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谓教育评价 1
1.教育评价的含义 1
(2)教育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2
(3)基本性格的类型 3
2.教育评价的对象·主体·观点 5
(1)教育评价的对象 5
(2)教育评价的主体 9
(3)教育评价的基本观点 11
3.教育评价潜藏的问题 13
(1)是否可以评价教育目标 13
(2)是否带有浓厚的主观偏见 14
(3)是否过分拘泥于文字材料 19
第一章 教育评价发展的历史和当前的课题 21
1.教育评价的源流 21
(1)以评价方法客观化为目的的各种试验 23
2.教育评价客观性和教育性的追求 23
(2)对评价的教育性和妥当性的追求 29
(3)同时追求妥当性和客观性的基本观点 34
3.当前的动向和课题 35
(1)对教育评价的主要批判 35
(2)寻求教育评价的基本方式 37
(3)教育评价当前的课题 41
(4)教育观的转变和新的评价观 45
第二章 教育活动和评价 52
1.教育活动和评价的意义 52
(1)目标·评价·指导 52
(2)所追求的和所评价的 53
(3)教育活动和教育评价的关联形式 55
(1)布卢姆的倡导 60
2.形成评价 60
(2)作为机能的形成评价思想 64
3.形成评价的现实发展 67
(1)多种水平的形成评价 67
(2)形成评价的机能类型 70
(3)向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内在转化 72
第三章 指导和评价的目标 78
1.设定教育目标的意义 78
(1)教育目标和评价 78
(2)期待目标和到达目标 79
(3)指导之际的具体目标 80
2.教育目标分类学 87
(1)目标的体系的分类 87
(2)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89
(3)情意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95
(4)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教育上的运用 105
3.行动目标论的克服 112
(1)行动目标论的问题 112
(2)完成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 114
第四章 根据到达标准的测定与评价 118
1.向根据到达标准的测定与评价的转换 118
2.根据到达标准的测验 119
(1)教育测定的集体标准和到达标准 119
(2)根据到达标准测验的作成原理 121
3.成绩评价中的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122
(1)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122
(2)相对评价主张的再检讨 126
(3)相对评价的批判和到达度评价 128
(1)最小最低限度的期待内容 131
4.到达目标的基本性格 131
(2)目标的体系性 132
(3)多样广泛的目标 133
第五章 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学习 135
1.学校学习和个人差别的问题 135
(1)师生的比例 135
(2)集体教学的功绩 136
(3)学校学习的基本特点 137
(4)适应学生个性的教育方策 139
2.学校学习的基本模式 143
(1)卡洛尔的学校学习模式 143
(2)布卢姆的学校学习模式 145
(3)布卢姆和金豪权的完全习得学习模式 148
(1)学力保障和成长保障 152
3.学校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152
(2)学校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的基本原则 155
第六章 教育评价的方法与实践 158
1.把握实态的各种方法及其特点 158
(1)学校使用的主要方法 158
(2)和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关系 159
(3)和教学、学习过程的关系 160
2.方法论的特点和局限性 161
(1)各种方法所能评价的侧面 161
(2)方法论的特点 163
(3)选择评价方法的视点 164
3.超越测验局限性的试验 166
(1)客观测验方法的局限 166
(2)开发测定高次智能的目标项目 167
(3)情境测验的尝试 171
(1)学生手册的意义 173
4.学生手册的问题 173
(2)改善学生手册的机能 174
(3)学生手册名称的含义 176
第七章 教育评价的心理影响 178
1.外在评价的心理效果 178
(1)外在评价带来的一般影响 178
(2)教师评价的传导机能 180
(3)表扬还是批评 180
2.教育评价和个性形成 181
(1)外在评价和欲求的满足、阻遏 181
(2)评价情境的影响 182
(3)评价的人格形成机能 184
(1)古代学校和成绩评价 189
第八章 日本教育评价的发展 189
1.日本教育评价的起源 189
(2)江户时代的学校和成绩评价 190
2.近代学校制度的确立和成绩评价 192
(1)等级制原则和考试中心主义 192
(2)学籍簿、学生手册的出现 196
3.大正、昭和前期的教育评价 198
(1)科学客观评价法的提倡 198
(2)“改革”招生方法的试验 201
(3)学籍簿的改订 204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211
(1)战后新教育和对教育评价的重视 211
(2)从学籍簿到指导纪要 216
(3)追求评价的教育性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