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简史及研究内容 1
(一)医学心理学简史 1
(二)医学心理学研究内容及分支学科 3
(三)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4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5
(一)生物医学模式简介 5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现的动因及时代特征 6
(三)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搞好医学心理学教育 7
(四)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7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
(一)观察法 9
(二)调查法 9
(三)晤谈法 9
(四)实验法 10
(五)测验法 10
(六)个案法 10
第二章 心理过程 11
第一节 认识过程 11
(一)感觉 11
(二)知觉 12
(三)记忆 15
(四)想象 17
(五)思维 19
(六)注意 21
第二节 情绪情感过程 23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其作用 23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24
(三)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 26
(四)情绪理论 27
第三节 意志过程 29
(一)意志的概念及意志行动的特点 29
(二)意志过程 30
(三)意志品质 31
第三章 人格 33
第一节 人格概述 33
(一)人格的特性 33
(二)人格的结构 34
第二节 人格心理倾向 34
(一)需要 34
(二)动机 36
(三)兴趣 38
第三节 人格心理特征 39
(一)能力 39
(二)气质 42
(三)性格 44
第四章 心理卫生 48
第一节 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卫生原则 48
(一)心理健康水平 48
(二)心理卫生原则 50
第二节 个体心理卫生 51
(一)孕期心理卫生 51
(二)婴幼儿心理卫生 53
(三)学龄儿童心理卫生 54
(四)少年心理卫生 55
(五)青年心理卫生 56
(六)中年心理卫生 58
(七)老年心理卫生 59
第三节 群体心理卫生 60
(一)家庭心理卫生 60
(二)学校心理卫生 61
第五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64
第一节 心理应激 64
(一)应激的概念 64
(二)应激过程 65
(三)应激的心理防卫机制 68
第二节 心身疾病 70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70
(二)心身疾病的分类 70
(三)心身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71
(四)常见的心身疾病 73
第六章 心理变态 78
第一节 心理正常与否的判断 78
(一)内省经验标准 78
(二)社会适应性标准 79
(三)医学标准 79
(四)统计学标准 79
第二节 心理变态的分类 80
(一)变态心理学的分类 80
(二)精神病学的分类 80
(三)医学心理学的分类 80
第三节 人格障碍 81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 81
(二)人格障碍的形成因素 82
(三)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 83
(四)人格障碍的防治 87
第四节 性变态 87
(一)正常性心理发展 87
(二)性变态的概念 88
(三)性变态的原因 88
(四)性变态的常见类型 88
(五)性变态的诊断与治疗 94
第七章 心理诊断 95
第一节 心理诊断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95
(一)心理诊断的一般过程 95
(二)心理诊断的基本方法 95
第二节 心理测验及其基本要求 97
(一)心理测验的类型 98
(二)标准化测验的基本特征 99
(三)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 99
第三节 常用的心理测验及评定量表 100
(一)智力测验 100
(二)人格测验 104
(三)记忆测验 108
(四)临床评定量表 110
第八章 心理治疗 112
第一节 心理治疗的原则和分类 112
(一)心理治疗的原则 112
(二)心理治疗的分类 113
(三)心理治疗的一般过程 114
第二节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115
(一)心理分析疗法 115
(二)行为疗法 118
(三)询者中心疗法 122
(四)认知疗法 122
(五)催眠疗法 125
(六)森田疗法 126
(七)音乐疗法 127
第九章 心理咨询 130
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模式和原则 130
(一)心理咨询的模式 130
(二)心理咨询的原则 131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和内容 131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方式和程序 133
(一)心理咨询的方式 133
(二)心理咨询的程序 134
第四节 心理咨询者应具备的素质及注意事项 137
(一)心理咨询者应具备的素质 137
(二)心理咨询者应注意的事项 138
第十章 心理护理 140
第一节 心理护理的任务及方法 140
(一)心理护理的对象及任务 140
(二)心理护理的方法 142
第二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特点 145
(一)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动 145
(二)病人的一般心理需要 151
第三节 特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153
(一)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153
(二)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155
(三)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157
(四)精神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159
(五)传染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162
第十一章 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培养 164
第一节 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164
(一)高尚的道德感 164
(二)较强的专业能力与娴熟的技术 164
(三)良好的气质与性格 164
(四)坚强的意志品质 165
(五)积极而稳定的情绪情感 165
(六)敏锐的观察力 165
(七)良好的记忆力 165
(八)深刻的思维能力 165
(九)良好的注意能力 166
(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166
第二节 医务工作者心理素质的培养 166
(一)医务工作者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 166
(二)医务工作者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