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灌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5196370
  • 页数:862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11

第一编 建置 47

第一章 建置沿革 47

第一节 沿革 47

第二节 境域 48

第二章 行政区划 49

第一节 建县前的行政区划 49

第二节 建县后的行政区划 52

第三章 县城乡镇 56

第一节 县城 56

第二节 乡镇 58

第二编 自然环境 85

第一章 地质 85

第一节 地层 85

第二节 地质构造 86

第三节 水文地质 87

第二章 地貌 水系 88

第一节 地貌 88

第四节 工程地质 88

第二节 水系 89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91

第一节 四季特征 91

第二节 气候要素 92

第三节 物候 97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100

第一节 土壤 100

第二节 植被 104

第一节 野生动物 105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 105

第二节 野生植物 106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08

第一节 气象灾害 108

第二节 蝗虫灾害 109

第三节 地震 109

第三编 人口 117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17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17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18

第三节 人口变动 119

第一节 民族 121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21

第二节 性别 122

第三节 年龄 122

第四节 文化 125

第五节 职业 125

第六节 婚姻 126

第三章 人口控制 12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27

第二节 政策措施 127

第三节 晚婚晚育 129

第四节 节育绝育 130

第五节 优生优育 131

第四编 农业 135

第一章 机构 135

第一节 农业局 135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公司 136

第三节 中心、站、所、场 136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138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38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39

第三节 互助合作 139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41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3

第三章 劳动力 生产资料 144

第一节 劳动力 144

第二节 土地 145

第三节 耕畜 146

第四节 农具农机 147

第四章 农业区划 耕作制度 149

第一节 农业区划 149

第二节 耕作制度 151

第一节 选种育种 152

第五章 农技农艺 152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55

第三节 肥料 157

第四节 植物保护 159

第六章 生产实绩 163

第一节 主要农作物产量 163

第二节 产值 167

第五编 林牧副渔业 171

第一章 机构 171

第一节 多种经营管理局 171

第二节 站场公司 172

第一节 资源 174

第二章 林业 174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75

第三节 泡桐 177

第四节 管理 178

第三章 果树 179

第一节 品种 179

第二节 栽植 179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180

第四章 蚕桑 180

第一节 植桑 180

第二节 养蚕 181

第五章 畜牧业 182

第一节 品种 182

第二节 繁殖 184

第三节 饲养 185

第四节 疫病防治 188

第六章 水产业 190

第一节 资源 190

第二节 养殖 190

第三节 捕捞 192

第四节 渔政 194

第一节 种植业 195

第七章 副业 195

第二节 养殖业 197

第三节 编织业 198

第六编 水利 203

第一章 机构 203

第一节 水利局 203

第二节 治淮工程团 203

第三节 新沂河堤防管理所 203

第二章 河道治理 204

第一节 新沂河 204

第四节 公司、站、所、队 204

第二节 灌河 205

第三节 盐河 206

第四节 其他河流 206

第三章 排灌工程 208

第一节 排涝降渍工程 208

第二节 灌溉工程 214

第四章 涵闸 218

第一节 盐东控制闸 218

第二节 新沂河涵闸 219

第四节 大沟排涝涵闸 221

第三节 小型涵闸 221

第五章 防汛抗旱 22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25

第二节 物资器材 225

第三节 防汛抗旱纪实 226

第六章 河堤管理 229

第一节 新沂河 229

第二节 灌河 229

第二节 小型涵闸管理 230

第一节 中型涵闸管理 230

第七章 涵、闸、站管理 230

第三节 其他干河 230

第三节 机电站管理 231

第七编 工业 235

第一章 机构 235

第一节 经济委员会 235

第二节 乡镇企业管理局 236

第三节 供电局 236

第二章 工业体制 236

第一节 全民工业 236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37

第三节 个体工业 238

第三章 工业门类 240

第一节 电力工业 240

第二节 机械冶金电子工业 244

第三节 食品饲料工业 248

第四节 化学工业 251

第五节 纺织工业 253

第六节 服装鞋帽业 255

第七节 造纸、印刷、纸制品 256

第八节 建材工业 257

第九节 农具家具 258

第十节 其它工业 259

第四章 酿酒 262

第一节 槽坊 262

第二节 酒厂 262

第三节 工艺 263

第四节 技术革新 266

第五节 管理 267

第五章 工厂与名优产品选介 268

第一节 工厂选介 268

第二节 产品选介 270

第一节 交通局 275

第八编 交通运输 275

第一章 机构 275

第二节 站、所、公司 276

第二章 线路 277

第一节 公路 277

第二节 航道 280

第三章 设施 282

第一节 车站、轮船站 282

第二节 港口码头 282

第三节 公路桥梁 284

第四节 渡口 288

第四章 运输工具 292

第一节 陆运工具 292

第二节 水运工具 295

第五章 客货运输 297

第一节 客运 297

第二节 货运 299

第六章 搬运装卸 301

第一节 操作工具 301

第二节 操作量 301

第一节 路政 302

第七章 交通管理 302

第二节 航政 303

第三节 车船管理 303

第四节 运输管理 304

第五节 安全检查 304

第九编 邮电 309

第一章 机构 309

第一节 邮电局 309

第二节 邮电支局、所 310

第二节 邮路 311

第一节 设备 311

第二章 邮政 311

第三节 业务 313

第四节 邮政编码 317

第三章 电信 317

第一节 电报 317

第二节 电话 319

第十编 财政·税务·审计 327

第一章 机构 327

第一节 财政局 327

第二节 税务局 327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28

第二章 财政 328

第三节 审计局 328

第四节 财政管理所、税务所 328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29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31

第四节 财政收支平衡 332

第五节 财务管理 333

第三章 税务 337

第一节 税务体制 337

第二节 税收 337

第三节 税务管理 345

第四章 审计 346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346

第二节 企业单位审计 346

第十一编 金融 351

第一章 机构 351

第一节 押典 351

第二节 银行 351

第三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灌南县支公司 353

第四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353

第一节 流通货币 354

第二章 货币 354

第二节 币值 355

第三节 货币代用券 355

第三章 存款 355

第一节 企业存款 355

第二节 财政、基建、特种存款 356

第三节 信用社存款 356

第四节 城乡储蓄 357

第一节 民间信贷 358

第四章 信贷 358

第二节 工商贷款 359

第三节 农业贷款 360

第四节 乡镇企业贷款 360

第五节 个体贷款 360

第五章 金融管理 364

第一节 现金管理 364

第二节 金银管理 365

第三节 结算 365

第一节 种类 366

第二节 国库券 366

第七章 保险业务 366

第六章 代理债券 366

第一节 公债 366

第二节 理赔 367

第十二编 商业 371

第一章 机构 371

第一节 商业局 371

第二节 物资局 372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372

第四节 对外贸易公司 372

第一节 国营商业 373

第五节 烟草专卖局 373

第二章 商业体制 373

第二节 集体商业 376

第三节 个体商业 377

第三章 商品购销 378

第一节 农副产品购销 378

第二节 废旧物资收购 383

第三节 生产资料购销 384

第四节 生活资料购销 390

第五节 药材药品购销 398

第一节 外贸商品 399

第四章 对外贸易 399

第二节 外贸经营 400

第五章 饮食服务 402

第一节 饮食业 402

第二节 服务业 403

第六章 集市贸易 404

第一节 集市 404

第二节 市场 405

第一章 机构 409

第一节 粮食局 409

第十三编 粮油经营 409

第二节 所、库、站、公司 410

第二章 收购 411

第一节 统购 411

第二节 议购 413

第三章 销售 414

第一节 粮食销售 414

第二节 油脂销售 420

第四章 价格 票券 422

第一节 粮油统购统销价格 422

第二节 票券 423

第二节 粮食保管 424

第五章 储运 424

第一节 仓储 424

第三节 调运 425

第十四编 工商行政管理 431

第一章 机构 431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局 431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所 432

第二章 工商业登记管理 432

第一节 私营(个体)工商业登记管理 432

第二节 国营和集体企业登记管理 434

第一节 集市贸易 435

第三章 市场管理 435

第二节 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437

第四章 经济合同管理 438

第一节 鉴证 438

第二节 调解仲裁 439

第五章 商标 广告管理 440

第一节 商标管理 440

第二节 广告管理 441

第三节 物价局 445

第二节 统计局 445

第一节 计划委员会 445

第一章 机构 445

第十五编 经济综合管理 445

第四节 所、队 446

第二章 计划 446

第一节 计划工作 446

第二节 主要国民经济之间的比例关系 450

第三章 统计 453

第一节 统计报表 453

第四节 统计教育 454

第三节 统计分析 454

第二节 统计调查 454

第四章 物价 455

第一节 物价演变 455

第二节 物价管理 462

第三节 物价检查 463

第五章 计量 464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464

第二节 计量管理 465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466

第一节 城乡建设局 469

第二节 公司、室、所、队、站、厂 469

第一章 机构 469

第十六编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469

第二章 县城建设 471

第一节 街道 471

第二节 房屋 472

第三节 公用事业 475

第四节 绿化 477

第三章 集镇建设 478

第一节 街道 478

第二节 房屋 478

第三节 公用事业 479

第四节 绿化 480

第四章 农村建设 481

第一节 道路 481

第二节 农房 486

第三节 饮用水 487

第四节 照明用电 487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 487

第一节 房产管理 487

第二节 土地管理 489

第三节 施工 490

第二节 设计 490

第六章 建筑业 490

第一节 队伍 490

第四节 设备 491

第五节 管理 491

第七章 环境保护 494

第一节 污染源 494

第二节 环境监测 496

第三节 环境治理 496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501

第一节 建县前党的组织 501

第十七编 党派社团 501

第二节 建县后党的组织 502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三青团 51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515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515

第三章 社会团体 516

第一节 职工团体 516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 517

第三节 妇女团体 519

第四节 农民团体 520

第五节 工商团体 521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525

第一节 人民代表的选举 525

第二节 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525

第十八编 政权政协 525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529

第二章 地方人民政府 531

第一节 灌东办事处 531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531

第三节 乡镇人民政府 53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40

第四节 人民来信来访 540

第三章 政治协商会议 540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541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42

第十九编 治安司法 547

第一章 机构 547

第一节 公安局 547

第二节 人民检察院 548

第三节 人民法院 548

第五节 所、队、庭、处 549

第四节 司法局 549

第二章 治安 550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 550

第二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551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551

第四节 治安管理 552

第五节 户籍管理 555

第六节 消防 555

第三章 检察 556

第一节 刑事检察 556

第四节 监所检察 557

第二节 法纪检察 557

第三节 经济检察 557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558

第四章 审判 558

第一节 刑事审判 558

第二节 民事审判 559

第三节 经济审判 559

第四节 申诉复查 560

第五章 司法 560

第一节 法制宣传 560

第四节 民事调解 561

第三节 律师 561

第二节 公证 561

第二十编 劳动人事 565

第一章 机构 565

第一节 人事局 565

第二节 编制委员会 566

第三节 劳动局 566

第四节 公司、处 566

第二章 人事管理 566

第一节 干部编制 566

第二节 干部构成 567

第一节 劳动就业 569

第三节 考核、培训 569

第三章 劳动管理 569

第二节 职工队伍 571

第三节 职工培训 572

第一节 劳动保护 573

第二节 劳动保险 574

第五章 工资 奖金 576

第一节 工资 576

第二节 退休 退职 578

第一节 离休 578

第六章 离休 退休 退职 578

第二节 奖金 578

第二十一编 民政 583

第一章 机构 583

第一节 民政局 583

第二节 处、所 583

第二章 拥军优属 584

第一节 支前 584

第二节 拥军活动 584

第三节 烈士褒扬 585

第四节 抚恤 585

第五节 定期定量补助 586

第六节 群众优待 587

第三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588

第一节 安置 588

第二节 扶持生产 588

第四章 救灾救济 589

第一节 救灾 589

第二节 救济 589

第三节 扶贫 590

第一节 孤寡老人赡养 591

第五章 社会福利 591

第四节 收容遣送 591

第二节 福利生产 592

第六章 婚丧管理 592

第一节 婚姻制度 592

第二节 婚姻登记 593

第三节 殡葬改革 593

第二十二编 军事 597

第一章 机构 597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 597

第二节 乡(镇)人民武装部 597

第二章 地方武装 598

第一节 共产党地方武装 598

第二节 国民党地方武装 600

第三节 民间武装 600

第四节 游杂武装 601

第三章 驻军 60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驻军 602

第一节 募兵制 603

第四章 兵役 603

第二节 征兵制 60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驻军 603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604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604

第五章 民兵 605

第一节 组织 605

第五节 预备役 605

第二节 军事训练 606

第三节 装备 607

第四节 民兵重要活动 607

第六章 兵事 609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 609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610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612

第二节 科协 617

第一节 科委 617

第三节 所、学会、协会 617

第一章 机构 617

第二十三编 科技 617

第二章 科技队伍 618

第一节 队伍构成 618

第三章 科普工作 619

第二节 科技信息 619

第一节 科普宣传 619

第二节 职称评定 619

第三节 科技咨询 620

第四章 科技成果 620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 620

第二节 工业科技成果 622

第三节 医药卫生科技成果 623

第四节 其他科技成果 623

第五章 气象、地震测报与沼气利用 628

第一节 气象测报 628

第二节 地震测报 628

第三节 沼气利用 630

第二十四编 教育 633

第一章 机构 633

第一节 文教局 633

第二节 室、站 633

第二章 书院 私塾 634

第一节 书院 634

第三章 学前教育 635

第一节 幼儿教育 635

第二节 私塾 635

第四章 初等教育 636

第一节 小学教育 636

第二节 主要幼儿园简介 636

第二节 主要小学简介 638

第五章 中等教育 640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640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 642

第三节 职业教育 642

第四节 主要学校简介 643

第一节 农民教育 644

第二节 职工教育 644

第六章 成人教育 644

第五节 广播电视大学 645

第四节 大专函授 645

第六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645

第三节 中专函授 645

第一节 教师队伍 646

第二节 教师进修 646

第七章 教师 646

第三节 教师待遇 647

第八章 经费与设施 648

第一节 经费 648

第二节 设施 649

第九章 勤工俭学 650

第一节 概况 650

第二节 主要校办工厂 651

第二十五编 文化 655

第一章 文化单位 655

第一节 文化馆、站 655

第二节 图书馆、室 656

第三节 档案馆、室 656

第四节 书店 657

第五节 电影公司 657

第六节 影剧院、场 658

第七节 剧团 658

第二章 文学艺术 659

第一节 文学创作 659

第二节 艺术创作 663

第三节 民间游艺 664

第三章 电影 录像 667

第一节 电影 667

第二节 录像 668

第四章 文物古迹 669

第一节 遗址 669

第二节 文物 670

第三节 湮没庙观 670

第四节 文物保护 671

第五章 广播 电视 报刊 672

第一节 广播 672

第二节 电视 673

第三节 报刊 673

第四节 通讯报道 674

第二节 党史资料征集 675

第一节 地名普查 675

第三节 文史资料征集 675

第六章 地方史志工作 675

第四节 地方志编纂 676

第一节 体育运动委员会 679

第一章 机构 679

第二节 场、团体 679

第二十六编 体育 679

第二章 体育队伍、设施、经费 680

第一节 队伍 680

第二节 设施 681

第三节 经费 682

第一节 农村体育 683

第二节 城镇体育 683

第三章 群众体育 683

第四章 学校体育 684

第一节 师资 684

第二节 体育课 684

第三节 课外活动 685

第四节 体育达标训练 685

第五节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685

第六节 幼儿体育 686

第七节 人才输送 686

第五章 体育比赛 687

第一节 县级比赛 687

第二节 参加市(地)以上比赛 688

第三节 承办市(地)级比赛 689

第四节 比赛成绩 689

第一章 机构 699

第一节 卫生局 699

第二节 院、所、站、室 699

第二十七编 医药卫生 699

第二章 医疗技术 704

第一节 中医 704

第二节 西医 706

第三章 医疗制度 708

第一节 公费医疗 708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708

第二节 劳保医疗 709

第三节 合作医疗 709

第四章 防疫保健 710

第一节 防疫 710

第二节 妇幼保健 714

第三节 肿瘤死因调查 715

第一节 医政 716

第二节 药政 716

第五章 医政 药政 药材 716

第三节 药材 717

第一章 人民生活 721

第一节 农民生活 721

第二十八编 社会 721

第二章 风俗习惯 722

第一节 岁时习俗 722

第二节 职工生活 722

第二节 生产习俗 723

第三节 生活习俗 724

第四节 婚丧习俗 726

第五节 称谓 728

第一节 姓氏 730

第二节 宗族 730

第三章 姓氏 宗族 730

第四章 宗教 会道门 731

第一节 宗教 731

第二节 会道门 732

第一章 语音 735

第一节 声韵调 735

第二十九编 方言 735

第二节 二字连读变调 736

第三节 声韵配合关系表 737

第四节 与普通话对应关系表 738

第五节 同音字表 742

第二章 词汇 751

第一节 天文地理 751

第二节 时间节令 752

第三节 亲属称谓 752

第四节 方位指代 753

第四章 劳保福利 753

第六节 副词 754

第五节 性状感觉 754

第三章 语法 755

第一节 词类 755

第二节 短语 756

第三节 句子 756

第四章 标音举例 757

第三十编 人物 761

第一章 传略 761

第一节 传记 761

第二节 事略 777

第一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782

第二章 名录 782

第二节 县团级以上干部名录 830

第三节 高级知识分子名录 834

第四节 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名录 837

附录 841

一、文献辑存 841

(一)文告 841

(二)碑记 851

(三)墓志铭 852

二、诗文选录 853

《灌南县志》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人员 858

编后记 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