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徽省宿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10007318
  • 页数:769 页
图书介绍:

序言 1

凡例 5

概述 7

大事记 18

卷一 建置沿革 43

第一章 隶属 43

第一节 置县与县名 43

第二节 隶属沿革 43

第二章 境域·县治 44

第一节 境域 44

第二节 县治 44

第三章 位置 45

第一节 自然位置 45

第二节 行政区划 45

第三节 交通位置 47

卷二 自然地理 49

第一章 自然环境 49

第一节 地质 49

第二节 地貌 55

第三节 气候水文 57

第四节 土壤 62

第五节 植被 67

第二章 自然资源 69

第一节 矿产 69

第二节 生物 72

第三节 风景 74

第三章 自然灾害 77

第一节 干旱 77

第二节 洪涝 78

第四节 风灾 80

第三节 冰雹 80

第五节 地震 81

卷三 人口 83

第一章 人口变动 83

第一节 人口发展 83

第二节 人口密度 84

第二章 户口变动 85

第一节 自然变动 85

第二节 机械变动 85

第三章 人口构成 86

第一节 民族 86

第二节 姓氏 86

第三节 性别 87

第五节 文化 88

第四节 年龄 88

第四章 人口控制 89

第一节 自然生育 89

第二节 计划生育 90

第三节 晚婚节育 93

第五章 婚姻家庭 94

第一节 婚姻制度 94

第二节 联姻形式 94

第三节 家庭结构 95

卷四 农业 97

第一章 生产关系 97

第一节 土地制度 97

第二节 管理体制 100

第三节 分配制度 103

第二节 作物产量 105

第一节 种类及分布 105

第二章 作物 105

第三节 作物保护 107

第三章 种子 109

第一节 品种 109

第二节 品种改良与良种推广 110

第四章 农业技术 112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12

第二节 作物栽培 114

第五章 农药肥料与农业机具 116

第一节 农药 116

第二节 肥料 117

第三节 农业机具 119

第六章 多种经营 120

第一节 养殖 120

第二节 种植 125

卷五 乡镇企业 130

第一章 产业门类 130

第一节 造纸 130

第二节 采掘 130

第三节 第三产业 131

第四节 食品加工 132

第五节 建材 133

第二章 重点企业 133

第一节 召立山水泥厂 133

第二节 洲头油厂 133

第三节 河塌轮窑厂 134

第四节 程岭煤矿 134

第五节 汇口航运站 135

第二节 林业“三定” 138

第一节 山林权属演变 138

第一章 山林权属 138

卷六 林业 138

第二章 植树造林 141

第一节 国营造林 141

第二节 集体造林 142

第三节 采种育苗 144

第三章 森林资源 146

第一节 森林区划 146

第二节 概况与特征 147

第三节 林副产品与珍奇古树 148

第四章 森林保护 149

第一节 护林防火 149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151

第一节 同马江堤 153

第一章 防洪排涝工程 153

卷七 水利 153

第二节 圩堤 156

第三节 泄洪排涝设施 158

第四节 二郎河治理 161

第二章 蓄水工程 163

第一节 水库 163

第二节 塘堰 168

第三章 灌溉工程 169

第一节 引灌工程 169

第二节 提灌工程 176

第四章 防汛 184

第一节 长江防汛 184

第二节 内河(湖)防汛 187

第二节 水库管理 188

第五章 工程管理 188

第一节 江堤管理 188

第三节 渠道管理 189

第四节 小型水利设施管理 190

卷八 水产 191

第一章 资源 191

第一节 水域与水质 191

第二节 水产品种 191

第二章 养殖 194

第一节 鱼苗、种鱼 194

第二节 成鱼 195

第三节 珍贵水产品 197

第三章 水生植物种植 197

第一节 莲藕、芡实 197

第一节 渔具 198

第二节 菱角、蒿草、茭白 198

第四章 捕猎 198

第二节 渔法 199

第三节 鱼苗张捕 199

第四节 猎禽 200

第五章 经营 201

第一节 国营 201

第二节 私营 203

第六章 渔政管理 204

第一节 水面所有权 204

第二节 渔课 205

附录 206

一、1951年湖课收费标准 206

二、1980年湖管费征收标准 207

第三节 湖禁 208

卷九 工业 212

第一章 生产关系 212

第一节 所有制 212

第二节 企业管理 213

第三节 分配制度 213

第二章 行业门类 214

第一节 磷矿开采 214

第二节 电力 215

第三节 电器、陶瓷 219

第四节 食品 221

第五节 轻纺 224

第六节 建材 228

第七节 化工 230

第八节 治金、机械 231

第三章 重点企业 233

第一节 县电陶厂 233

第二节 县农机一厂 233

第三节 县棉林公司 234

第四节 县水泥厂 234

第五节 宿松磷肥厂 234

卷十 交通 239

第一章 陆路 239

第一节 古道 239

第二节 公路 240

第三节 桥梁 243

第四节 车站 248

第五节 运输 249

第六节 公路养护 250

第一节 航道 252

第二章 水路 252

第二节 码头 253

第三节 航运 259

第三章 运输工具 261

第一节 水上 261

第二节 陆地 262

第四章 交通管理 263

第一节 路政管理 263

第二节 交通监理 263

第三节 航港监督 263

卷十一 邮电 266

第一章 邮政 266

第一节 邮路、邮运及投递 266

第二节 邮电局、所 268

第三节 邮政业务 269

第四节 机要通信 271

第二章 电信 271

第一节 线路、设备 271

第二节 电信业务 272

卷十二 城乡建设 277

第一章 县城建设 277

第一节 城垣 277

第二节 街道 279

第三节 市政设施 281

第二章 集镇建设 283

第一节 区、镇驻地建设 283

第二节 乡驻地建设 287

第三章 建筑 288

第一节 建筑队伍 288

第二节 古代建筑物简介 289

第三节 现代建筑物简介 290

第四节 民房建筑 291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293

第一节 房屋概况 293

第二节 公房管理 294

第三节 土地管理 294

第五章 环境保护 295

第一节 污染与监测 295

第二节 治理 296

卷十三 商业 300

第一章 商业体制 300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00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301

第三节 国营商业 303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 304

第二章 商品经营 304

第二节 土特产品 305

第三节 蔬菜与副食品 306

第四节 盐糖烟酒 307

第五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 310

第六节 医药 314

第七节 计划物资经营 315

第三章 饮食服务 317

第一节 饮食业 317

第二节 旅社业 318

第三节 理发业 318

第四章 对外贸易 319

第一节 出口产品 319

第二节 产品基地 321

第三节 储运 322

第一节 粮油收购 323

第五章 粮食 323

第二节 粮油销售 324

第三节 粮食储运 327

第四节 粮油价格 329

卷十四 经济管理与监督 331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331

第一节 企业管理 331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32

第三节 标准、计量管理 332

第四节 统计 333

第二章 物价管理 334

第一节 市场物价 334

第二节 商品定价 335

第三节 调价 336

第四节 物价监督 338

第三章 审计 343

卷十五 财税金融 345

第一章 财政 345

第一节 财政收入 345

第二节 财政支出 347

第三节 财政监督 349

第四节 财政体制 349

第二章 税务 350

第一节 农业税 350

第二节 工商各税 353

第三节 税务管理 363

第三章 金融 365

第一节 机构 365

第二节 货币 369

第三节 储蓄 371

第四节 信贷 373

第五节 证券 380

第六节 保险 382

卷十六 科技 385

第一章 管理机构 385

第一节 县科委 385

第二节 科普协会 386

第二章 科普活动 387

第一节 各类学会及活动 387

第二节 科技咨询 389

第三章 科技队伍 390

第一节 科技队伍的成长 390

第二节 科技队伍的分布与结构 390

第一节 解放前党在本县的组织及活动 39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395

卷十七 党派 群众团体 395

第二节 县委及其隶属机构 398

第三节 党员代表会 399

第四节 党务 403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407

第一节 组织 407

第二节 活动 408

第三章 群众团体 409

第一节 青少年团体 409

第二节 工农团体 411

第三节 妇女团体 413

第四节 工商团体 413

第五节 涉外团体 414

第三节 民社党 415

第二节 青年党 415

第一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415

第四章 其他党、团 415

卷十八 政权·政协·政事 417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417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17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418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20

第二章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21

第三章 政府 423

第一节 县政府 423

第二节 苏维埃政府 427

第三节 民主政府 427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429

第一节 公安 433

第四章 政事 433

第二节 检察 437

第三节 审判 438

第四节 司法行政 440

第五节 民政 442

第六节 人事 446

第七节 劳动 450

第八节 人民来信(访) 455

卷十九 军事 459

第一章 兵役 459

第一节 兵役制度 459

第二节 兵员征集 460

第二章 驻军 461

第一节 清军与太平军 461

第二节 民国军队与日伪军 462

第三节 人民军队 463

第三章 地方武装和民兵组训 464

第一节 地方团队 464

第二节 人民武装 466

第三节 民兵组训 468

第四章 武备 470

第一节 疆防 470

第二节 设施 472

第五章 重大兵事纪略 473

第一节 太平军转战宿松 473

第二节 北伐军挺进宿松 474

第三节 红八军攻克宿松县城 474

第四节 红军东路游击队激战白崖寨 475

第五节 抗日救国军创建始末 476

第六节 凉亭河阻击战 477

第七节 湖区抗日游击战 478

第八节 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 479

附:日军侵犯宿松暴行纪略 480

卷二十 文化 483

第一章 群众文化 483

第一节 群众文化组织 483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 488

第三节 会演与展览 492

第二章 文艺创作 493

第一节 文学创作 493

第二节 艺术创作 495

第三章 档案·图书 499

第一节 档案 499

第二节 藏书 500

第三节 图书发行 500

第一节 报刊 502

第四章 新闻广播 502

第二节 广播 503

第三节 电视 505

第四节 音像 505

第五章 文物 506

第一节 文物普查 506

第二节 出土文物简介 507

第三节 古迹 513

第六章 民间传说 517

第一节 奇特的新婚之夜 517

第二节 小姑嫁彭郎 519

第三节 龙湖的传说 520

第四节 杨馥初传奇 521

第一节 私塾 526

第一章 私塾·书院 526

卷二十一 教育 526

第二节 书院、社学及义学 527

第二章 普通教育 528

第一节 学前教育 528

第二节 初等教育 528

第三节 中等教育 538

第三章 中等专业教育 546

第一节 师范 546

第二节 农校、农中 548

第三节 其他专业学校 550

第四节 职业中学 552

第四章 业余教育 553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民众教育 553

第二节 农民扫盲教育 554

第三节 职工文化教育 556

第四节 成人业余高等教育 557

第五章 教师 560

第一节 教师队伍 560

第二节 教师待遇 563

第六章 经费与设施 566

第一节 经费 566

第二节 设施 569

第七章 重点学校简介 570

第一节 小学 570

第二节 中学 571

卷二十二 卫生·体育 577

第一章 医疗制度 577

第一节 公费医疗 577

第二节 合作医疗 578

第一节 卫生 579

第二章 卫生防疫 579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580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582

第三章 血吸虫病防治 585

第一节 流行情况 585

第二节 防护 587

第三节 查病治病 588

第四章 医疗 591

第一节 医疗设施 591

第二节 医疗队伍 592

第三节 技术 593

第五章 保健 596

第一节 新法接生 596

第二节 儿童保健 597

第三节 妇女保健 597

第二节 学校体育 599

第六章 体育 599

第一节 体育设施 599

第三节 群众体育 602

第四节 体育队伍 604

卷二十三 风俗 605

第一章 生活习惯 605

第一节 饮食 605

第二节 服饰 607

第三节 居住 609

第二章 生产习俗 610

第一节 农业 610

第二节 渔业 611

第三节 从艺 612

第一节 节令 613

第三章 风尚习俗 613

第二节 婚嫁 616

第三节 寿诞 617

第四节 丧葬 617

第五节 社交 618

第六节 新风 619

第四章 宗教信仰 621

第一节 道教、佛教 621

第二节 伊斯兰教、基督教 622

第五章 社会陋习 623

第一节 迷信 623

第二节 恶习 624

第三节 鄙俗 625

第四节 禁忌 626

第一章 语音 628

第一节 声母、韵母 628

第二节 声调及变调现象 629

卷二十四 方言 629

第三节 声韵配合关系的特点 630

第二章 词汇 656

第一节 词语的主要特点 656

第二节 词语举例 658

第三章 语法特点与标音举例 664

第一节 语法特点 664

第二节 标音举例 666

第四章 俗、谚语与歇后语 668

第一节 俗、谚语 668

第二节 歇后语 674

第一章 人物传 677

第一节 英烈传 677

卷二十五 人物 677

第二节 历代人物传 684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698

第三章 人物表 720

第一节 历代县官表 720

第二节 历代县籍任外地职官学位表 729

卷二十六 附录 739

第一章 安徽省国营农场华阳河总场简介 739

第二章 安徽省国营九城坂农场简介 744

第三章 地方文献辑存 746

第一节 告示、文件 746

第二节 公约 758

第四章 异常现象 761

第五章 重大事故 763

第六章 历代县志编修记略 764

第七章 新编《宿松县志》编纂始末 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