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婚姻的意义和目的 1
第一节 婚姻的意义 1
第二节 婚姻的目的 4
第二章 婚姻管理概说 10
第一节 婚姻管理的涵义 10
第二节 民政行政管理中的婚理管理 14
第三节 民国以前历代的婚姻管理渠道 15
第三章 人类婚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30
第一节 乱婚(杂婚) 30
第二节 血缘群婚 31
第三节 氏族婚 32
第四节 对偶婚 33
第五节 一夫一妻制 34
第四章 中国原始社会 36
第一节 原始乱婚时期 36
第二节 血缘婚时期 39
第三节 族外婚时期 40
第四节 对偶婚时期 45
第五节 个体婚时期(一夫一妻制) 49
第五章 夏商 54
第一节 一夫一妻制与多妻制并存 54
第二节 血缘婚和族外婚的遗迹 56
第三节 奴隶和妇女们的社会地位与其婚姻地境况 57
第四节 以俪皮为礼的买卖婚姻的出现 60
第六章 西周 63
第一节 婚姻制度和婚姻目的 64
第二节 婚姻管理 66
第三节 颂扬自同恋爱的诗歌 76
第七章 春秋战国 82
第一节 婚姻制度的延续与背离 82
第二节 婚姻管理的补充规定 92
第三节 妇道之形成 96
第八章 秦汉 99
第一节 强调贞节与褒奖贞节 99
第二节 禁固妇女著作《列女传》和《女诫》的出现 102
第三节 婚姻重亲的复燃与蓄姬纳妾的多妻现象 106
第四节 “从一而终”与离婚再嫁 110
第五节 婚姻法律的规定与行政管理 115
第六节 议婚盛行与婚仪奢侈化 119
第七节 提倡与重视胎教 124
第八节 昭君出塞与政治联姻的方策 126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 130
第一节 盛行早婚 130
第二节 联姻之重门第与婚礼的竞奢论财 132
第三节 女子妒性的发展与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137
第四节 婚仪的简化与变通 140
第五节 再嫁、改嫁与置面首的婚俗 143
第十章 隋唐五代 147
第一节 门第婚姻的衰落与联姻中的严格等级限制 147
第二节 婚姻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备 152
第三节 婚仪隆重化与撒帐的婚俗 158
第四节 再嫁、改嫁束缚的松驰与贞节观念的淡薄 159
第五节 民族通婚的影响与佛教盛行的后果 162
第六节 《女孝经》、《女论语》等女教卷籍的刊行问世 167
第七节 缠足的兴起 169
第十一章 两宋辽金 171
第一节 宋、辽、金人的嫁娶婚俗 171
第二节 理学对婚姻道德的影响 177
第三节 宋世对妇女离婚再嫁的态度 180
第四节 民间特殊婚俗 183
第五节 《世范》的问世及袁采的妇女生活、婚姻观 185
第十二章 元 189
第一节 蒙古人的收继婚制度 189
第二节 严格的等级制度与婚姻法律的若干规定 191
第三节 贞节观念的强化 193
第十三章 明 195
第一节 极力奖励贞节与有关女教的著述 195
第二节 一夫一妻制与无子准许纳妾 199
第三节 《明律》中有关婚姻家庭的规定 200
第四节 明礼对于婚礼的规定 203
第五节 处女检查之滥觞 205
第六节 女子无才便是德 206
第十四章 清 209
第一节 婚姻制度的法律规定 209
第二节 不能为婚的传统规定和习俗 212
第三节 品官士庶婚礼的规定 215
第四节 奇特的婚例婚俗 218
第五节 女教之盛 219
第六节 缠足裹脚与不缠足运动 225
第七节 太平天国的妇女、婚姻家庭观 227
第八节 《女界钟》一书的出现与清王朝覆灭前夕的妇女运动 229
第十五章 民国时代 233
第一节 民初女权参政运动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冲击 234
第二节 刊物著述对封建伦理、封建婚姻制度的揭露和批判 235
第三节 婚姻管理 238
第四节 民国时期若干婚姻习俗 244
第十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248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婚姻改革 248
第二节 新中国的婚姻家庭制度 255
第三节 以婚姻登记为中心的婚姻管理 268
第四节 婚姻管理工作范围的扩展和婚姻家庭的综合管理 285
第五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俗 294
附录 婚姻管理文件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