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云南省楚雄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201016105
  • 页数:896 页
图书介绍:

大事 15

一、清代以前 15

二、中华民国 2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 30

第一篇 自然地理 75

第一章 境域 75

第一节 位置面积 75

第二节 地质 75

第三节 地貌 77

第四节 山脉河流 78

第五节 土壤植被 80

第二章 气候 82

第一节 日照 82

第二节 气温 83

第三节 降水和蒸发 83

第四节 风、霜、雪 85

第六节 物候 86

第五节 四季特征 86

第三章 资源 88

第一节 水 88

第二节 矿藏 88

第三节 植物 88

第四节 动物 89

第四章 灾异 90

第一节 自然灾害 90

第二节 地震及其他灾害 92

第二篇 建置 97

第一章 沿革 97

第一节 先秦时期 97

第二节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98

第三节 南诏大理国时期(隋、唐、宋) 98

第四节 元、明、清及民国时期 98

第一节 明、清行政区划 99

第二章 政区 99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99

第二节 民国行政区划 10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50~1984年) 101

第四节 农村体制改革后的行政区划 105

第三章 区镇概况 120

第一节 鹿城镇 120

第二节 水安区 123

第三节 东瓜区 124

第四节 前进区 124

第五节 吕合区 125

第六节 东华区 126

第七节 子午区 126

第八节 苍岭区 127

第九节 富民区 127

第十节 云龙区 128

第十二节 树苴区 129

第十一节 三街区 129

第十三节 八角区 130

第十四节 大过口区 130

第十五节 中山区 131

第十六节 中邑舍区 131

第十七节 新村区 132

第十八节 西舍路区 132

第一节 人口的发展变化 138

第一章 人口 138

第三篇 人口 民族 138

第二节 人口构成 142

第二章 民族 145

第一节 彝族 145

第二节 回族 150

第三节 白族 152

第四节 苗族 153

第五节 其他少数民族 155

第六节 汉族 156

第三章 民族关系 157

第一节 历代王朝的民族政策 157

第二节 新中国的民族工作 159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63

第一节 工作进程 163

第二节 政策规定 164

第三节 管理实施 165

第四篇 城乡建设 169

第一章 城区建设 169

第一节 市政市容 169

第二节 公共设施 177

第三节 园林建设 178

第四节 公共建筑 180

第五节 住宅建设 181

第二章 乡镇建设 183

第一节 乡村 183

第二节 集镇 184

第三章 建设管理 186

第一节 规划 186

第二节 土地管理 188

第三节 房产管理 189

第四节 建筑管理 190

第四章 环境保护 192

第一节 人为环境的改变 192

第二节 环境污染 193

第三节 污染防治 194

第五篇 农业 199

第一章 土地 199

第一节 耕地 199

第二节 农业区划 200

第二章 生产关系 202

第一节 土地改革 202

第二节 互助合作 204

第三节 人民公社 205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206

第三章 种植业 207

第一节 粮食作物 207

第二节 经济作物 212

第三节 蔬菜、水果、绿肥 218

第四节 农具、农机 219

第五节 耕作 223

第四章 林业 227

第一节 林种 228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31

第三节 森林保护 234

第四节 山林权属 238

第五节 木材生产 239

第六节 自然保护区、林场 240

第五章 畜牧业 242

第一节 畜禽饲养 242

第二节 畜禽品种 243

第三节 饲草、饲料 244

第四节 疫情防治 246

第五节 畜禽阉割 247

第六章 副业、乡镇企业 247

第一节 家庭副业 247

第二节 集体副业 248

第三节 乡镇企业 250

第二节 品种 253

第一节 水面养鱼 253

第七章 渔业 253

第三节 养殖 254

第四节 产量 254

第五节 渔政 255

第八章 管理机构 255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55

第二节 事业单位 256

第一章 水利建设 259

第一节 历史沿革 259

第六篇 水利 259

第二节 抗旱防洪 262

第二章 水利工程 264

第一节 畜水工程 264

第二节 引水工程 275

第三节 提水工程 276

第四节 喷灌工程 27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80

第三章 水利管理 280

第二节 管理体制 281

第三节 管理制度 281

第七篇 工业 290

第一章 体制 290

第一节 私营、个体手工业 290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91

第三节 国营工业 296

第一节 电力 300

第二章 行业 300

第二节 煤炭 303

第三节 机械 304

第四节 纺织、缝纫 306

第五节 食品 307

第六节 建筑材料 309

第七节 木材、家具 309

第八节 金属制品 311

第九节 化工 312

第十节 文化用品 314

第十一节 矿产采炼 315

第十二节 其他工业制品 316

第三章 管理 3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17

第二节 领导体制 318

第三节 经营管理 319

第一节 道路 326

第一章 交通 326

第八篇 交通邮电 326

第二节 运输 338

第三节 管理 343

第二章 邮电 347

第一节 邮政 347

第二节 电信 350

第九篇 商业 358

第一章 市场 358

第一节 城市市场 358

第二节 坝区集市 359

第三节 山区集市 360

第四节 物资交流会 361

第二章 网点 362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362

第二节 行业 364

第一节 收购 369

第三章 流通 369

第二节 销售 371

第三节 运输 376

第四节 储存 377

第四章 管理 377

第一节 管理机制 377

第二节 机构设置 378

第三节 财务管理 381

第五节 职工教育 383

第四节 民主管理 383

第五章 粮油 384

第一节 收购 385

第二节 销售 388

第三节 储存 389

第十篇 财政金融 393

第一章 财政 393

第一节 体制 393

第二节 收入 394

第三节 支出 398

第四节 管理 402

第二章 税务 403

第一节 税制 403

第二节 税种 404

第三节 税源 407

第四节 征收、管理 410

第三章 金融 412

第一节 货币 412

第二节 机构 414

第三节 管理 417

第四节 贷款 422

第五节 存款 424

第六节 保险 427

第七节 债券 428

第十一篇 经济综合 431

第一章 经济发展 431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 432

第二节 “大跃进”和三年调整时期 433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434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 434

第二章 经济效益 436

第一节 生产效益 436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 437

第三节 投资效益 437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438

第三章 经济结构 438

第四节 社会效益 438

第二节 产业结构 441

第四章 人民生活 443

第一节 城镇 443

第二节 农村 444

第五章 经济管理 446

第一节 计划管理 446

第二节 统计管理 448

第三节 物价管理 450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454

第五节 标准计量管理 459

第六节 审计管理 460

第十二篇 党派群团 465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 465

第一节 县党部 465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66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467

附:中国民主社会党 467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 468

第一节 党组织的创建和初期活动 468

第二节 代表大会 470

第三节 县、市委及其工作机构 471

第四节 组织建设 475

第五节 宣传教育 478

第六节 纪律检查 481

第七节 统一战线 483

第三章 人民政协 48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86

第二节 全委会议 486

第三节 主要工作 487

第四章 群众团体 488

第一节 工会 488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490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494

第四节 农会 496

第五节 工商联 498

第十三篇 政权 503

第一章 明、清和民国政权 503

第一节 政府 503

第二节 参议会 506

第二章 人民权力机关 508

第一节 基层选举 508

第二节 代表会 509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512

第四节 提案议案处理 514

第三章 人民政府 515

第一节 县、市级领导机构 515

第二节 县、市级工作机构 518

第三节 基层政权 520

第四节 干部队伍 521

第五节 档案工作 523

第十四篇 政法 531

第一章 公安 53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31

第二节 治安保卫 533

第三节 治安管理 535

第四节 监所、劳改队 538

第二章 检察 539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39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40

第三节 经济检察 541

第四节 法纪检察 542

第五节 监所检察 542

第三章 法院 54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44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45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46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49

第五节 申诉复查 549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5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51

第二节 法制宣传 551

第三节 调解 552

第四节 律师 552

第五节 公证 553

第一章 机构及武装 558

第一节 机构 558

第十五篇 军事 558

第二节 地方武装 561

第三节 驻楚军事机关 562

第四节 驻楚部队 564

第二章 兵役 566

第一节 征募制 566

第二节 志愿义务制 566

第三节 预备役制 567

第三章 民兵 568

第一节 组织建设 568

第二节 军事训练 570

第三节 民兵活动 570

第四章 兵事纪略 572

第一节 主要战事 572

第二节 红军长征过楚雄 575

第三节 八哨游击区的创建 576

第四节 西护队起义 578

第五节 剿匪 579

第五章 人民防空 581

第一节 组织建设 581

第二节 工程建设 582

第三节 教育与演习 582

第十六篇 民政 劳动 585

第一章 民政 585

第一节 救灾救济 585

第二节 农村扶贫 590

第三节 拥军优属 592

第四节 婚丧管理 597

第五节 地名工作 598

第二章 劳动 599

第一节 劳动就业 599

第二节 劳动工资 602

第三节 劳保福利 605

第一章 旧学 611

第一节 学宫(县学) 611

第十七篇 教育 科技 611

第二节 私塾 612

第三节 社学、义学、蒙养学堂 612

第四节 书院 613

第五节 考棚 614

第二章 学校教育 615

第一节 学前教育 615

第二节 小学教育 616

第三节 普通中学 618

第四节 中等专业学校 622

第五节 师范专科学校 626

第三章 业余教育 627

第一节 民众教育 627

第二节 扫除文盲 627

第三节 职工文化补习 628

第四节 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自学考试 628

第二节 考核与进修 629

第四章 教师 629

第一节 师资来源 629

第三节 待遇 631

第五章 教育管理及经费 6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31

第二节 学制 632

第三节 课程与教材 632

第四节 经费 636

第六章 科技机构及人员 638

第一节 机构、经费 638

第二节 科研和推广单位 639

第三节 科技学术团体 639

第四节 农村科技网 640

第五节 科技人员 640

第七章 科技活动 641

第一节 群众性科技活动 641

第二节 科普活动 642

第三节 科研、推广项目 643

第四节 科技测报 644

第八章 科研、推广成效 645

第一节 农业良种 645

第二节 农业机械 646

第三节 节约能源 647

第四节 农用塑料薄膜 647

第五节 其他常规农技 648

第六节 各行业科技成效 649

第一节 文化馆、站 654

第十八篇 文化 654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 654

第二节 图书馆 655

第三节 博物馆 656

第四节 书店 656

第五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 657

第六节 剧团 658

第七节 影剧院、场 660

第八节 民间文艺团体 661

第二章 文学艺术 662

第一节 文学创作 662

第二节 戏剧、舞蹈 664

第三节 音乐、舞蹈 669

第四节 美术、书法、摄影 670

第五节 民间文学 671

第六节 民间艺术 672

第一节 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76

第三章 文物胜迹 676

第二节 其他胜迹 678

第三节 库藏文物 680

第四章 报刊 通讯 681

第一节 报纸 681

第二节 刊物 682

第三节 通讯报道 683

第五章 广播与电视 684

第一节 事业建设 684

第二节 广播节目 685

第三节 电视 686

第十九篇 卫生 692

第一章 疾病防治 692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692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694

第三节 预防接种 698

第二章 公共卫生 699

第一节 食品卫生 699

第二节 饮水卫生 700

第三节 环境卫生 701

第四节 学校卫生 703

第三章 妇幼保健 704

第一节 新法接生 704

第二节 妇女病防治 705

第三节 儿童保健 705

第一节 中医 706

第四章 医疗 706

第二节 西医 708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711

第五章 药政 714

第一节 药品生产 714

第二节 药品经营 714

第三节 药政管理 715

第一节 医疗机构 716

第六章 医疗卫生机构 716

第二节 防疫保健机构 720

第三节 卫生管理机构 721

第二十篇 体育 727

第一章 群众体育 727

第一节 学校体育 727

第二节 职工体育 729

第三节 老年体育 729

第四节 民族民间体育 730

第一节 市内(鹿城)运动会 731

第二章 体育竞赛 731

第二节 州及州以上运动会参赛成绩 735

第三节 名运动员简介 737

第三章 体育管理 740

第一节 场地设施 740

第二节 人才培训 741

第三节 机构沿革 743

第一节 原始宗教遗存 747

第一章 宗教 747

第二十一篇 社会风俗 747

第二节 佛教 749

第三节 道教 749

第四节 伊斯兰教 750

第五节 基督教 750

第二章 社会团体 751

第一节 教育会 751

第二节 帮会 751

第三节 其他民间组织 752

第三章 民俗 753

第一节 宗族 753

第二节 衣食起居 755

第三节 婚丧喜庆 757

第四节 节日、庙会 761

第五节 各种陋习、禁忌 764

第六节 社会新风 766

第一节 方言分区 768

第四章 汉语方言 768

第二节 语音 770

第三节 词汇 772

第四节 常见句式词组 775

第五节 谚语俚语歇后语 775

附一:楚雄迎“西灵圣母”神会 778

附二:文艺作品中之楚雄鹿城 779

附三:鹿城话旧 780

李启东 785

第二十二篇 人物 785

一、传记 785

杨畏之 786

读体 787

刘联声 788

池生春 788

李维述 789

张士进 790

果成 790

宋常泰 791

杨永龄 791

韦文明 792

李德芬 793

杨应华 793

程杲 794

崇谦 794

李炳泰 796

丁其彦 797

王建章 797

李海 798

李自凤 799

李文仕 799

陆光鑫 800

贾茂 801

李崇周 801

魏涌 802

徐伯林 803

李定国 803

王学成 803

李瑞庭 804

吴锡达 804

杜思禹 805

李凝 805

陈海 806

朱怀宽 806

王金英 808

征粮剿匪烈士合传 809

丁锡功 809

夏国珍 810

沈沅 811

刘建国 811

徐从伙 812

沈学恕 813

蒋楚明 813

杨振新 814

谢良臣 815

高廷灿 815

江焕章 816

高志远 816

谢同仁 817

马超群 818

丁楚 820

二、名录 821

1.楚雄籍红军战士 821

2.红军过楚雄时战斗中牺牲的无名烈士 821

3.抗日战争期间楚雄籍阵亡将士英名录 821

4.解放战争以来楚春籍革命烈士英名录 831

5.民国时期楚雄籍在外地任职部分人员名录 839

6.解放后楚雄籍在外地工作部分人员名录 840

7.获省及省以上荣誉称号者名录(1962~1989年) 841

8.楚雄市籍及市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 842

附录 847

Ⅰ.文物碑铭 847

Ⅱ.楚雄旧志资料 868

Ⅲ.资源、艺文 872

Ⅳ.诗词楹联选萃 878

Ⅴ.编修《楚雄市志》文件辑存 886

Ⅵ.编纂始末 891

Ⅶ.编修人员名单 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