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仲福,徐世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195430
  • 页数:449 页
图书介绍:

前言页 1

第一章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5月——1923年12月) 1

一、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

第一节 五四运动 3

二、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5

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9

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1

五、五四运动的爆发 13

六、拒签和约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

一、新思潮的涌入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20

二、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论战 26

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各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出现 30

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4

第三节 军阀混战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7

一、华盛顿会议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协同侵略” 37

二、直皖战争和直奉战争 曹锟贿选 38

三、谋求中国出路的各种方案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41

四、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和早期农民运动 47

五、国共合作的酝酿 51

第二章 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统治的崩溃(1924年1月——1927年7月) 57

第一节 国共合作的形成 国民革命的兴起 58

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58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 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61

三、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北洋军阀政府权力的更迭 63

四、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65

第二节 五卅运动和国民革命的高涨 67

一、《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和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67

二、五卅运动 68

三、省港大罢工 72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广东国民政府的建立 74

第三节 军阀势力的演变和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77

一、各派军阀势力的演变 三一八惨案 77

二、国民党内部派别的分化 廖仲恺被刺 79

三、戴季陶主义和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81

四、西山会议派和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83

五、国家主义派和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85

六、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86

七、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90

第四节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的失败 92

一、北伐的胜利进军 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92

二、反帝运动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99

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05

四、武汉地区工农运动继续高涨 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 109

五、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 国民革命失败 112

第五节 少数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118

一、广西壮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118

二、海南黎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120

三、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和内蒙古人民的革命斗争 121

四、西藏人民反对英国策划西藏“独立”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 124

五、新疆各族人民反对军阀统治的斗争 125

第六节 1919年至1927年的中国经济 126

一、农业生产的缓慢增长 127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128

三、中国近代产业资本的结构和现代化水平 129

第七节 1919年至1927年的中国文化教育 132

一、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教育 132

二、中共理论刊物的出版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135

三、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反对复古派的斗争 138

四、反对现代评论派和甲寅派的斗争 141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工农民主政权和全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1927年8月——1937年7月) 145

一、国民党各集团的争斗和合流 146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46

二、“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148

三、编遣会议和新军阀混战 150

四、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外政策 国民党“一党专政”体制的确立 152

五、中间政派的政治主张和活动 155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 155

一、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158

二、湘赣边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和全国各地武装起义 161

三、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63

四、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苏维埃区域的土地革命 166

五、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170

六、中共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出现 173

七、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176

一、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79

第三节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179

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潮的掀起 181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王明“左”倾错误的继续和发展 184

四、一二八事变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186

五、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188

第四节 日本帝国主义向关内的侵略扩张 苏区革命的深入和严重挫折 192

一、日本帝国主义向关内的侵略扩张 长城抗战 192

二、抗日民主运动的持续发展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和福建人民革命政府 193

三、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 197

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红军开始长征 201

五、遵义会议 反对张国焘反党分裂主义的斗争红军长征的胜利 205

六、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210

一、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211

第五节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11

二、瓦窑堡会议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 214

三、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若干变化 217

四、共产党各项政策的调整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219

五、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24

六、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中共为早日实现对日抗战而斗争 228

第六节 少数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230

一、海南黎族、苗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230

二、西南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232

三、新疆各族人民反抗军阀统治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 234

四、内蒙古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235

五、东北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237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239

第七节 1927年至1936年的中国经济 239

六、台湾高山族人民的反日斗争 239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43

三、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命脉的垄断 244

四、1927年至1936年的工农业生产 246

五、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掠夺 247

六、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 249

第八节 1927年至1936年的中国文化教育 251

一、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教育 251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 252

三、左翼文艺的成就 253

四、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256

五、科学技术与考古学的成就 259

第四章 抗日战争(1937年7月——1945年8月) 263

第一节 日军大举侵华 国民政府的初期抗战 264

一、七七事变与八一三事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264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67

三、日军对华北的进攻 太原忻口会战 270

四、日军对华东的军事进攻 淞沪会战 南京的陷落 271

五、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与武汉会战 273

六、国民政府西迁与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276

七、国际上对中日战争的反响 27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 279

一、洛川会议 红军改编 平型关战斗 279

二、陕甘宁边区的建立 282

三、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283

四、中国共产党人论持久战 287

五、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289

第三节 相持阶段的抗日战争 292

一、相持阶段的到来和日本侵华政策新方针 292

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293

三、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国民党正面战场 296

四、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共产党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而斗争 298

五、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02

六、皖南事变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304

第四节 太平洋战争瀑发后的中国抗日战争 308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308

二、太平洋战争瀑发后的中国正面战场 312

三、日军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 313

四、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大生产运动 316

五、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 319

六、解放区的“三三制”政权和“精兵简政” 321

七、敌后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323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27

一、豫湘桂战役和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327

二、解放区的恢复和局部反攻 329

三、抗战后期的美国对华政策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31

四、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33

五、雅尔塔会议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反攻作战 336

六、苏联对日宣战 解放区军民大反攻 339

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340

第六节 少数民族人民的爱国进步斗争 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 342

一、满、朝鲜、蒙古、回、壮、黎、苗等少数民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343

二、西藏僧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的斗争 345

三、新疆各族人民反对盛世才的斗争和三区革命 346

四、甘肃各族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 348

五、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 351

第七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 353

一、沿海工业内迁和后方的工农业生产 353

二、国民党政府的战时财政经济政策和后方国家产业垄断资本的形成 356

三、抗日根据地的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360

四、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362

第八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教育 365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和抗战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365

二、国民党的“国民精神总动员” 368

三、对反动史学流派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370

四、抗日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成就 372

五、日本占领区的殖民地奴化教育 374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5年8月——1949年9月) 378

第一节 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方针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379

一、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三种不同的建国方针 379

二、重庆谈判 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战 384

三、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387

四、国民党加紧准备全面内战 国统区人民的反内战运动 391

五、解放区军民准备自卫战争 395

第二节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396

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方针 396

二、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失败 398

三、国民党召开“制宪国大”和改组政府 400

四、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台湾二二八起义 402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 404

一、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404

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407

三、国民党的“戡乱总动员”和“行宪国大” 410

四、第三条道路走不通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 413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16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 416

二、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419

三、北平和平谈判 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 420

四、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421

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22

第五节 少数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426

一、内蒙古人民自治运动的统一和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 427

二、新疆三区革命斗争的曲折发展 428

三、西南、华南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429

第六节 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崩溃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431

一、外资丧失在中国现代产业领域中的垄断地位 美国对中国市场的独占 431

二、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垄断 435

三、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的崩溃 439

四、解放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441

第七节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文教事业 443

一、国统区教育的衰落和解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 443

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