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与中国佛教 海法一滴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释海法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5435383
  • 页数:867 页
图书介绍:

目录导论: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白马寺与佛教的中国化  1

第一章 汉代佛教——白马西来与佛教在华初传情况  17

第一节 永平求法与白马西来  19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祖庭——白马寺  21

第三节 中国第一古塔——白马寺塔  27

第四节 清凉台、腾兰墓、焚经台  31

第五节 汉代佛经翻译事业(上)——《四十二章经》 36

第六节 汉代佛经翻译事业(中)——安世高之译经(附:安玄、严佛调) 39

第七节 汉代佛经翻译事业(下)——支娄迦识之译经  43

第八节 汉代佛教之传播(上)——佛教的早期影响  45

第九节 汉代佛教之传播(中)——从明帝求法到桓帝并祭佛老  47

第十节 汉代佛教之传播(下)——笮融事佛  50

第十一节 佛教与汉代社会  52

第十二节 汉代佛教的演进——《理惑论》的划阶段意义  59

第二章 三国西晋佛教 62

第一节 玄风大盛:佛教义学发展的历史契机  65

第二节 昙柯迦罗之译经——中国戒律之始  67

第三节 支谦之译经——般若学流行之始  70

第四节 康僧会之译述——佛教与儒学求同之倡始  74

第五节 朱士行与《放光般若经》——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中国佛教徒 77

第六节 竺法护:西晋最大的译经家  80

(附:聂承远、聂道真、帛远等)第七节 三国西晋时期的蜀地佛教  86

小结  89

第三章 东晋十六国佛教(上)  91

第一节 佛图澄的弘法与救世  93

第二节 释道安大弘佛法(上)——道安居河北弘法  96

第三节 释道安大弘佛法(中)——道安居襄阳弘法  98

第四节 释道安大弘佛法(下)——道安居长安弘法  113

第五节 鸠摩罗什与后秦佛教  118

第六节 佛经翻译史上的里程碑——鸠摩罗什之译经  122

第七节 僧肇之学——融会佛玄的佛学理论  131

第八节 昙无识与《大般涅槃经》 138

第四章 东晋十六国佛教(下) 143

第一节 佛法与玄风之南渡 144

第二节 东晋帝王与佛教  150

第三节 般若学的盛行和六家七宗  154

第四节 释慧远与东晋佛教  164

第五节 『内外之道,可合而明』——慧远法师调合佛儒 168

第六节 释慧远居庐山弘法  172

第七节 释慧持入蜀弘法  184

小结  188

第五章 南北朝佛教(一)——求法与传译  191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佛教之东传  193

第二节 晋宋之际的西行求法运动  196

第三节 释法显西行求法  198

第四节 南北朝之西行求法者  202

第五节 南北朝——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盛的时期  205

第六节 南朝之译经  210

第七节 北朝之译经  219

第六章 南北朝佛教(二)——南朝佛教  223

第一节 刘宋朝廷与佛教  225

第二节 南齐朝廷与佛教  229

第三节 梁代朝廷与佛教  233

第四节 陈代朝廷与佛教  240

第五节 南朝士大夫与佛教  246

第六节 南朝佛儒道关系  253

第七章 南北朝佛教(三)——北朝佛教  261

第一节 北魏前期的佛教  264

第二节 北魏孝文帝与佛教  275

第三节 北魏后期的佛教  278

第四节 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的佛教  283

第五节 北朝僧伽  289

第六节 北朝石窟造像  293

第八章 南北朝佛教(四)——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佛教著述和诸种师说  304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著述  306

第二节 三论学与摄山诸师  311

第三节 竺道生与涅槃学  313

第四节 毗昙学  325

第五节 成实学  328

第六节 地论学  332

第七节 摄论学  336

小结  342

第九章 隋唐佛教(一)——隋唐佛教概况  347

第一节 隋代佛教  349

第二节 唐高祖与佛教  357

第三节 唐太宗与佛教  360

第四节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佛教  366

第五节 唐玄宗时期的佛教  379

第六节 唐后期的佛教  385

第七节 会昌法难  392

第八节 唐代儒释道关系  397

第九节 佛教在西藏地区的传播  403

第十节 中国佛教的外传  411

第十章 隋唐佛教(二)——求法、翻译与著述  424

第一节 玄奘——伟大的西行求法者  426

第二节 义净、悟空之西行  432

第三节 隋代之译经  436

第四节 玄奘——中国佛教史上最大的翻译家  441

第五节 义净及其他译经者  445

第六节 隋唐佛教著述  452

第十一章 隋唐佛教(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  458

第一节 天台宗(一)  460

第二节 天台宗(二) 464

第三节 天台宗(三) 474

第四节 三论宗(一) 478

第五节 三论宗(二) 482

第六节 法相宗(一)  489

第七节 法相宗(二) 495

第十二章 隋唐佛教(四)——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密宗  505

第一节 华严宗(一)  506

第二节 华严宗(二) 512

第三节 华严宗(三) 524

第四节 律宗  529

第五节 净土宗  538

第六节 密宗  547

第十三章 禅宗  558

第一节 唐以前之禅学  560

第二节 达磨西来  571

第三节 慧可与僧璨  578

第四节 道信与弘忍  586

第五节 神秀与北宗禅  592

第六节 慧能生平  597

第七节 略说《坛经》 602

第八节 慧能禅宗要义  606

第九节 神会弘传慧能禅法  633

第十节 中国禅宗的传承  640

小结  655

第十四章 五代宋元佛教(一)——五代两宋佛教  660

第一节 五代十国佛教(一)——北方佛教  662

第二节 五代十国佛教(二)——南方佛教  668

第三节 两宋佛教概况  678

第四节 宋代佛教的新趋向  689

第五节 宋代禅宗  706

第十五章 五代宋元佛教(二)——辽金元佛教  735

第一节 辽代佛教  736

第二节 金代佛教  738

第三节 元代佛教与社会  748

第四节 元代禅宗  755

第五节 元代洛阳白马寺  763

第六节 十世纪后半期至十四世纪的西藏佛教  772

小结  779

第十六章 明清佛教  782

第一节 明代佛教与政治  783

第二节 清代佛教与政治  791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西藏佛教  800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禅宗  807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洛阳白马寺  829

馀论  841

后记:洛阳白马寺的复兴  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