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光度分析中的高灵敏显色剂 2
2.1 变色酸双偶氮类 2
2.1.1 偶氮胂类 2
2.1.2 偶氮膦类 3
2.1.3 偶氮羧类 4
2.2 杂环偶氮类 6
2.2.1 噻唑偶氮类 6
2.2.2 吡啶偶氮类 10
2.2.3 喹啉偶氮类 11
2.3 三羟基荧光酮类 19
2.4 卟啉类 23
2.5 重氮氨基偶氮苯类 28
2.6 安替比林类 29
2.7 三苯甲烷及罗丹明类染料 30
2.7.1 胶束增敏体系 30
2.7.2 混配配合物显色体系 31
2.7.3 离子缔合物显色体系 31
2.8 杂多酸类 37
2.9 其他 38
2.10 有机试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39
2.10.1 试剂分子的共轭体系 39
2.10.2 取代基的影响 39
2.11 高效增强体系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42
2.11.1 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对显色体系的增效作用 42
2.11.2 环糊精对显色体系的增效作用 43
3.1 动力学分析法 45
3.1.1 催化动力学法 45
第3章 高灵敏光度分析法 45
3.1.2 酶催化法 47
3.1.3 浓度测定方法 48
3.1.4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49
3.2 速差动力学法 50
3.2.1 基本原理 50
3.3 固相分光光度法 54
3.3.1 固相透射分光光度法 54
3.3.2 固相反射光度法 55
3.3.3 固相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56
3.4.1 方法原理 58
3.4 全内反射长毛细管吸收池(TR-LCC)分光光度法 58
3.4.2 仪器装置 59
3.4.3 长光程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60
3.5 浮选分光光度法 61
3.5.1 浮选光度法基本原理 61
3.5.2 浮选光度分析的基本方法 62
3.5.3 浮选光度法的应用 63
3.6 析相液-液萃取光度法 64
3.6.1 形成凝聚体的析相法 65
3.6.2 浊点析相法 65
3.6.3 析相液-液萃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65
3.7.2 低吸收差示光度法 66
3.7 全差示光度法 66
3.7.1 高吸收差示光度法 66
3.7.3 最精密光度法 67
3.7.4 全差示光度法 67
3.7.5 差示光度法误差 69
3.7.6 全差示光度法的应用 70
第4章 多组分重叠峰的解析 72
4.1 当量溶液法 72
4.2 双波长法 74
4.2.1 等吸收点双波长法 74
4.2.2 系数倍率法 75
4.2.3 双峰双波长法 77
4.2.4 双显色双波长法 78
4.2.5 三波长法 80
4.2.6 多波长系数倍率差值分光光度法 82
4.2.7 K比例H点标准加入法 83
4.3 导数分光光度法 84
4.3.1 原理 84
4.3.2 导数曲线的测量 86
4.4 矩阵法 87
4.4.1 理论 87
4.4.2 误差分析 89
4.5 因素轮换法 91
4.6 线性规划法 92
4.6.1 线性规划法 92
4.7.1 双因素单纯形法 95
4.6.2 非线性规划法 95
4.7 单纯形优化法 95
4.7.2 多因素单纯形法 96
4.8 偏最小二乘法 98
4.9 因子分析法 100
4.9.1 主因子分析法 101
4.9.2 目标检验法 101
4.10 卡尔曼滤波法 102
4.11 傅立叶变换法 105
4.12 小波分析法 107
第5章 元素的高灵敏反应及其光度分析 110
5.1 碱土金属元素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110
5.2 Cu、Zn、Cd、Hg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115
5.3 ⅢA族元素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153
5.4 镧锕系元素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168
5.5 ⅣA族元素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193
5.6 ⅣB族元素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210
5.7 ⅤA族元素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220
5.8 ⅤB族元素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234
5.9 Se、Te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243
5.10 ⅥB族元素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248
5.11 Mn、Re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263
5.12 Fe、Co、Ni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269
5.13 贵金属元素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295
5.14 常见阴离子的高灵敏光度分析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