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通志 礼仪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胡戟撰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20802300X
  • 页数:447 页
图书介绍:

导言 礼仪之邦的辉煌和困惑 1

上编 礼仪的源起 1

第一章 释礼与仪 5

第一节 礼字的诠释 5

第二节 礼者,圣人之所履也 6

第三节 礼乐,成人之行也 7

第四节 礼者,敬而已矣 8

第五节 礼者,君之大柄也 8

第六节 有序谓之礼 9

第七节 仪辨等,别贵贱 10

第八节 无威仪则礼不可得而行矣 10

第二章 礼仪的起源 12

第一节 兽处群居时代无礼仪 13

第二节 礼由人起,以分物欲 13

第三节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14

第四节 太昊制嫁娶之礼 15

第五节 先王制备五礼 17

第六节 礼有三本 22

第七节 所谓礼起于天地未分之前 22

第八节 礼之起源于祀神说 22

第三章 周公孔子制礼作乐 24

第一节 周公制礼 24

一、背景条件 24

二、分封诸侯 26

三、威慑不顺 27

四、都定鼎 28

五、明堂朝觐 29

六、敬天保民 30

七、嫡长子继承 32

八、《周礼》和《仪礼》 34

第二节 孔子制订礼仪经典 37

一、先师 37

二、封号 37

三、身世 37

四、游学 38

五、吾从周 39

六、著述 40

七、鬼神天命论 41

八、仁 41

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2

十、君子 43

第四章 礼仪词类概念 45

第一节 三礼 45

第二节 五礼 45

第三节 六礼 47

第四节 四仪 五仪 六仪 47

第五节 三本 四维 五常 六艺 七教 八纲 十义 十二教 48

第五章 春秋战国诸子论礼 56

第一节 管子 56

中编 礼仪的沿革 56

第二节 晏子 57

第三节 墨子 59

第四节 尸子 62

第五节 孟子 63

第六节 商君 66

第七节 庄子 67

第八节 荀子 70

第九节 韩非子 74

第六章 秦与西汉礼仪建设的反复 79

第一节 秦国礼仪渊源 79

第二节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 80

第三节 秦悉纳六国礼仪 82

第四节 秦始皇创立皇帝礼仪 83

第五节 李斯燔诗书乐崩礼坏 85

第六节 叔孙通草创朝仪 86

第七节 汉文帝遗诏改君丧三年 88

第八节 贾生淮南子论礼 90

第九节 董仲舒鼓吹独尊儒术 94

第十节 汉武帝封禅巡狩祠黄帝 96

第十一节 盐铁会议掀起论战 98

第十二节 汉成帝大兴礼仪受挫 100

第七章 新莽东汉重振礼仪 102

第一节 儒君王莽的全方位改制 102

第二节 光武帝到应劭郑注的崇儒兴礼 105

第三节 初传的道教佛教仪轨的影响 108

第一节 魏循汉制晋循魏制 111

第八章 魏晋时代礼仪的因循 111

第二节 改正朔和五行色的争论 112

第九章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胡汉礼仪的会融 114

第一节 东晋南朝礼仪梁武帝裁成大典 114

第二节 石赵的汉化礼仪 116

第三节 魏孝文帝改革和北齐仪注 117

第四节 河西的礼教风化 119

第十章 隋唐礼仪的辉煌 122

第一节 隋朝五礼的制定 122

第二节 隋炀帝出行礼仪 123

第三节 华夏正声与隋代九部乐 124

第五节 隋代礼学名家牛弘王通 125

第四节 突厥高昌请解辫削衽改变服饰 125

第六节 《贞观礼》、《显庆礼》 127

第七节 武则天冲击男尊女卑 128

第八节 集大成的《大唐开元礼》 130

第九节 科举新科目开元礼举 134

第十节 王彦威编元和曲台新礼 135

第十一节 黄巢大齐朝礼仪 136

第十二节 五代礼仪 137

第十一章 宋辽金元礼仪的繁复 139

第一节 《开宝通礼》和《政和五礼新仪》 139

第二节 欧阳修的《太常因革礼》 140

第三节 朱熹精力殚于“四书” 142

第四节 辽代契丹礼与汉礼并用 146

第五节 金代女真礼仪与汉礼仪并存 148

第六节 元代礼仪双轨制 150

第十二章 明清礼仪的垂暮 153

第一节 明太祖兼用礼法建立全面专制 153

第二节 明代礼典和东厂太监司礼 155

第三节 李贽批判堕落的假道学 155

第四节 《大清通礼》和《圣谕广训》 158

第五节 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 160

第六节 清初三先生批判纲常理学 160

第七节 中西礼仪之争 162

第八节 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传统礼仪 166

第九节 洋务派维护旧仪制的中体西用 169

第十节 维新派戊戌变法 171

第十三章 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 175

第一节 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的民主情结 175

第二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帝制的结束 176

第三节 袁世凯和辫帅张勋复辟 178

第四节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180

第五节 鲁迅为消灭吃人的礼教呐喊 183

第六节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 184

下编 五礼分叙 187

第十四章 吉礼——祭祀天地君亲师社稷鬼神之礼 187

第一节 祀天 187

一、圜丘祀天 188

二、祈谷与大雩 210

三、明堂 216

四、五帝 225

五、日月 232

六、星辰 235

七、风雨 238

第二节 祭地 239

一、方丘正祭与后土告祭 239

二、社稷 242

三、四望山川 246

四、城隍 251

五、封禅 253

第三节 宗庙祭祀 267

一、帝王宗庙祭祀 268

二、大夫士庙祭 285

第四节 其他祭祀 292

一、祀先代帝王 292

二、祀先圣先师 296

三、藉田享先农 303

四、亲桑享先蚕 305

五、享先医 307

六、五祀 308

七、六宗 310

八、高禖 311

九、蜡腊 312

十、傩 314

第十五章 嘉礼——亲万民和合人际关系的吉庆之礼 317

第一节 飨燕饮食之礼 317

一、飨燕礼 318

二、饮食礼 321

第二节 冠笄成人之礼 323

一、冠礼 323

二、笄礼 329

第三节 婚礼 331

一、原始婚俗的遗存和变革 332

二、婚前六礼与正婚礼、婚后礼 336

一、大射 宾射 燕射 乡射 347

第四节 射礼与投壶礼 347

二、投壶 349

第五节 乡饮酒礼 350

第六节 庠序礼 352

第七节 尊亲养老之礼 356

一、尊亲为人子之礼 356

二、养老优老之礼 358

第八节 帝王庆贺之礼 360

一、即位改元礼 360

二、朝礼 363

三、朝贺礼 372

四、千秋万岁节 375

第一节 朝觐之礼 377

第十六章 宾礼——亲邦国朝觐交聘通好的交际之礼 377

第二节 会同之礼 381

第三节 二王三恪 385

第四节 相见礼 386

第十七章 军礼——同邦国耀武征服不驯的征伐之礼 393

第一节 征伐之礼 393

一、出师祭祀 393

二、命将誓师 395

三、凯旋之礼 397

四、师不功与京观 399

第二节 校阅之礼 400

第三节 田猎之礼 404

第四节 巡狩之礼 407

第五节 救日之礼 409

第十八章 凶礼——哀邦国悼亡救患问疾的恤灾之礼 412

第一节 丧礼 412

一、丧仪 413

二、葬仪 417

三、服丧制度 428

四、陵墓制度 437

第二节 荒礼 440

第三节 札礼 442

第四节 灾礼 443

第五节 ?礼 恤礼 443

第六节 问疾礼 443

后记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