易 389
第三节 企业登记 392
第四节 商标注册 392
第五节 合同签证 393
第六节 个体户管理 393
第四章 物价管理 395
第一节 机构 395
第二节 物价演变 395
第三节 管理 400
第五章 计量管理 402
第一节 机构 402
第二节 计量沿革 402
第三节 监督 403
第六章 审计 405
第一节 机构 405
第二节 审计活动 405
第十二编 政党群团 409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华亭县组织 40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09
第二节 党务活动 41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华亭县组织 412
第一节 初期革命活动 412
第二节 中共华亭县委 413
第三节 基层组织 415
第四节 历次党代会 417
第五节 组织工作 421
第六节 宣传教育 424
第七节 统一战线 426
第八节 纪律检查 428
第九节 政法工作 429
第十节 信访工作 429
第三章 民主党派 431
第一节 民盟华亭支部 431
第二节 民建华亭小组 432
第四章 群众团体 433
第一节 工人组织 433
第二节 农民组织 435
第三节 妇女组织 436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438
第五节 商业组织 440
第一章 地方权力机构 44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43
第十三编 政权、政协 443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444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447
第四节 选举 449
第五节 代表小组 450
第二章 地方行政机构 451
第一节 元、明、清代县署 451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456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458
第四节 基层行政机构 464
第三章 人民检察 466
第一节 机构 466
第二节 检察工作 466
第三节 控告申诉 467
第二节 审判工作 468
第四章 人民法院 468
第一节 机构 468
第三节 案件复查 470
第五章 政协华亭县委员会 471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议 471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472
第三节 参政议政 473
第四节 视察、调查、咨询 474
第十四编 公安、司法 479
第一章 公安 479
第一节 机构 479
第二节 社会镇反 481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481
第四节 案件侦破 482
第五节 肃毒、禁赌 484
第六节 社会治安 485
第七节 四类分子改造 487
第八节 人民消防 488
第二章 司法行政 489
第一节 机构 489
第二节 律师事务 489
第三节 公证 489
第四节 普法教育 490
第十五编 民政、人事 493
第一章 民政 493
第一节 机构 493
第二节 拥军优属 493
第三节 抚恤 495
第四节 复退军人安置 498
第五节 社会福利 499
第六节 救灾、救济 501
第七节 婚姻登记 504
第八节 扶贫 505
第九节 城镇居民下放 506
第十节 地名管理 507
第二章 人事 508
第一节 机构 508
第二节 干部状况 508
第三节 干部管理 509
第四节 编制 510
第五节 离休、退休、退职 512
第三章 劳动 514
第一节 机构 514
第二节 就业 514
第三节 管理 516
第四节 劳动保护 517
第五节 安全生产 518
第四章 工资 519
第一节 全民职工工资 519
第二节 集体职工工资 520
第三节 临时工工资 521
第十六编 军事 525
第一章 地方武装 525
第一节 机构 525
第二节 额兵 527
第三节 自卫队 527
第四节 武装大队 528
第五节 游击大队 528
第一节 军事要地 529
第二节 驻军 529
第二章 防务 529
第三章 兵役 531
第四章 民兵 534
第一节 建制 534
第二节 整组训练 534
第三节 值勤巡逻 535
第四节 以劳养武 535
第五章 战事纪略 537
第十七编 教育 545
第一章 教育管理 545
第一节 机构 545
第二节 管理 546
第二章 教师 548
第一节 教师队伍 548
第二节 业务素质 548
第四节 社会地位 550
第三节 工资待遇 550
第三章 学校教育 552
第一节 官学与私塾 552
第二节 幼儿教育 552
第三节 小学教育 553
第四节 普通中学教育 569
第五节 中等职业教育 572
第四章 社会教育 574
第一节 扫盲教育 574
第二节 成人职业教育 575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 576
第五章 教学工作 577
第一节 教育内容 577
第三节 学业考核 579
第二节 教学方法 579
第四节 升学招生 580
第六章 教育经费 582
第一节 学田学捐 582
第二节 财政拨款 582
第三节 群众集资 585
第四节 学费 587
第十八编 科学技术 591
第一章 机构、人员 591
第一节 科委、科协 591
第二节 专业学(协)会 591
第三节 科技人员 591
第二章 科普工作 593
第一节 科普宣传 593
第二节 推广应用 593
第三节 技术交流 594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 596
第三章 科技成果 596
第二节 工业科技成果 597
第三节 医疗卫生科技成果 598
第四章 地震、气象测报 599
第一节 地震测报 599
第二节 气象测报 599
第十九编 文化 603
第一章 文化艺术 603
第一节 机构 603
第二节 文学作品 603
第三节 艺术作品 617
第四节 民间故事 619
第五节 民歌 623
第二节 戏剧 630
第二章 表演艺术 630
第一节 民间文艺 630
第三节 电影 631
第三章 图书、报纸 633
第一节 图书 633
第二节 报纸 634
第四章 文物古迹 635
第一节 馆藏文物 639
第二节 古遗址 639
第三节 古建筑、风景名胜 640
第五章 广播电视 643
第一节 机构 643
第二节 广播 643
第三节 电视 644
第二节 体育设施 645
第一节 机构、队伍 645
第六章 体育 645
第三节 体育活动 646
第七章 档案 649
第一节 机构 649
第二节 收集整理 649
第三节 管理利用 649
第四节 基层档案 650
第二十编 医疗卫生 653
第一章 机构与管理 653
第一节 机构 653
第二节 管理 655
第二章 医疗 658
第一节 医务人员 658
第二节 医疗技术 659
第一节 地方病疫防治 660
第三章 病疫防治 660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662
第四章 卫生保健 664
第一节 妇幼保健 664
第二节 食品卫生 665
第三节 工业卫生 665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667
第一节 机构 667
第二节 卫生活动 667
第二十一编 社会 671
第一章 民族 671
第一节 族别 671
第二节 民族关系 671
第一节 婚姻 673
第二节 家庭结构 673
第二章 家庭 673
第三节 家庭称谓 674
第三章 宗教 675
第一节 道教、佛教 675
第二节 伊斯兰教 676
第三节 天主教、基督教 676
第四章 习俗 678
第一节 生产习俗 678
第二节 生活习俗 679
第三节 岁时习俗 685
第五章 方言 688
第一节 语音 688
第二节 词汇 701
第三节 谚语 708
第四节 歇后语 710
第一章 传略 715
第二十二编 人物 715
第二章 人物表 729
第一节 历代人物表 729
第二节 当代人物表 731
第三章 英名录 740
附录 749
一、历代修志纪略 749
二、旧志序、跋选 750
三、告示 753
四、决定 757
五、本届修志主要文件存目 761
六、部门专志存目 763
跋 764
修志机构及人员名单 766
《华亭县志》终审人员 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