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再红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32749942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基于对文化词语的结构类型和语义特征的分析和论述,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文化和认知的视角,宏观上构建了描写文化语义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大量的语料和实证分析加以支撑,是一本语料详实,分析全面,理论上具有创见的论文。作者把认知人类学的文化模式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解释语义结构和发展的三个原则,即隐喻、转喻、意向图式,用于词义的分析,这种研究,尚不多见。文中提出:文化语义是在其概念意义的基础之上,在人类的文化模式的作用之下,通过隐含的隐喻和转喻相互连接,概念范畴的某些属性得到突显而形成的转义。这一观点颇为新颖。

第一章 引言 1

1.1 文化语义学的诞生、发展及其现状 1

1.1.1 文化语义学的诞生及其发展1.1.1.1 语言国情学 2

1.1.1.2 文化语义学 4

1.1.1.3 国俗语义学 7

1.1.2 文化语义的研究现状 10

1.1.2.1 结构主义语义学对文化语义的解释 10

1.1.2.2 语言国情学对于文化语义的解释 12

1.1.2.3 文化语言学对文化语义的研究 13

1.2 文化语义研究的新视角 15

1.3 研究问题与语料来源 17

1.3.1 研究问题 17

1.3.2 语料来源 18

1.4 本书的结构 19

第二章 文化词语、文化语义及其特征分析 22

2.1 术语的界定和使用 22

2.1.1 文化词语的界定 22

2.1.2 词汇文化语义的界定 25

2.2 文化词语类型 26

2.2.1 概念意义表达文化内涵 26

2.2.2 联想意义表达文化内涵 29

2.2.3 熟语 30

2.3 文化词语的结构特征 34

2.3.1 文化词语的常规组合 34

2.3.2 文化词语的超常规组合 37

2.4 词语的意义类型 37

2.4.1 兹古斯塔的意义类型 38

2.4.2 罗兰·巴尔特的意义类型 39

2.4.3 利奇的意义类型 40

2.5 文化语义在语义学中的位置 41

2.6 文化语义的特征 47

2.6.1 文化语义的民族性 47

2.6.2 文化语义的时代性 49

2.6.3 文化语义的动态性 50

2.6.4 文化语义的隐含性 52

2.6.5 文化语义的地域性 54

2.6.6 文化语义的语境制约性 57

2.7 文化语义的差异模式 59

第三章 认知语义学范式下的词义研究 66

3.1 认知语义学及其研究重点 66

3.2 认知语义学的主要观点 70

3.2.1 认知意义观 70

3.2.1.1 经验观 70

3.2.1.2 突显观或注意观 72

3.2.2 原型语义学 74

3.2.2.1 经典范畴观与形式主义语义分析 75

3.2.2.2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范畴观 79

3.2.2.3 原型范畴理论 80

3.2.2.4 基本层次范畴 82

3.2.2.5 基本层次范畴词及其特点 83

3.2.3 框架语义学 85

3.2.4 认知模式理论 89

3.2.4.1 认知模式的四种结构类型 90

3.2.4.2 多义研究的认知模式 91

3.2.5 认知模式的语境制约 103

3.3 认知语义学与一词多义研究 106

3.3.1 Fillmore的研究 108

3.3.2 Lakoff的研究 109

3.3.3 Tyler和Evans的研究 112

3.3.4 Taylor的研究 116

3.4 认知语义学在词义研究方面的局限性 116

第四章 词义的文化模式表征 119

4.1 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模式观 119

4.2 认知人类学的文化模式观 121

4.3 文化模式的特征 124

4.3.1 文化模式的不科学性、不完整性和不一致性 124

4.3.2 文化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6

4.3.3 文化模式的动态性 127

4.3.4 文化模式的相互渗透性 128

4.4 文化模式的成因 129

4.5 文化模式的知识具身化 131

4.6 文化模式对语义的作用 137

4.6.1 文化模式与语义场分类细度 138

4.6.2 文化模式与词义的理据 142

4.6.3 文化模式与词义的丰富程度 150

4.6.4 文化模式与词语的搭配能力 153

4.6.5 文化模式与词义的情感色彩 155

4.7 文化模式与词语释义 158

4.7.1 文化模式与词典释义 158

4.7.2 文化模式与情景意义 162

4.8 文化模式与认知模式的关系 164

第五章 文化词语的意义关系模式 169

5.1 文化语义的建构模式 169

5.1.1 原型范畴及其内部结构的语境依赖性 170

5.1.2 范畴属性及属性突显 171

5.1.3 文化模式和认知模式:语义范畴拓展的基础和途径 173

5.2 文化语义的隐喻性在语言结构层面的体现 175

5.2.1 语音层面的文化隐喻义 176

5.2.2 词汇层面的文化隐喻义 180

5.2.3 句子层面的文化隐喻义 185

5.2.4 超句层面的文化隐喻义 186

5.3 文化语义的喻源类型 188

5.3.1 人体域 189

5.3.2 动物域 192

5.3.3 植物域 194

5.3.4 服饰域 196

5.3.5 饮食域 197

5.3.6 空间域 200

5.3.7 事件域 202

5.3.8 颜色域 205

5.3.9 文献及文学作品域 207

5.3.10 数字域 209

5.3.11 其他域 213

5.4 文化语义的认知结构 213

5.4.1 连锁型语义结构(concatenation) 214

5.4.2 辐射型语义结构(radiation) 215

5.4.3 交叉型语义结构(cross-link) 218

5.5 文化语义的常规映现方式 220

5.5.1 基于相似性原则的隐喻性映现 221

5.5.1.1 物理的相似性 221

5.5.1.2 心理的相似性 229

5.5.2 基于邻近性原则和突显原则的转喻性映现 231

5.5.2.1 整体——部分映现 231

5.5.2.2 部分——部分映现 235

第六章 文化语义认知分析实例 238

6.1 “手”和hand的语义分析 238

6.1.1 “手”和hand的词典义项比较 239

6.1.2 “手”和hand的隐喻化方式的相似性分析 240

6.1.2.1 “手”和hand映现于称呼域 241

6.1.2.2 “手”和hand映现于技能、特长域 243

6.1.2.3 “手”映现于行为域 244

6.1.2.4 “手”和hand映现于经济状况域 248

6.1.3 “手”和hand的隐喻化方式的相异性分析 249

6.1.3.1 “手”映现于情感域 250

6.1.3.2 hand映现于社会地位域 252

6.1.3.3 hand映现于婚姻域 252

6.2 “吃”和eat的语义分析 255

6.2.1 “吃”的语义分析 255

6.2.1.1 “吃”与食物材质相关的转喻和隐喻 256

6.2.1.2 “吃”与食物色、香、味、质相关的转喻和隐喻 261

6.2.1.3 与动物相关的隐喻 261

6.2.1.4 与“吃”的行为有关的概念隐喻 262

6.2.2 eat的语义分析 266

6.2.2.1 与食物材质相关的转喻和隐喻 267

6.2.2.2 与eat的方式、目的、结果相关的隐喻 268

6.2.2.3 与eat有关的概念隐喻 269

6.2.3 “吃”和eat的隐喻的比较 273

第七章 文化语义认知研究的应用 276

7.1 文化语义认知研究与外语教学 276

7.1.1 词汇层面的认知教学理念 277

7.1.2 文化词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278

7.1.3 文化词语教学内容和方法 279

7.1.3.1 文化词语教学中的隐喻意识培养 280

7.1.3.2 文化词语的教学内容 282

7.1.3.3 文化词语教学方法 283

7.2 文化语义认知研究与双语词典编撰 285

7.2.1 认知语义学与双语词典释义 285

7.2.2 现有双语词典对文化词语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86

7.2.2.1 文化词语的收录 287

7.2.2.2 义项的取舍和排列 290

7.2.2.3 词目编排 292

7.2.2.4 释义问题 292

7.2.2.5 例证问题 299

7.2.3 文化词语释义方法 300

7.2.4 文化词语辅助释义手段 304

7.3 文化语义认知研究与汉英互译 308

7.3.1 隐喻认知与文化词语翻译 308

7.3.2 文化词语的可译性和可译度 310

7.3.3 文化词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313

7.3.4 文化词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象误读 317

7.3.4.1 源域相同而目标域不同 318

7.3.4.2 源域不同而目标域相似或相同 320

7.3.5 文化词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处理 321

7.4 文化语义认知研究与跨文化交际 327

7.4.1 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传递中断 328

7.4.2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语义位移 329

第八章 结束语 334

参考文献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