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天地间——中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的传统社会 1
一、中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起源 1
1.地理环境与人类 1
目录 1
2.中国境内由猿到人的进化 5
3.由蒙昧到野蛮 7
4.从野蛮到文明 11
二、中国地理条件和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特点 15
1.环境的广阔性和多样性与文化来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5
2.环境的护持作用与文化的生命力及其本质属性 19
三、地理环境作用的二重性 25
1.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与环境作用的变化 25
(1)西方的勃兴:“中心”与“边陲”的易位 29
2.祸福相依的历史转折 29
(2)日本的崛起:天惠加人惠 33
(3)天朝的坠落与列强的夹击 34
(4)当今人—地关系的新变化 38
第二章 陈年痼疾——鲁迅对中国的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评 40
一、中国的家族制度 40
1.由氏族社会向家族社会的转化 40
2.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和小家庭的普遍化 42
3.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基础 45
二、鲁迅对家族制度的批判——鲁迅的社会批评的出发点 46
1.由宗法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 46
(1)现代商品经济与传统自然经济的对立 46
(2)经济变革与新文化运动 47
2.鲁迅对家族制度的批判 49
三、鲁迅对男女不平等和封建性道德观的批判 55
1.鲁迅对妇女和婚姻问题的关注 55
2.鲁迅对两性不平等关系演化过程的历史分析 58
(1)女权的沦落 58
(2)“男人的进化” 68
3.鲁迅对压迫、禁锢女性的罪恶事实和谬论的揭露与批判 72
(1)“男女授受不亲” 73
(2)“节烈救世说” 80
(3)“女色亡国论”与“和亲安邦说” 84
4.鲁迅对变态性心理的剖析 89
(1)过敏、猜疑、阴冷 89
(2)悖漫淫毒的道学心理 93
(3)变态的心理与变态的艺术 97
(4)泛性道德主义和“国骂” 98
(5)女人的险境和少女的早熟 100
(6)歧视私生子的观念 103
5.鲁迅对科学的性教育的提倡 104
(1)破除“瞒和骗”的“大团圆”的幻梦 104
(2)提倡以科学的性教育代替性蒙昧 109
(3)以健康的审美观代替颓废的审美情趣 111
6.鲁迅的妇女解放的思想 112
(1)根本问题是改革社会 112
(2)首先是争取经济权 114
四、鲁迅对封建孝道的批判和他的儿童教育思想 116
1.孝道在封建伦理中的地位和鲁迅对儿童问题的关注 116
(1)“孝为百行之先” 116
(2)鲁迅对儿童问题的关注 117
(1)理论根据——“生物学的真理” 119
2.鲁迅主张以“幼者本位”代替“长者本位” 119
(2)以“爱”代替“恩” 122
(3)对封建孝道的批判 126
(4)“救救孩子” 128
3.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 133
(1)对旧式儿童教育的批判 133
(2)对儿童心理的分析和对儿童读物的关注 137
(3)对儿童游戏及其玩具的重视 140
1.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与“国民性”问题的提出 144
(1)“国民性”的差异的实质 144
一、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与“国民性”问题 144
第三章 良医巡诊——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解剖 144
(2)民族精神比较研究的历史前提 146
(3)维新启蒙运动与“国民性”问题的提出 152
2.梁启超的“国民性”思想和对鲁迅的影响 157
(1)维新变法前后梁启超的宣传活动与鲁迅 157
(2)《清议报》的创刊和《仁学》的发表对鲁迅的影响 157
(3)《新民丛报》和“新民说”与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168
(4)新文体、《新小说》与鲁迅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 180
二、鲁迅早期的“国民性”思想 186
1.弘文时期对“国民性”探索的开始 186
2.在仙台的感触和弃医从文 192
3.留日后期的论文及其“国民性”思想 198
4.鲁迅思想特点的端倪 211
(1)辛亥革命期间的思想战线和鲁迅的活动 215
1.鲁迅对“国民性”研究的新阶段 215
三、鲁迅对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剖析 215
(2)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复辟和新文化运动思想革命的勃兴 216
(3)鲁迅对“国民性”研究的特点 218
2.鲁迅对卑怯的剖析 220
(1)卑怯性格的载体 220
a.“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220
b.奴隶与奴才 226
c.附势奴才·拜金崽子 228
(2)卑怯性格的复合结构 235
a.透过“中庸”见“卑怯” 235
b.卑怯性格的二重性——凶与怯的复合 237
a.换位观察——临下与事上 243
(3)对卑怯性格的换位观察和动态观察 243
b.动态观察——得势与失势 248
(4)对卑怯行为的心理分析 253
a.麻木与旁观 253
b.乌合与云散 257
3.鲁迅解剖“国民性”的其他主要弱点 259
(1)保守和中庸 260
(2)自私和贪婪 266
(3)好面子和无特操 272
第四章 时代处方——中国文化的改革与建设 295
一、文化变革的国际比较 295
二、改革的对象和武器:“扫荡废物”与“拿来主义” 301
三、改革的动力:大众和先驱 319
四、改革的持久性和韧性的战斗精神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