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1章 文献综述 13
1.1 文化治疗学及儒家治疗学的开展 13
1.2 与“怨”相关的研究 19
1.2.1 对“怨”感内在结构的研究 19
1.2.2 中国学界对“怨”的关注 22
第2章 “怨”的解析 27
2.1 “怨”的语言学分析 28
2.1.1 “怨”的“委曲”义——“怨”与“夗”、“冤” 29
2.1.2 “怨”的“愤恨不平”义——“怨”与“恚”、“怒”、“恨”“愠”等 32
2.1.3 “怨”的“蓄积”义——“怨”与“蕴”、“愠” 34
2.2 “怨”的现象学分析 38
2.2.1 “怨”的一般品质结构 38
2.2.2 “怨”的表达及后果 43
小结 46
第3章 “怨”的病原诊断 47
3.1 “放于利而行,多怨”——过度的欲望与“怨”疾的产生 48
3.1.1 “放”、“利”、“怨”三个关键词的解读 48
3.1.2 欲望的内在结构与基本特性 51
3.1.3 “放于利而行”与“多怨” 53
3.2 自我中心主义——病态的自爱与“怨”疾的产生 56
3.2.1 自我中心主义的基本特征 57
3.2.2 自我中心主义与“怨”疾的产生 59
3.3 不当的苦难释义与“怨”疾的产生 61
小结 66
第4章 “小人”与“君子”:“怨”的道德治疗 67
4.1 欲望的道德化——过度欲望的治疗 69
4.1.1 以义导利 69
4.1.2 仁—义—礼 76
4.2 自我中心主义的治疗 83
4.2.1 忠恕之道 84
4.2.2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94
4.2.3 以直报怨 98
4.3 苦难的坦然承受与积极释义 103
4.3.1 德性与幸福的分疏 104
4.3.2 一个具体的事例:“孔子厄于陈、蔡” 111
小结 114
第5章 诗教与礼乐:“怨”的艺术治疗 115
5.1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诗可以怨”——“怨”的诗教治疗 116
5.1.1 “诗可以兴” 117
5.1.2 “诗可以观” 123
5.1.3 “诗可以群” 126
5.1.4 “诗可以怨” 128
5.2 “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不怨”——“怨”的礼仪治疗 134
5.2.1 定分止争以去“怨” 137
5.2.2 恭敬谦让以去“怨” 140
5.2.3 节文人情以去“怨” 144
5.3 “乐至则不怨”——“怨”的音乐治疗 147
5.3.1 乐(yue)者,乐(le)也 149
5.3.2 乐从和 153
小结 156
第6章 公正与疏导:“怨”的社会治疗 157
6.1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施 157
6.1.1 天下为公的价值原则 159
6.1.2 各得其分的等级分配原则 167
6.1.3 对鳏寡孤独废疾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 173
6.2 社会怨情的合理疏导 176
6.2.1 “民情大可见”——社会怨情的严肃对待 176
6.2.2 社会怨情的合理疏导 178
结语 182
参考文献 185
后记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