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思辨录 《孟子》与中国文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晓明著
  • 出 版 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10411586
  • 页数:261 页
图书介绍:

一 孟子其人其书 1

1.孟子生平 1

(1)家世 2

(2)师承 4

(3)经历 7

2.《孟子》简介 12

(1)作者考辨 12

(2)内容结构 14

(3)研究概况 16

3.孟子地位的历史变迁 19

二 “心性”说与儒学的“内圣”走向 27

1.从孔子的仁、礼并重,到孟子的专注“心性” 29

2.“心性”说的结构与内涵 32

(1)“心之官则思” 33

(2)“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5

(3)性根于心而践于形 37

(4)“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 39

(5)“存心养性”之道 43

(6)“尽心”——“知性”——“知天”——“立命” 47

3.“心性”说对儒学“内圣”化的深远影响 51

三 “仁政”说与民本主义政治传统 57

1.“仁政”说对孔子“仁”学的发展 59

2.“仁政”说对民本主义的集大成式发挥 61

(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政”的心理依据 66

(2)“制民之产”——“仁政”的经济基础 67

(3)轻刑薄税——“仁政”的法制体现 68

(4)“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仁政”的教化保证 69

(5)“与民同乐”——“仁政”的社会氛围 71

(6)“听政于国人”——“仁政”的决策规程 72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政”的政治学基础 73

3.“仁政”说的历史地位及其评价 75

四 “贵义贱利”与传统价值标准 80

1.春秋战国时代围绕“义”、“利”问题的热烈争鸣 81

2.孟子“贵义贱利”价值观论析 84

(1)“何必曰利” 84

(2)“居仁由义” 86

(3)“舍生取义” 89

(4)孟子义利观的绝对化、片面性倾向 91

3.孟子以后儒学“义”、“利”之分合 93

五 “井田”、“恒产”说与古代小农经济形态 96

1.“井田”制度 97

(1)历史上的“井田”制 97

(2)孟子对“井田”的肯定及其影响 98

(3)有关“井田”的争论 101

2.“恒产”论及其理论价值 101

(1)何谓“恒产” 102

(2)“恒产”论的理论意蕴 103

3.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论的进步意义 105

六 “顺天”、“畏天”、“知天”与传统“天人相通”论 111

1.诸子的“天”论与孟子所下“天”的定义 112

2.“天”的不同内涵与人的相应态度 113

(1)自然之天——“顺天” 113

(2)意志之天——“畏天” 115

(3)道德之天——“知天” 119

3.“天人相通”模式的建构及其影响 122

七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与古代圣贤史观 128

1.孟子历史观的核心命题:“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129

2.孟子历史观的多层面展开及其历史回响 130

(1)“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与历史循环论 130

(2)“一正君而国定”的圣贤史观 133

(3)“略法先王”、“言必称尧舜”的“托古改制”实质 138

八 “浩然之气”与士阶层人格修养 141

1.“浩然之气”的提出 143

2.“浩然之气”的多层面意蕴 147

(1)卓尔不群的独立人格 147

(2)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149

(3)“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的社会责任感 151

(4)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追求 152

(5)严以自律,砥砺身心的道德自觉 153

3.“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156

九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与儒家教育的特征 159

1.“心之官则思”与“大哉居乎”——教育原理的探讨 161

(1)内因:启发“良知”、“良能”,讲求“自得之” 161

(2)外因:肯定环境的重要作用,注意择地而居,择师而从 162

2.“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教育方式与内容的归纳 163

3.“教以多术”——教育法则的制订 166

(1)严格要求 166

(2)勤奋专一 167

(3)持之以恒 168

(4)身教重于言教 169

(5)不教而教 170

4.孟子论教与儒家教育的特征 171

十 “能言”、“好辩”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74

1.孟子“能言”面面观 175

(1)宗旨宏远,“知人论世” 175

(2)逻辑严密,“知类”、“求故” 177

(3)气势磅礴,咄咄逼人 180

(4)语言生动,文采斐然 182

2.高超的辩论技法 184

(1)引经据典法 184

(2)因势利导法 185

(3)请君入瓮法 186

(4)欲擒故纵法 186

(5)乘虚而入法 187

(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 188

3.《孟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89

附录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