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儿科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迪,李助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117005149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儿科学概述 1

第二节 我国儿科学的发展与成就 3

第三节 我国儿科学的展望 5

第二章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6

第一节 划分的意义 6

第二节 划分的阶段 6

第三节 各阶段的特点 7

一、胎儿期 7

二、新生儿期 9

三、婴儿期 10

四、幼儿期 11

五、学龄前期 13

六、学龄期 14

七、青春期 15

第三章 遗传与优生 16

第一节 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16

一、单基因遗传病 16

二、多基因遗传病 19

第二节 染色体及其命名 21

一、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及核型 21

二、染色体分带 22

三、人类细胞遗传学的命名体制 22

一、染色体数目异常 23

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及其疾病 23

二、染色体结构异常 24

三、染色体畸变与肿瘤 26

第四节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26

一、酶的异常 27

二、蛋白质缺乏或异常 29

第五节 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 30

一、遗传因素的确认 30

二、遗传病的诊断 31

三、治疗原则 33

第六节 儿科领域的优生学基础 33

一、预防性优生学 34

二、演进性优生学 35

第四章 酶系统 36

第一节 概述 36

一、酶的本质 36

二、酶的分类 36

三、酶系统的发育 37

四、酶的测定 38

五、酶单位 38

第二节 血清酶的组织来源、催化反应及临床意义 38

一、醛缩酶 39

二、胆碱脂酶 39

三、肌酸磷酸激酶 39

四、乳酸脱氢酶 40

六、转氨酶 41

五、磷酸酶 41

七、异柠檬酸脱氢酶 42

八、5’-核苷酸酶 42

第三节 组织酶 42

第四节 酶缺陷病的生理基础 43

一、氨基酸代谢及尿素循环紊乱 43

二、糖代谢紊乱 45

三、脂肪代谢紊乱 46

四、粘多糖代谢病 47

六、核酸代谢病 48

七、红细胞酶缺乏 48

五、粘脂代谢病 48

八、胆红素代谢紊乱 49

第五节 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49

第五章 免疫系统 51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 51

一、外部屏障作用 51

二、细胞吞噬作用 51

三、内部屏障作用 52

四、正常体液因子的防卫作用 52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 53

一、免疫系统的组织器官 53

二、淋巴细胞 54

一、细胞免疫 55

三、免疫反应的形成过程 55

第三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55

二、体液免疫 57

第四节 小儿免疫特点 58

一、小儿非特异性免疫特点 58

二、小儿特异性免疫特点 59

三、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特点 61

第五节 免疫缺陷病 62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病因 62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病因 62

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分类 63

四、新生儿期获得性免疫缺陷 63

五、常用的免疫缺陷病的实验室检查 64

第六章 营养与代谢 65

第一节 小儿营养素的代谢和需要量 65

一、能量 65

二、蛋白质 66

三、脂肪 68

四、糖 69

五、水 70

六、维生素 71

七、无机盐 72

四、维生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75

二、维生素和产能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75

三、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 75

第二节 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75

一、产能营养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75

五、矿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76

第三节 婴儿喂养 76

一、母乳喂养 76

二、人工喂养 81

三、混合喂养 83

四、辅食 83

第四节 幼儿、儿童膳食 83

第一节 产前(胎儿)生长发育 85

一、胎儿发育 85

第七章 体格生长发育 85

二、胎儿生长发育规律 87

三、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87

第二节 出生后的生长发育 88

一、体格生长发育规律 88

二、人体测量 88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93

第三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94

一、生长发育“标准”的制订 94

二、评价方法 95

第八章 神经精神发育 100

第一节 神经精神发育 100

一、婴幼儿的神经精神发育 100

二、婴幼儿早期教育 105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育论 106

第二节 各年龄小儿的认知发育 106

二、与学习有关的心理过程 108

第三节 发育评价和心理测验 109

一、发育的分项筛查 111

二、综合性发育评价 111

三、教育测验 114

四、智能测验 115

第四节 症候学 117

一、功能障碍 117

二、活动过多症(多动症)与学习不能症 118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120

第九章 神经系统 120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影响因素 120

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因素 123

第二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4

一、解剖特点 124

二、生理特点 124

第三节 神经系统检查 125

一、检查内容 126

二、检查特点 126

第四节 神经系统症候学 132

一、昏迷 133

二、惊厥 133

四、共济失调 134

三、瘫痪 134

五、不自主动作 135

六、头痛 135

七、眩晕 135

八、眼球震颤 135

九、头围及头型异常 136

十、特殊感觉的障碍 136

十一、语言障碍 136

一、激素的分类 137

二、激素作用的特点 137

第一节 概论 137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137

三、激素作用的原理 138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 139

一、下丘脑的解剖生理特点 139

二、垂体 139

第三节 肾上腺 142

一、胚胎发育与解剖特点 142

二、肾上腺皮质 143

三、肾上腺髓质 145

第四节 甲状腺 146

一、胚胎发育 146

二、解剖生理特点 146

一、胚胎发育与解剖 148

二、甲状旁腺的生理作用 148

第五节 甲状旁腺与C细胞 148

三、甲状旁腺的病理特点 149

四、C细胞与降钙素 149

第六节 性腺 149

一、性腺的发生 149

二、性腺的组织特征 149

三、性腺的生理作用 150

四、性腺功能异常 150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 151

第一节 胚胎发育及畸形 151

一、消化系统的发生 151

二、各部位分化及畸形的形成 151

二、食管 152

第二节 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152

一、口腔 152

三、胃 153

四、肠 154

五、胰腺 154

第三节 肝脏 155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156

一、化学方法 156

二、物理方法 159

第五节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 159

一、厌食 159

二、呕吐 160

三、腹泻 162

四、腹痛 163

五、便秘 165

六、便血 166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 169

第一节 呼吸道的胚胎发育 169

一、鼻腔 169

二、喉 170

三、气管 170

四、支气管与肺 171

第二节 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 172

一、解剖特点 172

一、解剖特点 173

第三节 下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 173

二、生理特点 173

二、生理特点 175

第四节 小儿呼吸生理特点及肺功能检查 176

一、小儿呼吸生理特点 176

二、肺功能测定和血液气体分析 180

三、肺功能障碍的分类及判定 182

第五节 呼吸系统检查和主要症候学 183

一、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183

二、呼吸系统主要症候 186

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 187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的胚胎发育 187

一、心脏发育过程 187

二、房室隔的形成 188

三、大血管的发育 190

四、传导系统的发育 193

第二节 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193

一、胎儿血液循环 193

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194

第三节 小儿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195

一、解剖特点 195

二、生理特点 196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的检查 197

一、心脏检查 197

二、血管检查 202

三、器械检查 203

三、杵状指趾 215

四、蹲踞 215

第五节 心血管病主要症候学 215

二、缺氧发作 215

一、青紫 215

五、红细胞增多及血液粘滞综合征 216

六、喂养困难 216

七、呼吸困难 216

八、咳嗽 216

九、生长发育迟缓 216

十、心律失常 216

十一、血压异常 217

一、胚胎期肾脏的发育 219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 219

第一节 胚胎发育和解剖特点 219

二、新生儿及幼婴泌尿系统的解剖特点 220

第二节 生理特点 221

一、胎儿的肾功能 221

二、出生后肾功能的发育及其特点 221

三、小儿排尿和尿液的特点 223

第三节 小儿肾脏疾病常用的辅助检查 225

一、肾功能检查 225

二、小儿肾脏疾病常用的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228

三、尿细菌学检查 230

四、小儿肾脏疾病的几种特殊检查 231

二、蛋白尿 235

第四节 症候学 235

一、少尿和无尿 235

三、血尿 236

四、脓尿 237

五、管型尿 238

六、乳糜尿 238

第十五章 血液系统 239

第一节 小儿造血功能及特点 239

一、造血器官的发育 239

二、血细胞的来源与分化 241

一、胎儿期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值 243

二、新生儿期、婴儿期、儿童和青春期血象的正常值和特点 243

第二节 各年龄小儿的血象正常值和特点 243

第三节 骨髓检查 247

二、粒红或白红的比例 249

三、巨核细胞数 249

四、骨髓象 249

第四节 止血凝血机制及凝血因子 251

一、正常止血凝血过程 251

二、抗凝血机制 253

三、小儿止血凝血的生理特点 254

四、常用出血检查方法和意义 255

第五节 小儿血液病的特点与症候学 256

一、红细胞疾病 256

二、白细胞疾病 260

三、出血性疾病 263

第十六章 新生儿 265

第一节 概述 265

一、活产儿、死产和死胎的定义 265

二、新生儿的分类 265

第二节 新生儿的特点 266

一、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266

二、新生儿检查 269

三、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273

第三节 新生儿的护理 273

一、正常新生儿室的要求 273

三、新生儿日常护理 274

二、新生儿刚出生时的护理 274

四、新生儿随访要点 275

五、新生儿重点护理 276

第十七章 青春期发育 278

第一节 性的分化 278

一、男性性分化 278

二、女性性分化 279

第二节 性成熟期的开始 280

一、中枢神经系统与生殖腺发育 280

二、青春期的内分泌 281

第三节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 284

一、形体和生理的生长发育 284

二、心理发育 287

第四节 青春期的检查 289

一、身材 289

二、第二性征 290

五、内分泌功能检查 291

四、外生殖器 291

第五节 青春期症候学 291

三、骨龄 291

一、性早熟 292

二、性发育延迟(性幼稚症) 294

第一节 围生期保健 296

一、围生儿死亡率 296

第十八章 儿童保健 296

三、围生儿死因 297

四、围生期保健内容及措施 297

二、围生期医学数据的统计方法 297

第二节 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 299

一、年龄特点及保健要求 299

二、保健内容及措施 300

第三节 少年儿童(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 306

一、少年儿童保健 306

二、青春期保健 308

一、院内交叉感染 309

二、药源性二重感染 309

第四节 医源性疾病的预防 309

三、诊断措施后的医源性感染 310

四、治疗措施引起的医源性疾病 310

五、其它 311

第五节 儿童保健的组织形式与管理 312

一、组织 312

二、集体儿童保健 313

三、散居儿童保健 313

第二节 病历记录及体格检查 314

第一节 儿科疾病诊断要点 314

一、病史询问 314

第十九章 诊断学基础 314

二、体格检查 316

三、化验检查 320

四、特殊检查 320

第三节 病程记录及出院志(或死亡志) 321

七、入院诊断及签字 321

一、病程记录(病程日志) 321

二、出院志(或死亡志) 321

六、治疗及检查计划 321

五、病历摘要(病例分析) 321

第一节 发热 322

一、病理生理 322

第二十章 症候学 322

二、诊断 323

第二节 呼吸困难 324

一、病因及病理生理 324

二、诊断 325

第三节 肝脾肿大 326

一、病理生理 326

二、肝脾肿大的程度及质地改变 327

三、病因分类 328

四、诊断 330

第四节 黄疸 331

一、病理生理 331

二、诊断 333

一、病理生理 334

二、病因及分类 334

第五节 紫绀 334

三、诊断 335

第六节 水肿 335

一、病理生理 336

二、病因分析 336

三、诊断 337

一、病人的合理饮食 338

第一节 饮食疗法 338

二、病人的基本膳食 338

第二十一章 治疗学基础 338

三、病人的特别膳食 339

四、几种疾病的饮食治疗 339

第二节 药物疗法 341

一、小儿的药物动力学特点 341

二、孕妇及乳母用药对胎儿及乳儿的影响 343

三、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344

四、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348

一、骨髓细胞总数 348

五、儿科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349

第三节 小儿液体疗法的基础知识 350

一、常用名词的基本概念 350

二、小儿体液生理特点 352

三、液体疗法的原则 356

四、补液方法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357

第四节 输血及全静脉营养 358

一、输血 358

二、全静脉营养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