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微生物检验概论 1
第一节 微生物检验发展简史 1
一、微生物的发现与培养基的发明 1
二、抗生素的发现与细菌的耐药监测 2
三、现代微生物检验的发展 2
第二节 微生物检验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3
一、微生物学检验研究内容 3
二、微生物检验的任务 3
第三节 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 4
一、医护工作者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 4
二、微生物实验室如何与临床科室沟通 5
第二章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输操作规范 7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操作程序 7
一、菌(败)血症的临床指征 8
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运输 11
三、标本的接收与处理 16
第二节 无菌腔液及组织标本的操作程序 21
一、脑脊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原则 21
二、其他无菌体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24
三、组织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26
第三节 尿液标本的操作程序 30
一、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指征 30
二、尿液的采集与运输 31
三、标本的接收与处理 34
第四节 粪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36
一、肠道细菌感染的临床指征 36
二、标本的采集及运输 38
三、标本的接收与处理 39
第五节 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41
一、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指征 42
二、标本的采集及运输 44
三、标本的接收与处理 47
第六节 分泌物标本的操作程序 52
一、化脓性感染的临床指征 52
二、标本的采集及运输 55
三、标本的接收与处理 57
第七节 厌氧菌标本的操作程序 61
一、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指征 61
二、标本的采集与运输 65
三、标本的接收与处理 66
第三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68
第一节 化脓性球菌的鉴定程序 68
一、葡萄球菌的鉴定 68
二、链球菌属的鉴定 78
三、肺炎链球菌的鉴定 89
四、肠球菌属的鉴定 91
五、脑膜炎奈瑟菌的鉴定 95
六、淋病奈瑟菌的鉴定 97
七、卡他布兰汉菌的鉴定 99
第二节 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程序 101
一、肠杆菌科细菌概述 101
二、肠杆菌科细菌共同特性 101
三、肠杆菌科细菌的常规鉴定 102
第三节 弧菌科细菌的鉴定 125
一、弧菌属细菌的常规鉴定 125
二、副溶血性弧菌的鉴定 134
三、气单胞菌属的鉴定 135
四、邻单胞菌属常规鉴定 137
第四节 非发酵菌的鉴定 138
一、假单胞菌属的鉴定 139
二、不动杆菌属的鉴定 143
三、产碱杆菌属的鉴定 146
四、莫拉菌属的鉴定 147
五、黄杆菌属细菌的鉴定 148
第五节 苛养菌的鉴定程序 149
一、嗜血杆菌属的常规鉴定 149
二、鲍特菌属的常规鉴定 153
三、布鲁菌属的鉴定 156
四、军团菌属的鉴定 161
第六节 革兰阳性需氧芽胞杆菌的鉴定 166
一、炭疽芽胞杆菌的鉴定 166
二、蜡样芽胞杆菌的鉴定 172
第七节 其他革兰阳性杆菌的鉴定 175
一、白喉棒状杆菌的鉴定 175
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177
三、红斑丹毒丝菌的鉴定 180
四、阴道加特纳菌的鉴定 182
五、奴卡菌属和红球菌的鉴定 185
第八节 厌氧菌的鉴定 192
一、概述 192
二、厌氧球菌的鉴定 196
三、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的鉴定 199
四、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的鉴定 204
五、梭状芽胞杆菌的鉴定 207
第九节 分枝杆菌的实验诊断与检查 217
一、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 218
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 222
第十节 真菌的实验室诊断与鉴定 223
一、真菌的分类与结构 223
二、真菌的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查 225
三、常见真菌的常规检查及鉴定 228
第十一节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与仪器的自动化 234
一、微生物的快速诊断技术 235
二、自动血培养分析仪器的应用 243
三、自动化细菌鉴定系统的应用 244
第四章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与耐药监测 247
第一节 药物敏感试验的规则与质量控制 247
一、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及特点 247
二、抗菌药物与药物敏感试验原则 250
三、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 256
第二节 体外药敏试验的操作规程 276
一、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药敏试验 276
二、苛氧菌药物敏感试验 291
三、分枝杆菌及厌氧菌体外药敏试验 293
四、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试验 306
第三节 细菌耐药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 309
一、细菌耐药性及其变迁 309
二、细菌的耐药机制 313
三、细菌的耐药性监测 316
四、医院感染的细菌学监测 336
五、实验室报告的分析与解读 352
附录一 试剂与培养基的配制 361
附录二 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药敏系统 392
参考文献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