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从原始社会的产生到日耳曼氏族制度的瓦解(从开端到5世纪末) 1
第一章 德国境内原始社会的产生、发展和瓦解(从开端到公元5世纪末) 3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中欧的人类和原始社会(从开端到公元前5千年) 3
旧石器时代中欧的原始人 3
中欧原始人的劳动、语言和思维 5
旧石器时代中欧的原始社会 6
中欧的现代人和原始氏族社会的产生 7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中欧的农耕和畜牧部落。原始氏族社会的发展(从公元前5千年到公元前2500年)农耕和畜牧的开始 8
氏族社会的发展和部落的形成 9
居民文化的分布 9
社会分工的萌芽 10
宗教和艺术 11
第二节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明斯特公社(1517—1535年) 11
居住方式和住房建筑 11
向使用青铜器过渡 13
青铜器文化的传布和发展 13
第三节 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德国境内军事民主制的形成和日耳曼部落集团的产生(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世纪末) 13
手工业、商业的萌芽和大家庭所有制的出现 15
德国境内部落军事民主制的产生 16
向铁器时代过渡和哈尔斯塔特文化 17
日耳曼人和雅斯托夫文化 18
第四节 日耳曼部落原始氏族社会的瓦解(从公元前世纪末到公元5世纪末) 20
日耳曼人和罗马人之间最初的冲突 20
罗马帝国在莱茵河东部的统治的建立 23
日耳曼人的解放斗争 25
罗马帝国的影响和日耳曼部落社会的发展 27
日耳曼部落的分布和日耳曼部落联盟的形成 30
日耳曼人的宗教和崇拜 32
民族大迁移时期日耳曼人和罗马人之间的冲突 33
第二编 从封建社会的形成到资产阶级变革的成熟(5世纪到1806年) 35
日耳曼氏族制度的瓦解 35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形成、繁荣和发展(5世纪末到15世纪70年代) 39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开端和法兰克国家的兴亡(5世纪末到10世纪初)生产的发展 39
农民公社 41
大地产和领主土地所有制 42
农民封建化的开始 43
墨洛温王朝时期的法兰克国家 45
法兰克国家势力范围内的图林根人、巴伐利亚人、阿勒曼人、萨克森人和佛里斯人 47
法兰克国家卡罗林王朝的兴起 49
采邑制度的形成 50
查理大帝时期的法兰克国家 51
卡罗林王朝的制度和行政 54
法兰克国家的没落 55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巩固和早期德意志封建国家(10世纪初至11世纪中叶) 58
生产的发展和封建化过程的加强 58
农民对于封建剥削的反抗 59
国家强制机器的建立和封建化的完成 60
商业的兴盛和集市的形成 61
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的开端 62
奥托一世时期王权的巩固 64
对西斯拉夫人地区的扩张和983年斯拉夫人大起义 67
王权的削弱和重振 68
第三节 封建制度的发展和德意志封建主的侵略扩张(11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 70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城市的开端 70
城市的手工业和商业组织和城市的行政和法权 72
农民状况暂时的相对改善 74
王权和诸侯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75
德意志皇权为主教授职权与罗马教廷和德意志诸侯反对派的斗争 75
纳粹德国的覆灭 76
大事年表 77
弗里德里希一世在意大利的扩张 79
帝国政治重心南移意大利和中央王权的崩溃 81
12—13世纪的向东扩张 83
第四节 城市的繁荣和诸侯邦国的形成(13世纪中叶至15世纪70年代)城市经济的发展 85
城市的社会和政治结构 87
德国的汉撒城市同盟 88
莱茵城市同盟和士瓦本城市同盟 90
农民状况的恶化 92
诸侯邦国统治权的形成 93
德国政治上四分五裂局面的确定 94
第三章 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三十年战争(15世纪70年代至1648年) 97
第一节 宗教改革前夕的经济和政治状况(1476—1517年)城市的继续繁荣 97
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出现 99
垄断公司和矿业公司 100
贵金属热与德国的银矿开采 101
矿业中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102
纺织业手工工场 103
农业的进步和分成制 104
政治状况 105
阶级关系与阶级矛盾 107
市民运动和人文主义运动 108
农民运动的新高涨 109
1521—1524年反封建制度的社会革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阶段 115
1522—1523年骑士暴动 118
1524至1525/1526年闵采尔等领导的农民战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三阶段 119
农民战争失败后阶级斗争沿下降线发展 124
明斯特公社 126
第三节 诸侯权力的巩固(1535—1618年) 127
施马尔卡登战争 127
诸侯的反叛和帕绍条约 127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128
天主教会在德国的反宗教改革活动 128
帝国内部的政治-教派冲突 128
1595—1597年上奥地利的农民起义和其他地方的人民运动 130
帝国宫厅的瓦解和两个政治—教派阵营的形成 131
战争危机的成熟 132
第四节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132
布拉格起义和三十年战争的开始(1618—1624年) 133
丹麦战争时期(1625—1629年) 135
瑞典入侵时期(1630—1634年) 136
法国的参战和三十年战争的最后时期(1635—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38
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衰亡和资产阶级变革的成熟(从1648年到1806年) 141
第一节 三十年战争后德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从1648年到17世纪末) 141
城乡残破,农工商业凋敝 141
中央皇权衰落,邦国割据势力增强 143
城乡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146
帝国同法国和土耳其的冲突 148
专制制度在德国各邦的形成和发展 150
德国专制制度的特点 150
奥地利的专制制度 152
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崛起和勃兰登堡—普鲁士的专制制度 153
德意志中、小邦国的专制制度 157
文化状况 160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162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早期启蒙运动(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 162
农村的状况和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164
城市中的阶级斗争和工人的状况 166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北方战争和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170
普鲁士王国的诞生及其发展成军事专制国家 171
奥地利和一些中等邦国 174
科学的兴盛和启蒙运动的开端 176
第三节 资本主义加快发展、启蒙运动的兴盛和狂飙突进运动(从18世纪中叶至1789年) 179
资本主义经济的加快发展 179
启蒙运动的兴盛 183
开明专制制度 187
弗里德里希二世统治下的普鲁士和第一次瓜分波兰 189
玛丽亚·特莱西娅与约瑟夫二世统治下的奥地利 194
德意志中、小邦国 196
狂飙突进运动 198
音乐和艺术 200
第四节 资产阶级变革形势的成熟(从1789年到1806年)社会经济状况 202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205
普奥干涉战争和第一次反法联盟战争以及第二、第三次瓜分波兰 206
人民运动的高涨和美因茨共和国 209
第二次反法联盟战争和德国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削弱 210
第三次反法联盟战争、莱茵同盟的建立和帝国的瓦解 213
普鲁士的崩溃和资产阶级变革形势的成熟 214
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文学和古典音乐的巨大成就 215
第三编 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与民族统一的完成(1807—1871年) 215
第五章 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与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民族统一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221
第一节 普鲁士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 221
一、改革的原因 221
二、施泰因改革 222
二、巴登共和党人起义 224
三、哈登贝格改革 228
四、军事和教育改革,普鲁士的“新生” 234
第二节 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 241
一、大陆封锁与德意志 241
二、蒂罗尔和北德人民起义 242
三、莱比锡各民族大会战 248
第六章 德意志工业化的启动,“统一与自由”运动 250
第一节 复辟与进步 250
一、德意志联邦的建立 250
二、沙俄的欧洲霸权政策和梅特涅的“均势”政策 253
三、大学生运动与卡尔斯巴德决议 256
四、早期立宪运动 260
第二节 德意志现代化的开端 265
一、工业革命的启动 265
二、农业资本主义化的普鲁土道路 270
三、李斯特为促进德国经济发展的努力和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 274
第三节 “统一与自由”运动 280
一、30年代初的“统一与自由”运动 280
二、汉巴哈大会和法兰克福起义 286
三、40年代的“统一与自由”运动 288
第四节 早期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293
一、早期工人运动,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293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 297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共产党宣言》 300
第七章 德意志1848—1849年革命——民族统一运动的第二个高潮 305
第一节 德意志革命的背景 305
一、革命的原因和任务 305
二、革命前夕的革命派别和主张 306
三、革命形势的成熟 308
第二节 三月革命 311
一、西南德意志革命的爆发 311
二、维也纳三月革命 313
三、普鲁士三月革命 314
第三节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 317
一、预备国民议会 317
二、全德国民议会的召开 318
三、帝国政府的成立及各项政策 320
第四节 德意志的革命和反革命(1848年4—12月) 322
一、《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和《新莱茵报》 323
三、普鲁士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反动势力的抬头 324
四、波森问题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问题 328
五、九月危机 330
六、维也纳十月起义 333
七、普鲁士反革命政变 334
第五节 维护帝国宪法运动 336
一、大德意志道路和小德意志道路 336
二、维护帝国宪法运动的开始 337
三、萨克森、莱茵—威斯特伐仑起义 338
四、巴登、普法尔茨起义 341
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性质的变化 344
第一节 德意志统一的前提 344
第八章 德意志的统一——民族统一运动的第三个高潮 344
二、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小德意志地区经济的一体化 349
三、沙俄霸权的丧失与俄普“同盟” 352
第二节 民族统一运动的高涨和统一潮流 355
一、民族统一运动的高涨 355
二、资产阶级的统一潮流 359
三、无产阶级的统一潮流 362
四、君主的统一潮流 365
第三节 普鲁士的军事改革和“宪法争执” 367
一、军事改革 367
二、俾斯麦上台 370
三、“宪法争执” 376
第四节 俾斯麦的战争与德意志的统 381
一、德丹战争 381
二、普奥战争 384
三、德法战争 388
第四编 从向帝国主义过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71—1918年) 388
第一节 技术革命和经济革命 397
一、统一后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397
第九章 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德意志帝国 397
二、新生产技术的开拓和工业革命的完成 400
三、经济革命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405
第二节 德意志帝国的内政 407
一、帝国宪法 407
二、保护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 412
三、“文化斗争” 414
四、反社会民主党人法 418
五、俾斯麦的社会立法 421
第三节 大陆政策 422
一、“战争在望”危机 422
二、俾斯麦的“均势外交”与柏林会议 425
三、德奥同盟和德俄、德英关系 427
四、早期的殖民政策 431
第四节 俾斯麦的下台 433
一、“再保险条约” 433
二、“政党联盟” 436
三、俾斯麦下台 437
第十章 德国工人运动的“英雄时代” 441
第一节 全德工人联合会与拉萨尔 441
一、工人运动的复苏 441
二、拉萨尔的鼓动 443
三、全德工人联合会的成立 446
第二节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与倍倍尔、李卜克内西 448
一、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 448
二、同资产阶级和拉萨尔派相决裂 449
三、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发展 452
第三节 德国工人运动的统一与内部斗争 455
一、统一的前提 455
二、哥达合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建立 457
三、《哥达纲领批判》和《反杜林论》 459
一、混乱的一年 462
第四节 德国工人阶级反对“非常法”的英勇斗争 462
二、维登代表大会 465
三、反“非常法”的斗争 468
四、德国工人运动成为国际工运的前导 472
第十一章 德国帝国主义 477
第一节 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477
威廉二世统治初期的内政外交 477
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完成 480
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482
第二节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484
争夺“日光下的地盘” 484
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梦想 486
侵占中国胶州湾和镇压义和团起义 488
第三节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争夺 492
裁军闹剧与扩军备战 492
摩洛哥危机 494
巴尔干危机 496
第四节 德国工人运动的分裂 499
帝国主义时期统治阶级的工人政策 499
民族沙文主义的宣传 501
工人运动的分裂 504
第十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 510
第一节 德国与大战的爆发 510
萨拉热窝事件与德国的态度 510
威廉二世统治世界的野心 512
施里芬计划 513
第二节 1914—1916年的战争和德国战略方针的转变 514
1914年闪电战战略的破产 514
1915年战略重心东移 518
1916年凡尔登战役 519
战时经济 521
第三节 战时的国内经济和政治 521
战争的真实目的 524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军事专政 526
第四节 德国人民的反战斗争 529
社会民主党的蜕变 529
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领导的反战斗争 530
中派的和平主义立场 533
斯巴达克派的出现和为建立新国际而斗争 533
第五节 1917—1918年的战争和政治危机 536
1917年的战略防御 536
四月罢工和水兵起义 538
独立社会民主党的建立 539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谈判 540
帝国的崩溃和败降 543
第五编 从十一月革命到纳粹德国的覆亡(1918—1945年) 543
第十三章 德国1918—1919年革命 549
第一节 十一月革命 550
一、革命爆发的原因 550
二、基尔水兵起义 555
三、巴伐利亚革命 558
四、柏林革命 561
第二节 政权的争夺和转移 565
一、人民委员会 565
二、工人士兵代表会 570
三、工兵代表会还是国民议会 575
第三节 无产阶级的决裂与“内战” 576
一、社会民主党——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之路 576
二、德国共产党的成立——无产阶级专政之路 579
三、独立社会民主党——第三条道路? 583
四、柏林一月战斗 586
一、1919年春的革命浪潮 590
第四节 1919年春的革命浪潮和巴伐利亚内战 590
二、巴伐利亚内战 593
第十四章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与危机 597
魏玛宪法及其实质 597
第一节 魏玛宪法与凡尔赛和约 597
凡尔赛和约与德国 601
第二节 从卡普暴动到鲁尔危机 605
卡普暴动 605
赔款问题 609
鲁尔危机 612
第三节 1923年的革命形势与德国共产党 617
1923年的革命形势 617
萨克森—图林根工人政府 620
汉堡武装起义 625
第十五章 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崛起 627
第一节 希特勒与纳粹党的出现 627
《二十五条纲领》与纳粹运动的形成 630
第二节 希特勒的“世界观”与纳粹运动 630
希特勒的“世界观” 633
经济危机与纳粹运动的壮大 635
第三节 1923年慕尼黑啤酒馆暴动 635
希特勒暴动的经过及其失败的原因 637
第四节 纳粹运动发展为群众性运动 639
《我的奋斗》与1926年纳粹党的重建 639
纳粹党机构的加强与各种群众性机构的建立 641
纳粹党的宣传活动与“希特勒的第二本书” 643
第一节 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645
道威斯计划 645
第十六章 魏玛共和国稳定时期的经济与政治 645
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646
垄断的加强与经济的不稳定性 648
杨格计划与赔款问题的终结 651
第二节 德国为恢复大国地位而斗争 653
洛迦诺公约和加入国际联盟 653
对苏联的关系 655
施特莱斯曼的外交政策 658
兴登堡当选为总统 660
第三节 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暂时稳定 660
无偿没收王公财产运动 662
多党制的共和国 665
危机时期德国经济状况 668
第一节 经济危机与德国 668
第十七章 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与法西斯取得政权 668
“总统内阁”的确立与人民生活的困苦 670
纳粹运动的迅猛发展 673
第二节 纳粹运动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斗争的加剧 673
人民群众斗争的加剧 679
第三节 德国反动势力对纳粹党的支持 684
第四节 共和国的统治危机与希特勒上台 690
议会民主制的统治危机加剧 690
希特勒上台 694
第一节 法西斯独裁统治体制的建立 698
第十八章 法西斯德国 698
一党专政体制的确立领袖原则 705
第二节 “战争经济”与扩军备战 707
战争经济体制的建立 708
扩军备战 713
第三节 走向战争的道路 717
扫除障碍 717
兼并奥地利 721
侵占捷克斯洛伐克 723
步入战争深渊 728
第四节 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斗争 730
德国人民反对法西斯政权及其战争政策 730
国际反法西斯民主运动的开展 733
第十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纳粹德国的覆灭 736
第一节 纳粹德国的战争意图和目标 736
第二节 从进攻波兰到袭击苏联进攻波兰 738
“西线无战事”到法国的败降 741
从不列颠之战转向袭击苏联 744
莫斯科城下的惨败 747
第三节 纳粹的“欧洲新秩序”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749
“欧洲新秩序”的建立 749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753
第四节 德国法西斯战时的国内统治与全面危机的开始 756
国内统治的加强 756
全面危机的到来 760
第五节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和纳粹德国的覆灭 761
德军在东线的失败 761
德军在西线的溃退 763
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蓬勃发展 764
1517—1521年路德发动的反罗马教会的民族运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