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惠永正 1
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 1
前言页 1
第一节 管理的基本概念 2
一、管理的实质 2
二、管理的要素 4
三、管理的目标 4
四、管理的核心 5
第二节 管理的双重辩证性质 6
一、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6
四、管理的定性和定量 7
二、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 7
三、管理的求优和折衷 7
五、管理的时间和空间 8
六、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8
第三节 管理在国家四个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9
一、“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9
二、资金、技术和管理是加速现代化进程的三大要素 9
三、管理、科技和教育是促进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10
四、管理是企业经营、竞争和效益的决定因素 10
五、管理是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的纽带 10
六、管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关键地位 11
第四节 系统科学是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 11
一、系统、结构与功能 12
二、信息、统计与预测 14
三、控制、反馈与调节 16
第五节 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 17
一、管理的目标原理 17
二、管理的价值原理 19
三、管理的人本原理 21
四、管理的系统原理 22
五、管理的实践原理 24
第六节 科学管理的基本职能 25
一、管理的基本职能 25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化 28
第一节 传统管理理论 29
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9
二、法约尔的经营管理原则和管理要素 33
二、管理的职能分类 35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36
第二节 行为科学理论 39
一、霍桑实验和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39
二、马斯洛等人的激励理论 40
三、利克特等人的领导方式理论 41
四、赫尔雷格尔等人的组织行为理论 42
第三节 现代西方管理理论学派 44
一、巴纳德和社会系统学派 44
二、西蒙和决策理论学派 46
三、布莱克特等人和管理科学学派 48
四、德鲁克和经验管理学派 50
五、孔茨和管理过程学派 52
第四节 系统学——现代管理的理论基础 56
一、系统和系统学 56
二、系统管理学派 58
三、现代管理是对管理系统的管理 60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62
第一节 计划的分类和特征 62
一、计划的分类和层次 62
二、计划的特征 64
二、环境分析和预测 66
一、选定目标 66
第二节 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66
三、方案确定 67
四、编制预算 68
五、制定政策 69
六、PDCA管理环 69
第三节 现代计划常用方法 71
一、滚动计划法 72
二、投入产出法 73
三、线性规划法 75
四、计量经济法 77
第四节 网络计划技术和风险评审技术 78
一、网络和计划分析技术 78
二、关键路线法 79
三、网络计划分析的步骤 80
四、网络计划分析技术评价 85
五、风险评审技术 86
第五节 计划的目标管理 87
一、目标管理及其特点 87
二、目标的层次、分解和网络 88
三、目标管理的实施 90
第六节 计划的可行性研究 93
一、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 93
二、计划可行性分析要点 95
三、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特点 95
第一节 组织管理的基本要素 97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97
一、工作划分 98
二、工作归类 99
三、确定管理幅度 100
四、划分职权关系 100
第二节 管理幅度 101
一、确定管理幅度的变量依据 101
二、职权分散化 104
第三节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05
一、组织设计的一般原则 105
二、直线制组织结构 106
三、职能制组织结构 107
四、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108
五、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109
六、矩阵组织结构 110
七、委员会 111
第四节 现代组织的系统层次和结构 112
一、决策系统 113
二、参谋系统 114
三、指挥系统 114
四、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 115
第五节 人员配备的系统方法 115
一、实现管理目标是人员配备的基本依据 115
四、要注意充分发掘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人才资源 116
三、组织结构设置是确定人员分配的关键 116
二、人员需求预测是实现人员动态配备的前提 116
五、人员考评 117
六、人员储备图 118
七、人中培训 119
第五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121
第一节 控制的作用 121
一、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 121
二、管理控制的基本要素 122
三、有效控制的一般原则 124
第二节 控制的类型 126
一、试探控制和经验控制 126
二、逻辑控制和选优控制 126
三、预防性控制和纠正性控制 127
四、前馈控制、实时控制和反馈控制 128
五、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128
六、全过程控制和里程碑控制 129
七、正常性控制和应急性控制 130
第三节 控制的方法 131
一、企业管理中的控制 131
二、人员行为的控制和评价 134
三、审计控制 136
第四节 全面质量控制 137
一、质量意识和全面质量管理 137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 138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139
第六章 管理的激励职能 142
第一节 激励 142
一、需求、动机和行为 142
二、动机强度和优势动机 143
三、激励的实质 143
第二节 需求层次理论 144
一、人的五类需求 144
二、需求的层次结构 146
三、需求层次理论评价 147
第三节 激励理论 147
一、X理论和Y理论 147
二、双因素理论 148
三、期望理论 149
五、强化理论 150
四、公平理论 150
六、需求结构的改造 151
第四节 个人激励和企业激励 153
一、个人激励的基本手段 153
二、企业激励的基本手段 154
三、企业文化 157
第七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60
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 160
一、领导及其基本职能 160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 160
一、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和“支持关系模式”理论 162
第二节 领导理论 162
二、管理方格图理论 163
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164
第三节 领导者素质 166
一、政治和道德素质 166
二、能力素质 166
三、创新和求知素质 167
四、决断和法律素质 168
五、宽容素质 169
六、科技人员怎样当好领导者 169
七、成功领导班子的素质 171
第四节 领导智能结构 172
一、知识结构 173
二、智能结构 174
三、年龄结构 174
第五节 领导艺术 175
一、用人和授权 175
二、会议和会议成本 178
三、领导者节约时间秘诀 179
第八章 管理的信息和信息的管理 180
第一节 信息和信息处理 180
一、信息 180
二、数据和信息 181
三、管理信息和处理 182
四、信息的价值、精度和费用间的关系 184
第二节 管理信息的管理 185
一、信息的收集 185
二、信息的传输 185
三、信息的加工 185
四、信息的存储 186
五、信息的维护 186
六、信息的使用 186
第三节 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 187
一、信息处理和信息处理系统 187
二、管理中信息处理系统的层次 188
三、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 192
参考文献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