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篇 植物器官的形态 3
第一章 根 3
第一节 根的形态和类型 3
第二节 根的变态 4
第三节 根的生理功能 5
第二章 茎 6
第一节 茎的外形 6
第二节 芽的类型 7
第三节 茎的类型 8
第四节 茎的变态 10
第五节 茎的生理功能 11
第三章 叶 12
第一节 叶的形态 12
第二节 叶的类型 17
第三节 叶序 18
第四节 叶的变态 19
第五节 花的生理功能 20
第五节 叶的生理功能 20
第四章 花 21
第一节 花的形态构造 22
第二节 花的类型 27
第三节 花序 28
第四节 花程式 29
第五章 果实 31
第一节 果实的形态构造 31
第二节 果实的类型 31
第一节 种子的形态构造 34
第六章 种子 34
第二节 种子的类型 35
第二篇 药用植物的分类 37
第一章 植物分类概述 37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意义 37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 37
第三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 37
第四节 植物的命名法 38
第六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应用 39
第五节 植物分类的系统 39
第二章 低等植物 40
第一节 藻类植物门 40
第二节 真菌植物门 41
第三节 地衣植物门 43
第三章 高等植物 44
第一节 苔藓植物门 44
一、石松纲 45
第二节 蕨类植物门 45
二、木贼纲 46
三、蕨纲 47
第三节 种子植物门 49
一、裸子植物亚门 49
1. 苏铁科 49
2. 银杏科 50
3. 松科 50
4. 三尖杉科 51
5. 柏科 51
6. 麻黄科 52
二、被子植物亚门 53
(一) 双子叶植物纲 53
Ⅰ. 原始花被亚纲 53
1. 三白草科 53
2. 桑科 54
3. 马兜铃科 54
4. 萝科 55
5. 苋科 57
6. 石竹科 58
7. 毛莨科 59
8. 小檗科 61
9. 木兰科 62
10. 樟科 63
11. 罂粟科 64
12. 十字花科 66
13. 杜仲科 66
14. 蔷薇科 67
15. 豆科 69
16. 芸香科 71
17. 大戟科 72
18. 冬青科 74
19. 鼠李科 74
20. 锦葵科 75
21. 五加科 76
22. 伞形科 76
Ⅱ、后生花被亚纲 79
23. 杜鹃花科 79
25. 夹竹桃科 80
24. 龙胆科 80
26. 马鞭草科 81
27. 唇形科 82
28. 茄科 83
29. 玄参科 85
30. 茜草科 86
31. 忍冬科 88
32. 葫芦科 88
33. 枯梗科 88
34. 菊科 90
(二) 单子叶植物纲 91
35. 禾本科 92
36. 天南星科 93
37. 百合科 94
38. 薯蓣科 96
39. 姜科 97
40. 兰科 98
第一节 细胞的构造 101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101
第三篇 植物的显微结构 101
一、原生质体 102
二、细胞内含物 103
三、细胞壁 106
第二节 细胞的增殖 107
一、无丝分裂 107
二、有丝分裂 107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分类 109
一、分生组织 109
三、减数分裂 109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109
二、基本组织 110
三、保护组织 110
四、分必组织 113
五、机械组织 113
六、输导组织 115
一、外韧维管束 117
二、双韧维管束 117
第二节 维管束的类型 117
三、周韧维管束 118
四、周木维管束 118
五、辐射维管束 118
第三章 根、茎、叶的内部构造 119
第一节 根的构造 119
一、根尖及其发展 119
二、根的初生构造 119
三、根的次生构造 121
一、茎尖及其发展 122
第二节 茎的构造 122
四、根的异型构造 122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123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 124
(一)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124
(二)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 125
(三) 双子叶草本植物根状茎的构造特点 126
四、单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构造特点 126
第三节 叶的构造 126
二、蕨类植物叶柄基部的构造 127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 127
第四篇 药用植物的栽培和引种 129
第一章 植物的栽培 129
第一节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129
第二节 植物的栽培方法 131
第二章 植物的引种 135
第一节 植物引种的基本原理 136
第二节 植物引种的基本方法 136
附录 138
被子植物分科检索表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