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
概述 2
大事记 6
第一篇 地理 17
第一章 政区 沿革 17
第一节 位置 17
第二节 沿革 17
第三节 区划 24
第四节 县名由来 29
第五节 县城 30
第二章 地质 30
第一节 地层 30
第二节 构造 33
第三节 矿藏 34
第二节 山地 35
第一节 基本特征 35
第三章 地貌 35
第三节 主要山脉 36
第四节 盆地 37
第五节 河谷 37
第四章 气候 38
第一节 特点 38
第二节 气候要素 39
第三节 农业气候资源与分区 42
第五章 水系 44
第一节 河流 44
第二节 湖泊 46
第三节 地下水 46
第六章 土壤 47
第一节 土地资源 47
第二节 土壤成因 48
第三节 土壤类型 49
第四节 水土流失 51
第七章 植被 动物 52
第一节 植物 52
第二节 植被 53
第三节 动物 53
第八章 自然灾害 54
第一节 暴雨 泥石流 54
第二节 冰雹 54
第三节 旱灾 55
第四节 寒潮 大雪 55
第五节 低温 阴雨 55
第六节 其他灾害 56
第一节 源流 58
第二节 发展和变动 58
第一章 数量和分布 58
第二篇 人口 58
第三节 分布 61
第二章 构成 62
第一节 民族构成 62
第二节 性别及年龄构成 62
第三节 婚姻状况构成 63
第四节 文化构成 63
第五节 城乡及职业构成 66
第六节 平均期望寿命 68
第三章 人口管理 68
第一节 户政 68
第二节 普查 69
第四章 计划生育 70
第一节 机构 70
第二节 政策 措施 70
第五节 优生 74
第四节 晚婚 74
第三节 节育 绝育 74
第六节 成果 75
第三篇 农业 77
第一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77
第一节 民主改革 77
第二节 互助合作 78
第三节 人民公社 78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79
第二章 农业发展概况 79
第一节 基础 79
第二节 速度 81
第三节 结构 82
第三章 管理 84
第一节 机构 84
第二节 技术推广和科学实验 85
第三节 财务 87
第四章 农作物生产 91
第一节 种植业区划 91
第二节 粮食作物 92
第三节 经济作物 101
第四节 蔬菜 102
第五节 水果 102
第六节 饲料 103
第五章 农艺农技 103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03
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 105
第三节 品种演变 106
第四节 肥料 109
第五节 农作物保护 109
第六章 农业机具 111
第一节 农具改良 111
第三节 技术培训 114
第二节 制造与修配 114
第四节 安全监理 115
第四篇 畜牧业 116
第一章 牧草与饲料 116
第一节 草地 116
第二节 人工饲料 120
第三节 饲料加工 121
第二章 畜牧生产 121
第一节 牲畜 121
第二节 畜种改良 128
第三节 乌科牧场 128
第四节 畜产品 129
第三章 养殖 131
第一节 家禽 131
第二节 兔 131
第三节 蜂 131
第一节 疫病 132
第四章 疫病及防治 132
第二节 防治 134
第三节 管理机构 135
第五篇 林业 136
第一章 资源 136
第一节 森林 136
第二节 树种 137
第二章 森林培育 137
第一节 采种 137
第二节 抚育 137
第三节 植树造林 138
第四节 经济林木 138
第三章 森林保护 139
第一节 护林防火 139
第一节 山林权属 140
第四章 林政管理 140
第二节 病虫防治 140
第二节 林业两制 141
第三节 采伐管理 142
第四节 管理机构 144
第六篇 水利电力 145
第一章 水利建设 145
第一节 河流规划与整治 145
第二节 灌渠 146
第三节 人畜饮水 148
第四节 喷灌 148
第二章 水能开发与利用 151
第一节 电力早期利用 151
第二节 国营水电站 152
第三节 农村小水电 153
第二节 工业用电 158
第三节 电网 158
第一节 民用电 158
第三章 供电 用电 158
第四节 效益 159
第五节 管理 159
第七篇 工业 164
第一章 管理体制 164
第一节 国营工业 164
第二节 城镇集体工业 164
第三节 乡村工业 165
第二章 工业门类 166
第一节 采矿 166
第二节 建材 168
第三节 食品 168
第四节 机械 171
第五节 制革 171
第六节 缝纫 173
第三章 管理机构 174
第七节 其他工业 174
第四章 厂矿与名产选介 175
第八篇 交通运输 177
第一章 交通 177
第一节 驿道 177
第二节 公路 177
第三节 桥梁 179
第四节 渡口 180
第二章 运输 180
第一节 人力 180
第二节 畜力 181
第三节 机动车 181
第四节 货运 181
第二节 运输管理 183
第二节 公路养护 183
第三章 管理 183
第五节 客运 183
第三节 交通监理 184
第四节 两费征收 184
第九篇 财税金融 186
第一章 财税 186
第一节 体制 186
第二节 收入 188
第三节 支出 194
第四节 扶贫拨款 196
第五节 机构 199
第二章 金融 199
第一节 货币 199
第二节 存储 201
第三节 贷款 204
第四节 结算 207
第五节 基本建设投放 208
第六节 保险 210
第七节 机构 210
第十篇 邮电 211
第一章 机构 211
第一节 县局 211
第二节 支局 211
第二章 邮政 212
第一节 业务 212
第二节 邮路 216
第三章 电信 217
第一节 电报 217
第二节 电话 218
第四章 管理 224
第一章 集市贸易 227
第十一篇 商贸 227
第二章 经营体制 228
第一节 国营商业 228
第二节 个体和集体商业 233
第三章 生产资料采购供应 239
第一节 金属材料 240
第二节 机电设备 240
第三节 建筑材料 241
第四节 化工材料 242
第四章 外贸 243
第一节 经营品种 243
第二节 创汇 245
第十二篇 粮油 246
第一章 机构 24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46
第二节 市场 248
第一节 收购 249
第二章 购销 249
第二节 销售 256
第三章 储运 258
第一节 保管和设施 258
第二节 仓储 258
第三节 调运 259
第四章 企业管理 260
第一节 财务 260
第二节 计划 261
第十三篇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264
第一章 机构 264
第二章 县城建设 264
第一节 县城规划 264
第二节 工业与民用建设 265
第三节 市政建设 267
第四节 公用(共)设施 269
第一节 集市建设 270
第三章 乡村建设 270
第二节 农村建设 271
第四章 建筑业 272
第一节 建筑队伍 272
第二节 设计 施工 273
第三节 建筑技术 273
第四节 建筑材料 274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 274
第一节 规划 274
第二节 私房 275
第六章 环境保护 275
第一节 污染 275
第二节 治理 276
第十四篇 经济管理 278
第一章 计划和统计管理 278
第一节 计划 278
第二节 统计 280
第二章 物价 282
第一节 物价管理 283
第二节 物价演变 283
第三节 交换比价 284
第三章 计量 285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285
第二节 管理 286
第三节 标准化 286
第四章 工商行政 287
第一节 市场 287
第二节 执照 合同 商标 广告 290
第五章 审计 290
第十五篇 党群 29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292
第一节 中共布拖县委员会 292
第二节 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293
第三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295
第四节 党务工作 297
第五节 县委工作机构 298
第二章 群团组织 303
第一节 工人组织 303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304
第三节 妇女组织 305
第四节 农民组织 306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307
第十六篇 政权 政协 308
第一章 地方权力机关 308
第一节 代表选举 308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会议及大会 309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311
第四节 代表联系制度 312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313
第五节 议案办理和调查视察 313
第二章 人民政府 313
第二节 政府工作机构 318
第三节 信访 外事 320
第四节 基层政权 320
第三章 人民政协 321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322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和主席会议 325
第三节 工作机构 326
第四节 参政议政 327
第十七篇 公安司法 329
第一章 人民公安 329
第一节 机构 329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329
第三节 布拖监狱 布拖乌依铅矿 330
第四节 治安管理 332
第一节 机构 333
第二章 人民检察 333
第五节 基层治保组织 333
第六节 人民消防 333
第二节 刑事检察 334
第三节 法纪检察 336
第四节 经济检察 337
第五节 监所检察 337
第三章 人民法院 337
第一节 机构 337
第二节 审判制度 338
第三节 刑事审判 338
第四节 民事审判 340
第五节 经济审判 341
第六节 申诉复查 343
第四节 公证 344
第三节 法制宣传 344
第四章 司法行政 344
第二节 建县前的司法 344
第一节 机构 344
第五节 律师工作 345
第六节 调解 346
第七节 普法 346
第十八篇 民政 劳动 人事 347
第一章 民政 347
第一节 机构 347
第二节 优抚 347
第三节 安置 349
第四节 救灾 350
第五节 救济 351
第六节 婚姻 353
第二节 工人队伍 355
第一节 机构 355
第二章 劳动 355
第三节 劳动就业 356
第四节 工资 356
第五节 劳动保护 安全生产 360
第三章 人事 360
第一节 机构 360
第二节 干部结构 360
第三节 干部管理和干部制度 361
第四节 编制管理 367
第十九篇 军事 368
第—章 土司及家支武装 368
第二章 人民武装 368
第一节 机构 368
第二节 兵役 370
第三节 民兵基干队 371
第四节 驻军 373
第五节 人民防空 374
第三章 重要军事活动 374
第一节 解放布拖 374
第二节 平叛 375
第三节 “新叛” 376
第四节 “三支”“两军” 377
第五节 战事 377
第二十篇 教育 381
第—章 建县前彝族文字和教育 381
第一节 文字 381
第二节 教育 381
第二章 机构和体制 382
第一节 机构 382
第二节 学校体制 382
第一节 学前教育 383
第三章 普通教育 383
第二节 小学教育 385
第三节 中学教育 388
第四节 中等专业和职业教育 390
第四章 成人教育 391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392
第二节 职工教育 392
第三节 函授 393
第四节 自学考试 393
第五章 教职工队伍 393
第一节 结构 素质 培训 393
第二节 民办教师 396
第三节 待遇 396
第六章 考试与招生 398
第一节 考试 398
第七章 经费和设备 399
第一节 经费 399
第二节 招生 399
第二节 设备 402
第八章 勤工俭学 402
第九章 民族学校 403
第一节 兴办民族学校 403
第二节 寄宿制 半寄宿制 民族重点班 404
第三节 多层次及多种形式办学 404
第四节 中小学彝文教学 404
第二十一篇 科技 406
第一章 科技组织 406
第一节 县级科研单位 406
第二节 四级农科网 406
第三节 地震测报 407
第二章 科普活动 科技推广 407
第一节 科普宣传 407
第二节 科技推广 408
第三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409
第三章 科学研究 410
第一节 专业科研 410
第二节 科技成果 410
第四章 管理 415
第一节 科技队伍 415
第二节 人才普查 416
第二十二篇 文化 艺术 417
第一章 机构 417
第一节 文化馆(站) 俱乐部 417
第二节 图书室 418
第三节 档案馆(室) 418
第四节 电影队(公司) 419
第五节 新华书店 419
第二章 文学艺术 420
第一节 文艺演出 420
第三节 文艺创作 421
第二节 美术 摄影 图片 421
第一节 民间文学 422
第三章 民族文化 422
第二节 民间音乐 舞蹈艺术 428
第三节 民间工艺美术 430
第四章 民族文化遗产发掘 431
第一节 文学艺术收集 整理 431
第二节 文物 432
第二十三篇 广播电视 433
第一章 管理机构 433
第二章 有线广播 433
第一节 设施 433
第二节 节目 434
第三节 组稿 436
第一节 电视差转台 437
第二节 录相管理 437
第三章 电视 437
第四章 业务服务 438
第一节 器材维修与供应 438
第二节 人员培训 438
第二十四篇 医药卫生 439
第一章 行政机构和团体 439
第一节 卫生局 439
第二节 医药局 439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439
第四节 中华医学会布拖分会 440
第二章 医疗单位 440
第一节 县人民医院 440
第二节 区乡卫生院 441
第三节 皮肤病防治院 441
第四节 其他医疗机构 441
第一节 发展 442
第三章 卫生队伍 442
第二节 培训 444
第三节 考核晋升 445
第四节 赤脚医生 445
第四章 中西医疗 445
第一节 中医 445
第二节 西医 446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450
第四节 护理 450
第五节 医疗制度 451
第五章 卫生保健 452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452
第二节 防疫 454
第三节 卫生监测 462
第四节 妇幼保健 464
第一节 麻风病分布及发病情况 465
第六章 麻风病防治 465
第二节 麻风病防治 466
第七章 医药 468
第一节 药品经营 468
第二节 药政管理 468
第三节 中药材管理 470
第二十五篇 体育 472
第一章 民间传统体育 472
第二章 人民体育 473
第一节 机构 473
第二节 学校体育 473
第三节 群众体育 474
第四节 业余体校 474
第五节 场地设施 475
第三章 体育比赛 475
第一节 县级比赛 475
第二节 参加州级以上比赛成绩 476
第二十六篇 风土 478
第一章 人民生活 478
第一节 城镇居民及职工生活 478
第二节 农民生活 480
第二章 民族 481
第一节 彝族 481
第二节 其他民族 482
第三章 婚姻家庭 483
第一节 婚姻 483
第二节 家庭 486
第三节 称谓 486
第四章 姓名 487
第一节 姓 487
第二节 名 489
第一节 恋爱 490
第五章 风俗 490
第二节 丧葬 491
第三节 节日 492
第四节 生活习俗 493
第五节 特殊习俗 495
第六节 待客礼仪 496
第七节 新风尚 497
第一节 崇拜 498
第六章 信仰 迷信 禁忌 498
第二节 “毕摩”和“苏尼” 501
第三节 迷信和禁忌 502
第七章 方言 谚语 503
第一节 方言 504
第二节 谚语 505
人物 508
附录文存 524
编后 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