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5 民俗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兴国,(日)宫田登主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213011723
  • 页数:45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服饰民俗 85

(一)日本服装传承与中国文化的影响 85

1.神话传说的折光 85

2.《魏志·倭人传》的记述 89

3.中日人员往来与服饰交流 92

4.政治制度的变革与日本古代服饰文化 96

(二)日本服饰与中国民间信仰 101

1.文身·腐衣·锦带 101

2.色彩禁忌 105

3.着装禁忌 108

(三)中日两国化妆习俗的互润 114

1.发须 114

2.面妆 116

3.首饰 118

4.奁具 120

5.扇子 124

第二章 饮食民俗 126

(一)中日饮食观之异同 126

(二)日本饮食民俗传承 128

(三)中日两国的稻米文化 131

1.稻米的东传 131

2.稻米食用习俗及民间信仰 132

3.稻米食品——寿司 133

(四)中日两国的面食习俗 136

1.馒头 137

2.面条 138

3.唐果子 140

(五)中日两国的菜肴习俗 141

1.日本料理的源流 141

2.怀石料理·普茶料理·卓袱料理 143

3.生鱼片 144

4.豆腐·纳豆 145

5.酱·酱油 146

6.盐的习俗 148

(六)中日两国的吉庆食品 149

1.正月饮食 149

2.粘糕 151

3.寓意完美的菜肴 153

(七)中日两国餐具习俗的异同 154

1.筷具 155

2.庖丁·菜刀 163

3.杵臼 163

(八)中日两国茶文化的交流 165

1.茶在中国 165

2.茶的东传 167

3.日本茶道 169

4.中日两国茶俗比较 172

5.中日两国的茶馆 174

(九)中日两国酒俗的比较 175

1.饮酒溯源 175

2.中日两国酒的因缘 176

第三章 住居民俗 178

(一)中日人员往来与建筑技术的交流 178

(二)中国建筑对日本建筑的影响 183

1.京城建筑 183

2.佛寺建筑 186

3.庭园建筑 191

(三)中日营造技术的交流和民居建筑 195

1.两国营造技术的交流 195

2.两国的住室结构 196

(四)日本住居民俗与中国民间信仰 207

1.太一神与伊势神宫 207

2.鬼门与厌胜 209

3.地镇祭·上栋祭·竣工祭 210

4.相宅和相阴宅 213

5.石敢当信仰 215

第四章 产育民俗 216

(一)中日两国产育信仰 216

1.产神信仰 216

2.灵石崇拜 225

3.妊娠禁忌 228

4.血盆经信仰 230

5.接生俗信 234

(二)中日两国的产育仪礼 236

1.诞生与冼三 236

2.七日之祝 240

3.满月·百日·周岁 242

(三)冠礼与成人仪礼 245

1.男子成人仪礼 245

2.女子成人仪礼 247

1.唐律与《大宝律令》 249

第五章 婚姻民俗 249

(一)儒家伦理道德对婚俗的制约 249

2.儒家伦理的影响 253

3.男尊女卑的旧习 255

(二)阴阳五行说对婚俗的影响 257

(三)中日两国婚礼习俗比较 261

1.“从妻居”与“从夫居” 261

2.媒妁联姻 264

3.结纳 265

4.婚礼 268

第六章 丧葬民俗 273

(一)中日两国丧礼民俗 275

1.魂兮归来 275

2.饰尸·哭丧 278

3.出殡 281

1.薄葬令 284

(二)中日两国葬礼民俗 284

2.道昭与日本火葬 288

3.墓制 291

(三)中日两国祭奠民俗 295

1.服丧与佛事 295

2.皋陶与阎魔王 298

第七章 岁时节令民俗 301

(一)中日两国的历法与节气 301

1.中国历法的沿革 301

2.中国古代历法对日本的影响 307

(二)人、神、鬼的沟通——正月民俗 310

1.驱妖除怪的祭事 311

2.敬神事神的良辰 315

3.家族团圆的佳日 324

4.中日正月民俗的变异 332

(三)为了人寿年丰——农事节日民俗 337

1.中日两国农事节令的相似相通 338

2.源于农事的具有综合性质的节日 344

(四)祭奠先哲,追求净土——宗教节日民俗 390

1.“儒教”节日 391

2.佛教节日 395

第八章 娱乐民俗 409

(一)博戏民俗:叮叮铃与麻将 409

(二)体育民俗 424

1.拔河 425

2.秋千 430

3.斗牛·斗鸡·“老鹰抓小鸡” 433

4.竞舟 436

5.赛弓 439

主要参考书目 442

后记 447

中文版编后附志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