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慧茹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2526463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本科院校石油化工类各专业的基础课教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电化学分析法(电位、电导、电解、极谱、库仑),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光谱分析法(原子发射、原子吸收、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法等,介绍了这些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石油化工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的科技及分析工作者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仪器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1

一、电化学分析法 1

二、色谱分析法 1

三、光学分析法 1

四、质谱法 3

第二节 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局限性 4

第三节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4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 6

第一节 电位分析法 6

一、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

二、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7

三、直接电位法 15

四、电位滴定法 19

五、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20

一、电导分析的基本原理 21

第二节 电导分析法 21

二、电导的测量方法 22

三、电导分析方法及应用 23

第三节 电解分析法 25

一、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 25

二、常用的电解分析方法 26

第四节 极谱分析法 28

一、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8

二、影响极限扩散电流和半波电位的因素 31

三、定量分析方法 32

四、极谱分析法的应用 34

第五节 库仑分析法 35

一、基本原理 35

二、恒电位库仑分析法 35

三、恒电流库仑分析法(库仑滴定) 38

思考题与习题 41

第一节 概述 44

一、色谱法的进展 44

第三章 色谱分析法 44

二、色谱法的分类 45

三、色谱法的特点 45

第二节 色谱法基本理论 45

一、色谱图及有关术语 45

二、色谱基本参数 46

三、色谱保留值和容量因子的关系 48

四、塔板理论 48

五、速率理论 50

六、分离度 52

第三节 定性定量分析 53

一、定性分析 53

二、定量分析 54

第四节 气相色谱仪及检测器 56

一、气相色谱仪流程简介 56

二、气相色谱仪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 56

三、气相色谱检测器 57

一、气固色谱 62

第五节 气相色谱法 62

二、气液色谱 63

三、毛细管色谱 67

第六节 液相色谱法 69

一、概述 69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69

三、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及流动相 70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 72

五、高效液相色谱仪 74

思考题与习题 77

第四章 光谱分析法导论 79

第一节 电磁辐射的性质 79

一、电磁辐射的波动性 79

二、电磁辐射的微粒性 79

三、电磁波谱 80

第二节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80

一、原子光谱 80

二、分子光谱 81

第三节 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82

一、发射光谱 82

二、吸收光谱 82

第四节 光谱分析法分类及特点 83

思考题与习题 84

第五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85

第一节 概述 85

一、发射光谱的分类及分析过程 85

二、原子发射光谱法发展概况 85

三、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特点 86

第二节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理论 86

一、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86

二、谱线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88

第三节 发射光谱分析仪器 89

一、激发光源 90

二、光谱仪 94

三、光谱记录及检测系统 97

第四节 发射光谱定性、半定量及定量分析 100

一、光谱定性分析 100

二、光谱半定量分析 101

三、光谱定量分析 102

第五节 发射光谱实验技术 105

一、试样的处理 105

二、摄谱技术 105

一、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107

第六节 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应用及进展 107

二、发射光谱分析法的进展 108

思考题与习题 109

第六章 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法 110

第一节 概述 110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理论 111

一、共振线和吸收线 111

二、谱线轮廓和变宽因素 111

三、基态原子和激发态原子的波尔兹曼分布 112

四、原子吸收与原子浓度的关系 113

一、仪器的主要部件及结构原理 114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14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简介 120

第四节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122

一、物理干扰 122

二、化学干扰 122

三、光谱干扰 123

一、标准曲线法 125

二、标准加入法 125

第五节 定量分析方法 125

四、电离干扰 125

三、稀释法 126

四、内标法 126

第六节 实验技术 126

一、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和检出限 126

二、测量条件的选择 127

三、样品处理及改善灵敏度的措施 130

第七节 原子荧光光谱法简介 133

一、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34

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主要仪器设备 136

第八节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应用 137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137

二、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应用 138

思考题与习题 139

三、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40

二、光辐射的选择吸收 140

一、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法分类 140

第一节 概述 140

第七章 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法 140

第二节 紫外吸收光谱 141

一、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141

二、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142

三、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143

第三节 光的吸收定律 150

一、朗伯定律 150

三、吸收定律 151

二、比尔定律 151

四、吸光度的加合性 152

五、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 152

第四节 光电比色计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54

一、仪器的分类 154

二、光度计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结构原理 154

三、分光光度计简介 158

第五节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159

一、显色反应的类型 159

二、显色条件的选择 160

三、显色剂 161

四、三元络合物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特性 162

第六节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162

一、吸光度测量范围的选择 162

二、入射光波长的选择 163

三、参比溶液的选择 163

一、高含量组分的测定 164

第七节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64

二、多组分分析 165

三、光度滴定法 165

四、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166

五、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167

思考题与习题 168

一、红外光谱的形成及产生条件 170

第二节 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170

第一节 概述 170

第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170

二、分子振动频率的计算公式 171

三、简正振动和振动类型 172

第三节 红外谱图的峰数、峰位与峰强 173

一、振动自由度与峰数 173

二、红外光谱的吸收强度及影响因素 173

三、特征基团吸收频率的分区及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174

第四节 各类化合物的特征基团频率 176

一、烃类化合物 178

二、酚和醇 179

三、醚 180

四、羰基化合物 180

五、含氮化合物 184

六、有机卤化物 187

七、含P、S、Si和B的化合物 187

八、高分子化合物 189

九、无机化合物 189

一、谱图解析步骤 190

第五节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 190

二、萨特勒红外标准图谱集 191

三、谱图解析实例 192

第六节 红外光谱仪 197

一、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197

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98

第七节 试样的处理与制备 199

一、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 199

二、制样方法 199

一、定性分析 200

第八节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200

二、定量分析 201

思考题与习题 203

第九章 核磁共振光谱法 206

第一节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206

一、原子核的磁性质 206

二、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 207

三、核磁共振条件 208

四、弛豫过程 210

第二节 化学位移 211

一、化学位移的产生 211

二、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 212

三、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213

四、不同类型氢的化学位移 216

第三节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221

一、自旋偶合及自旋裂分的基本原理 221

二、偶合常数 222

三、偶合常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23

四、自旋体系的分类 224

第四节 核磁共振光谱法的应用 232

一、定性分析 232

二、定量分析 235

第五节 解析复杂图谱的一些辅助方法 237

一、使用强磁场的核磁共振仪 237

二、位移试剂 237

三、双共振技术 238

一、连续波核磁共振仪 240

第六节 核磁共振仪简介 240

二、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仪 241

第七节 13C核磁共振光谱简介 242

一、13C核磁共振光谱 242

二、13C的化学位移 242

三、影响13C化学位移的主要因素 243

四、13C-NMR的去偶技术 245

五、13C-NMR谱解析实例 245

思考题与习题 246

第十章 质谱分析法 250

第一节 基本原理 250

一、质谱的基本方程 250

二、质谱的表示方法 251

第二节 仪器 252

一、质谱计的基本结构 252

二、质谱计的主要性能指标 257

一、分子离子 258

第三节 离子的类型 258

二、同位素离子 259

三、碎片离子 261

四、亚稳离子 261

五、多电荷离子 262

六、负离子 262

第四节 离子的开裂规律 262

一、开裂的表示方法 262

二、影响离子开裂的因素 262

三、离子的开裂类型 263

第五节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270

一、烷烃 270

二、烯烃 271

三、芳烃 272

四、醇类 273

五、酚类(芳醇) 274

六、醚类 276

七、醛类 277

八、酮类 278

九、羧酸 279

十、酯类 279

十一、胺类 280

十二、酰胺 281

十三、腈类 282

十四、硝基化合物 283

十五、卤化物 283

一、质谱解析的一般程序 284

第六节 质谱的解析 284

十六、含硫化合物 284

二、标准质谱图集和质谱计算机检索 289

三、质谱解析实例 289

第七节 质谱的一些重要进展 290

一、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290

二、质谱表面分析 292

三、串联质谱法 293

一、质谱在有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294

第八节 质谱的应用 294

二、质谱在研究有机反应机理方面的应用 296

三、质谱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297

第九节 波谱综合解析 298

一、波谱综合解析步骤 299

二、波谱综合解析实例 299

思考题与习题 306

参考文献 312

总附录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