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5
第一编 建置 政区 57
第一章 建置 57
第一节 位置 57
第二节 建置沿革 57
第三节 境域 64
第二章 行政区划 66
第一节 清代 66
第二节 民国时期 6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目成立后 67
第三章 县缄 乡镇 73
第一节 县城 73
第二节 乡镇 75
第一节 地层 87
第一章 地质 87
第二编 自然环境 87
第二节 火成岩与变质岩 88
第三节 地质构造 88
第二章 地貌 89
第一节 地貌类型 89
第二节 主要山脉(峰) 90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93
第一节 太阳辐射 日照 93
第二节 气温 94
第三节 降雨 96
第四节 湿度 蒸发 99
第五节 风霜 99
第六节 物候 100
第四章 水文 101
第一节 地表水 101
第二节 地下水 110
第三节 水质 113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116
第一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 116
第二节 土壤特性 122
第三节 植被 123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26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26
第二节 生物资源 126
第三节 水资源 130
第四节 矿产资源 131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32
第一节 洪涝灾 132
第二节 早灾 135
第三节 冷冻害 136
第四节 风、雹灾 138
第五节 病虫害 138
第六节 地震 地陷 139
第一节 人口发展 143
第三编 人口 143
第一章 总人口 143
第二节 密度 分布 147
第三节 姓氏 149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50
第一节 民族构成 150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 150
第三节 文化、职业构成 151
第四节 婚姻状况 151
第三章 计划生育 154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54
第二节 计划生育宣传 155
第三节 生育调节 156
第四节 节育 158
第五节 奖励 158
第六节 处罚 161
第三节 “三废”治理 164
第一章 制度和体制改革 165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65
第四编 农业 165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166
第三节 人民公社 168
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69
第二章 耕地 劳动力 169
第一节 耕地 169
第二节 劳动力 170
第三章 农机具 17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75
第二节 管理体制 177
第三节 农业机械研究 178
第四章 农作物品种及栽培 179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79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82
第三节 油料作物 190
第五章 肥料 农药 192
第一节 肥料 192
第二节 农药 194
第六章 耕作制度 196
第一节 作物结构 196
第二节 水田耕作制度 196
第三节 早地耕作制度 197
第四节 复种指数 198
第七章 病虫害防治 198
第一节 主要病虫害 199
第二节 主要防治措施 201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所 202
第八章 农业科研机构 202
第二节 甘蔗科学研究所 203
第九章 产量 产值 204
第一节 产量 204
第二节 产值 209
第五编 林业 215
第一章 森林资源 215
第一节 林地及森林分布 215
第二节 林种 树种 215
第三节 森林面积与蓄积 217
第一节 人工造林 218
第二节 飞机播种造林 218
第二章 造林 218
第三章 护林 219
第一节 防火 219
第二节 防治病虫害 219
第一节 木材 220
第三节 控制滥伐 220
第四章 林产品 220
第二节 林副产品 221
第五章 林场 222
第一节 国营林场 222
第二节 集体林场 223
第六编 水利 230
第一节 蓄水工程 230
第一章 水利工程 230
第二节 引水工程 237
第三节 提水工程 238
第四节 防洪工程 239
第二章 水利网 241
第一节 社坡河水利网 241
第二节 木根河水利网 241
第三节 大洋河水利网 242
第四节 达开水库水利网 242
第五节 金田水库水利网 243
第六节 罗旺引水渠水利网 243
第三章 用水管理 2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43
第三节 机电灌溉管理 244
第二节 用水制度 244
第七编 畜牧 渔业 247
第一章 畜牧 247
第一节 品种 248
第二节 家畜饵养 251
第三节 家禽饲养 255
第四节 疫病防治 255
第二章 渔业 257
第一节 鱼苗 鱼种 259
第二节 池塘养鱼 261
第三节 山塘水库养负 261
第四节 江河捕捞 262
第五节 稻田、家庭养鱼 262
第六节 国营鱼场 263
第八编 乡镇企业 268
第一章 企业层次 268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268
第二节 村(街)办企业 269
第三节 个体企业和联户合办企业 269
第二章 行业类型 270
第一节 建筑业 271
第四节 工业 加工业 272
第二节 商业 饮食业 272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272
第五节 种养业 273
第一节 行政管理 274
第六节 旅社业 服务业 274
第三章 企业管理 274
第二节 经营管理 275
第四章 企业职工队伍 276
第一节 干部职工培训 276
第二节 引进技术力量 277
第九编 工业 285
第一章 轻工业 285
第一节 制糖 285
第二节 纺织 288
第三节 造纸 289
第四节 印刷 291
第五节 食品 292
第六节 制革 293
第七节 酿酒 294
第八节 五金 297
第九节 火柴 299
第二章 重工业 300
第一节 电力 300
第二节 化肥 303
第三节 采矿 304
第四节 建材 307
第五节 机械修造 308
第六节 船舶修造 311
第七节 铸造 311
第三章 企业管理 312
第一节 领导体制 312
第二节 经营体制 313
第三节 企业分配 313
第十编 名优特产 319
第一章 农副土特产 319
第一节 西山茶 319
第二节 麻垌荔枝 319
第三节 龙眼 320
第四节 金田淮山 320
第六节 罗秀米粉 321
第五节 江口竹器 321
第九节 玉桂 322
第七节 麻垌蜂蜜 322
第八节 三黄鸡 322
第二节 榴花牌白砂糖 323
第二章 名牌优质工业产品 323
第一节 乳泉酒 323
第三节 书写纸 324
第四节 玉桂牌酒精 324
第五节 糖化酶 324
第六节 皮鞋 325
第三章 风味食品 326
第二节 狗肉 326
第一节 敬慈斋馆素餐 326
第三节 西隆盛腊味 327
第四节 田螺汤 327
第五节 绿豆糕 327
第十一编 交通 邮电 331
第一章 水路交通 331
第一节 航道 331
第二节 港口 码头 333
第三节 船舶和客货运输 334
第四节 航运管理 335
第一节 公路建设 337
第二章 公路交通 337
第二节 公路运输 342
第三节 公路交通管理 344
第三章 邮政 346
第一节 邮路 346
第二节 函件 包件 348
第三节 汇兑 储蓄 348
第四节 报刊发行 349
第五节 机要文件投递 349
第四章 电信 350
第一节 电话 350
第二节 电报 353
第十二编 城乡建设 357
第一章 县城建设 357
第一节 街道 357
第二节 公共设施 359
第三节 园林 360
第二节 农村建设 361
第二章 村镇建设 361
第一节 圩场建设 361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与开发 362
第一节 管理 362
第二节 开发 363
第四章 环境保护 363
第一节 绿化 363
第二节 环境卫生 363
第五章 建筑 365
第一节 建筑设计 365
第二节 施工队伍 365
第三节 建筑材料 366
第十三编 商业 370
第一章 机构 体制 370
第一节 机构 370
第二节 体制 371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 373
第二章 商品购销 373
第二节 农副产品 376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 378
第四节 工业生产资料 378
第五节 药材及医疗器械 380
第三章 饮食服务 382
第一节 饮食 382
第二节 旅社 383
第三节 理发 384
第四节 照相 385
第四章 粮食 386
第一节 购销 386
第二节 储运 391
第三节 加工 394
第五章 集市贸易 397
第一节 圩场 397
第二节 圩期 408
第十四编 对外经贸 413
第一章 出口 413
第一节 出口商品 416
第二节 出口商品基地 417
第三节 仁贸联营办厂 422
第四节 自办厂场 422
第二章 进口 423
第一节 进口商品 423
第二节 进口渠道 424
第三章 对外经济 425
第一节 引进外资 425
第二节 联合办企业 425
第四节 对外援助 426
第三节 三来一补 426
第四章 经营管理 427
第一节 代购 代运 427
第二节 计划收购 427
第三节 收购调拨 428
第四节 外汇留成 429
第十五编 工商、物价管理 433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433
第一节 市场管理 433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435
第三节 合同、商标和广告管理 437
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438
第二章 物价 439
第一节 农副产品购销价格 439
第二节 工业品销售价格 444
第三节 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 446
第四节 物价管理 446
第二节 体制 453
第一节 机构 453
第一章 财政 453
第十六编 财税 金融 453
第三节 收入 455
第四节 支出和决算 458
第五节 监督 审计 462
第六节 认购债券 463
第二章 税务 464
第一节 机构 464
第二节 清末、民国税捐 464
第四节 工商税 468
第五节 地方税 469
第六节 农村税收 471
第七节 集市税收 471
第三章 金融 472
第一节 机构 472
第八节 培养税源 472
第二节 货币流通 473
第三节 存款 476
第四节 贷款 477
第五节 信用合作 479
第四章 保险 479
第一节 机构 479
第二节 种类 479
第三节 赔付 480
第十七编 党派 群团 48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桂平县地方组织 485
第一节 党的建立和初期的斗争活动 485
第二节 组织建设 489
第三节 党代会 494
第四节 宣传教育 496
第五节 统一战线 498
第六节 纪律检查 499
第七节 整党整风 502
第八节 党史资料征集 505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桂平县地方组织 506
第一节 党组织 506
第二节 党员 508
第三节 党代会 508
第四节 重大党务活动 509
第三章 民主党派 513
第一节 民进桂平地方组织 513
第二节 民盟桂平地方组织 514
第四章 群众团体 515
第一节 工人团体 515
第二节 青年团体 517
第三节 妇女团体 520
第四节 农民团体 524
第五节 工商团体 525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526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527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531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31
第十八编 政权 政协 531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535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45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548
第五节 人民代表的选举 548
第二章 政府 549
第一节 清代政府 549
第二节 民国政府 552
第三节 人民政府 556
第三章 政协 56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64
第二节 县政治协商会议 569
第三节 政协工作 572
第十九编 公安 司法 581
第一章 政法委员会 581
第二章 公安 582
第一节 机构 582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583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584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 585
第五节 看守 劳改 586
第六节 改造四类分子 586
第七节 治安管理 587
第三章 检察 589
第一节 机构 589
第八节 消防管理 589
第四节 法纪检察 590
第三节 刑事检察 590
第五节 经济检察 590
第二节 检察委员会 590
第四章 审判 591
第一节 机构 591
第六节 监所、劳改检察 591
第二节 审判体制 592
第三节 刑事审判 593
第四节 民事审判 594
第五节 经济审判 595
第六节 申诉复查 595
第五章 司法行政 596
第一节 司法改革 596
第三节 律师 公证 597
第四节 调解 调处 597
第二节 法制宣传 597
第一节 机构 601
第一章 劳动管理 601
第二节 劳动就业 601
第二十编 劳动人事 601
第三节 知识青年及城镇居民下放安置 602
第四节 劳务输出 602
第五节 劳动安全 604
第一节 机构 605
第二节 干部选拔 605
第二章 干部管理 605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607
第一节 工资 607
第三节 干部培训 607
第二节 福利 609
第一章 优抚 613
第一节 拥军优属 613
第二十一编 民政 信访 613
第二节 抚恤 614
第三节 褒扬 615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 617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 617
第二章 安置 617
第一节 救灾 618
第二节 救济 618
第三章 救灾 救济 618
第四章 农村“双扶” 619
第一节 扶贫 619
第五章 社会福利 620
第一节 慈善事业 620
第二节 扶优 620
第二节 福得事业 621
第三节 福利生产 622
第四节 收容遣送 622
第六章 婚姻登记 623
第一节 结婚 623
第三节 复婚 624
第七章 殡葬改革 624
第二节 离婚 624
第八章 信访 625
第一章 机构 武装 629
第一节 明代 629
第二十二编 军事 629
第二节 清代 630
第三节 民国 630
第四节 人民武装 631
第二章 民兵 634
第一节 组织 634
第二节 政治教育 636
第三节 军事训练 637
第四节 武器装备 639
第五节 参战 支前 639
第三章 驻军 640
第一节 历代驻军 640
第六节 参加生产建设 640
第二节 军地关系 641
第四章 兵役制度 642
第一节 明代 642
第二节 清代 643
第三节 民国 643
第四节 解放后 644
第五章 重大战事 646
第一节 历代农民起义 646
第三节 农业税 647
第二节 民国前期重大战事 653
第三节 抗日战争重大战斗 655
第四节 解放战争重要战事 657
第五节 解放初期的剿匪战斗 658
第二十三编 教育 科技 665
第一章 科举教育 665
第一节 府学县学、书院、私塾 665
第二节 科举 666
第二章 普通教育 666
第一节 幼儿教育 666
第二节 小学教育 668
第三节 中学教育 676
第三章 专业教育 689
第一节 师范学校 689
第二节 农林学校 690
第三节 会计学校 690
第四节 卫生学校 691
第五节 壮文学校 691
第六节 职业中学 691
第四章 业余教育 692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692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693
第五章 教育管理 694
第一节 行政 694
第二节 教师 694
第三节 经费 697
第六章 科学技术 701
第一节 科研机构、队伍 701
第二节 科技普及 703
第三节 科研成果 704
第一节 计量改革 708
第七章 计量 708
第二节 计量管理 709
第二十四编 文化 713
第一章 群众文化 713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713
第二节 文化活动 715
第二章 民间文艺 717
第一节 山歌 717
第二节 采茶 调师 718
第三节 粤剧 719
第五节 话剧 歌剧 720
第四节 春牛 木偶戏 720
第六节 歌曲 舞蹈 721
第三章 文艺团体 722
第一节 专业团体 722
第二节 业余团体 722
第三节 县文联 诗社 723
第四章 文艺创作 724
第一节 队伍 724
第二节 活动 724
第三节 作品 726
第一节 放映队伍 729
第五章 电影 729
第二节 放映网点 730
第三节 经营管理 731
第六章 图书 732
第一节 发行 732
第二节 阅览 733
第七章 档案 735
第一节 收集与整理 735
第二节 保管与利用 736
第一节 历史文物 737
第八章 文物 737
第二节 革命文物 738
第三节 文物保护 739
第九章 新闻 742
第一节 广播 742
第二节 电视 743
第三节 报纸 744
第一节 行政机构 747
第二节 事业机构 747
第一章 卫生机构 747
第二十五编 卫生 体育 747
第三节 卫生工作者团体 750
第二章 医疗 757
第一节 中医 757
第二节 西医 758
第三章 防疫 759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759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760
第三节 寄生虫病防治 761
第四节 麻疯病防治 762
第一节 新法接生 763
第五节 性病防治 763
第四章 保健 763
第二节 妇女保健 764
弟三节 幼儿保健 学生保健 765
第五章 药品 药政 766
第一节 药品经营 766
第二节 药品生产 766
第三节 药品检验 767
第二节 设施 768
第一节 经费 768
第六章 体育经费与设施 768
第七章 体育活动 769
第一节 城乡体育 769
第二节 学校体育 770
第三节 业余训练 771
第八章 体育竞赛 773
第一节 运动会 773
第二节 成绩 774
第一节 革命遗址、遗迹 781
第二十六编 旅游 781
第一章 旅游资源 781
第二节 风景名胜 784
一、西山 784
二、白石山 786
三、罗丛岩 788
四、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788
五、紫荆山 789
第三节 古遗址、占建筑 790
第四节 摩崖、石刻及崖壁画 792
第一节 住宿 793
第二章 旅游服务 793
第二节 饮食 795
第三节 游乐 796
第四节 交通 邮电通讯 796
第五节 旅游商品 797
第三章 旅游管理 797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设施 797
第二节 导游队伍 798
第三节 经营方针及经济效益 798
第一节 佛教 801
第二十七编 社会 801
第一章 宗教信仰 801
第二节 道教 803
第三节 基督教 803
第四节 天主教 804
第二章 华侨 港澳台胞 805
第一节 华侨 805
第二节 港澳台胞 806
第一节 婚嫁 807
第二节 丧葬 807
第三章 风俗习惯 807
第三节 节日 808
第四节 社会美德 810
第四章 方言 813
第一节 白话 813
第二节 客家话 817
第三节 福建话 817
第四节 壮话 818
第五节 瑶话 818
第二节 俗语 819
第五章 谚语 819
第一节 生活谚语 819
第三节 歇后语 820
第六章 少数民族 821
第一节 壮族 821
第二节 瑶族 823
第七章 人民生活 825
第一节 收入 826
第二节 消费 826
第三节 农民家庭经济收支调查 827
第一节 迷信 829
第八章 社会问题 829
第二节 吸毒 830
第三节 赌博 830
第四节 娼妓 830
第五节 械斗 830
第六节 乞丐 831
第二十八编 人物 835
第一章 革命烈士 835
第一节 传略 835
第二节 太平天国诸王、将领名录 837
第二节 烈土名录 842
第一节 传略 871
第二章 农民起义将领 871
第三章 历代名人 889
第一节 传略 889
第二节 名人录 909
附录 915
一、重要文告 915
二、文献选录 919
三、民间传说 927
四、民歌选录 930
五、诗词选录 932
六、碑记选录 938
七、游记选录 942
八、旧志序选 946
九、奇闻异事 948
十、兵燹匪患 949
编后记 952
《桂平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工作人员名单 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