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第一章 自然概况 7
第一节 地形、地貌、地质 7
一、地形 7
二、地貌 7
三、地质 8
第二节 气象、水文 13
一、气象 13
二、水文 14
第三节 河流 15
一、用水河道 15
二、排水河道 16
第二章 水资源 18
第一节 水量、水质 18
一、地表水 18
二、地下水 19
三、污水 20
一、农业用水 21
第二节 水资源利用 21
二、工业用水 22
三、畜牧用水 22
四、生活用水 22
五、污水灌溉 23
第三节 水资源供需平衡 24
一、供水需水现状 24
二、供需平衡 26
第四节 水资源污染与保护 26
一、水资源污染 27
二、水资源保护 28
第五节 城镇供排水 29
一、城镇供水 29
二、区内工业供水 31
三、城镇排水 32
四、工业废水排放 33
五、排污泵站 34
第三章 灾害与抗灾 37
第一节 自然灾害 37
一、洪涝 37
二、干旱 39
三、风暴潮 40
四、冰雹 40
五、地震 41
第二节 抗灾 41
一、抗灾组织 41
二、防汛排涝 43
三、抗旱 47
五、抗洪抢险 50
四、震毁水利工程修复 50
第四章 河网治理 63
第一节 二级河道的开挖与疏浚 66
一、马厂减河 66
二、洪泥河 77
三、月牙河 78
四、四丈河 85
五、幸福河 86
六、秃尾巴河 90
七、卫津河 90
八、荒地排水河 92
九、园田引水河 93
十、八米河 94
十一、十米河 96
十二、双桥河 99
十三、南白排河 101
十四、咸排河 101
十五、双白引河 103
十六、跃进河 103
十七、石柱子河 104
十八、赤龙河 105
第二节 大沽排水河的开挖与改造 107
一、大沽排水河系统的开挖 107
二、先锋排水河的疏浚 108
三、大沽排水河改造工程 109
四、双巨排污河工程 117
五、工程设施改造 120
六、大沽排水河存在的问题 120
第三节 桥、闸、涵 120
一、东闸 121
二、生产圈闸 130
三、马厂减河首闸迁建工程 131
附录4-1 周盛传议复津东水利原禀 133
附录4-2 李鸿章原批 136
附录4-3 李鸿章奏择地接开南运减河疏 136
附录4-4 清代开挖马厂减河碑文“新官屯闸记” 138
附录4-5 新开卫津河碑记 139
附录4-6 新开卫津河碑记 140
附录4-7 吴胡观察德政碑记 142
附录4-8 万古流传碑 146
第五章 农田水利建设 147
第一节 盐碱地的成因及危害 147
一、盐碱地的成因 147
二、盐碱地的危害 150
第二节 盐碱地的治理 150
一、深挖渠 151
二、暗管排水 151
第三节 沟渠井配套 155
一、防渗渠道 156
第四节 节水措施 156
二、喷灌 162
三、灌溉方法的改进 163
第六章 灌溉 165
第一节 建国前的农田灌溉 165
一、宋、元、明、清 165
二、民国及日伪时期 168
三、建国前夕的灌溉状况 168
一、兴修水利,加强灌溉管理 169
第二节 建国以来的灌区建设 169
二、水利化和机械化灌溉 178
三、电力排灌和灌区建设 186
第三节 机井灌溉 201
第七章 水利管理 205
第一节 机械沿革 205
第二节 水利工程设施管理 208
一、河道管理 209
二、机井管理 209
三、大沽排水河管理 209
第三节 灌溉管理 210
一、充实管理人员,健全管理机构 211
二、推行计划配水及定额给水 212
第四节 水费征收 213
一、早期水费征收 213
二、地表水水费征收 213
三、排水费征收 217
四、地下水资源费征收 217
五、水资源费的使用 218
第五节 综合经营 218
附录7-1 河西区马厂减河轮流灌溉管理制度 221
附录7-2 天津市南郊区第一电力扬水站经营管理工作的先进事迹 222
附录7-3 正营分站经营管理细则 227
第八章 水利科技队伍的建设 240
第一节 技术培训 240
一、灌溉管理技术培训 240
二、电工培训 240
第二节 科技队伍 241
五、科技干部继续教育 241
六、水利中等专业教育 241
四、水利站长培训 241
三、水利测量员培训 241
一、评定技术职称 242
二、学术性群众团体 242
第三节 水利科技成果及推广 243
一、试制电石机 243
二、水稻灌溉用水对比试验 243
六、钢丝网水泥闸门技术 244
五、试制喷灌机具 244
四、双曲拱桥技术的推广 244
三、污水灌溉试验 244
七、推广喷灌技术 245
八、推广铸铁闸门技术 245
九、推广暗管输水技术 245
十、推广暗管排咸技术 245
十一、四丈河闸止水技术 246
十二、风力提水技术 246
大事记 247
参考文献 274
编后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