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世官世禄到俸给制——先秦俸禄制度概说 1
第一节 周代的世官世禄制 1
一、分封制与世官制 1
二、爵禄与采邑 6
第二节 世官世禄制的破坏与俸禄制的兴起 13
一、世官世禄制的崩坏与俸禄制的确立 14
二、秦国的军功爵制与俸禄制 22
第二章 两汉俸禄制度 28
第一节 两汉官吏秩石等级 28
第二节 两汉官吏俸禄的内容与数量 35
一、西汉官吏的俸钱与“廪食太官” 35
表2—1 汉代各秩别月俸三种记载比较 37
表2—2 西汉各秩别月俸钱定额 44
二、王莽的俸禄制度改革 50
三、东汉的“半钱半谷”制 52
表2—3 东汉各秩别月俸额 54
第三节 两汉官员的其他正当收入与官员致仕后的待遇 56
一、官吏俸禄之外的正当收入 56
二、致仕官的待遇 61
第四节 两汉封爵食邑制度概述 6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俸禄制度 73
第一节 魏晋南朝俸禄的等级标准与俸禄内容 75
一、魏晋南朝俸禄的等级标准 75
二、南朝的“禄官”与非“禄官” 83
表3—1 陈代无俸禄诸官职表 85
表3—2 陈代降减俸禄诸官职表 88
三、魏晋南朝俸禄的内容 89
第二节 东晋南朝地方官俸禄的形式及其弊端 98
一、地方官的禄田 98
二、地方官的“杂供给” 102
三、“送故迎新”及地方官的“还资” 105
第三节 从行赏到班禄——北魏的俸禄制度 116
一、北魏前期的赏赐制度 117
二、俸禄的班行及其基本特征 124
三、地方官“依户给俸”制与“随地给公田” 130
四、“职俸”以外其他形式的俸禄待遇 133
第四节 北齐北周的俸禄制度 137
一、北齐的俸禄制度 138
表3—3 北齐中央官俸额 140
表3—4 北齐地方官俸额 142
二、北周的俸禄制度 146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爵禄制 149
一、开皇年间的京官季禄制与外官计户给禄制 160
第一节 隋代的俸禄制度 160
第四章 隋至唐前期的俸禄制度 160
表4—1 隋代京官俸禄标准 161
表4—2 隋代外官俸禄标准 163
二、隋代的“官人禄力” 165
三、隋代的田禄 167
表4—3 隋代京官职田额 169
第二节 唐代前期的俸禄制度 173
一、唐代前期京、外官的年禄制 173
表4—4 唐前期京官给禄额统计 178
表4—5 唐前期外官给禄额统计 178
二、唐代前期的俸料钱及其演变 181
表4—6 唐乾封制中京官各品俸料钱统计 185
表4—7 开元二十四年京官月俸统计 188
表4—8 唐前期乾封、开元年间京官俸料总额比较 188
三、唐代前期京、外官的职田 194
表4—9 唐武德年间京、外官职田 195
表4—10 唐代兵府军官职田统计 196
四、唐前期官俸体系中的手力、杂色役与资课问题 199
表4—11 京官给防阁、庶仆员数及纳钱额 200
表4—12 州县官给白直、执衣员数 202
表4—13 文武职事三品以上带勋者所给亲事、帐内员额及课钱估计数 206
第一节 中晚唐时期的俸禄制度 210
第五章 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俸禄制度 210
一、安史乱后京、外官冗员的滥觞与俸禄的变化 210
表5—1 唐贞元至会昌年间京官员数 211
二、中晚唐京、外官禄 214
表5—3 上县职事官月俸额 216
表5—2 上州职事官月俸额 216
三、中晚唐京、外官俸料钱额与折估制 216
表5—4 诸道观察、团练使及属官月俸额 217
表5—5 节度使官员月俸额 219
四、中晚唐京、外官职田 221
五、中晚唐俸禄体系中的手力课问题 223
六、中晚唐几种特殊官员的俸禄 225
一、官员俸禄状况 229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俸禄制度一瞥 229
表5—6 后周诸使、州刺使俸禄额 230
二、五代十国时期的所谓“俸户” 231
三、五代十国时期的“手力当直” 232
第三节 唐五代俸禄制的若干问题 233
一、唐五代时期的俸禄制与财政制度 234
二、俸禄制与官僚制度 236
三、唐代月俸制的历史地位 238
第六章 两宋俸禄制度 241
第一节 皇室、宫廷俸禄 244
一、对皇室俸禄的优宠 244
表6—1 宋皇亲领武职俸禄定例 246
二、后宫俸禄名色、等级及支付方法 247
第二节 百官俸禄 249
一、官员正俸 249
表6—2 北宋宰执俸禄定例 250
表6—3 北宋文臣京朝官俸钱、衣赐定例 250
表6—4 宋选人俸禄定例 252
表6—5 宋武阶俸禄定例 253
二、官员加俸 255
表6—6 宋职钱定例 255
三、职田 260
表6—7 北宋咸平二年(999年)职田定例 260
表6—8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职田定例 261
表6—9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成都府路职田定例 262
四、官员变相俸禄 263
五、军俸 268
六、俸禄的支给制度 272
表6—10 北宋初年俸户定例 276
七、闲官、致仕官等俸禄 278
表6—11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京祠官添支条例 281
表6—13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外祠官添支条例 282
表6—12 北宋熙丰年间(1068—1085年)外祠官添支条例 282
表6—15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外祠官添支条例 283
表6—14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外祠官添支条例 283
八、吏员俸禄中的重禄法 287
表6—16 宋枢密院吏员俸料 289
第三节 宋代俸禄制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90
一、俸禄与官、职、差遣的关系 290
二、增俸养廉的措施及其实践 293
三、高、低级官员俸入多寡悬殊 301
四、俸禄与积贫的关系 304
第七章 辽、金、元的俸禄制度 308
第一节 辽朝的俸禄制度 310
一、金朝俸禄制度的建立及其演变 315
第二节 金朝的俸禄制度 315
二、宫闱、宗室俸给 318
表7—1 金内职岁俸定例 319
三、京、外官俸禄名色和支付方法 320
表7—2 金朝内官俸给定例 321
表7—3 金朝外官俸禄及职田定例 322
表7—4 金朝津遣钱定例 327
四、军队俸给 329
表7—5 金朝诸军月俸定例 331
五、吏员俸给 333
表7—6 金朝中央吏员俸禄定例 334
六、赏赐和优免 335
表7—7 金朝军队赏赐定例 337
七、致仕官俸禄 339
八、俸禄的扣罚停夺 340
第三节 元朝的俸禄制度 342
一、元朝俸禄制度的建立及其演变 342
二、文官俸秩等级与名色 347
表7—8 元朝至元年间秘书监俸禄定例 348
表7—9 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百官俸例 349
表7—10 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秘书监添支俸米定例 350
表7—11 元朝大德十年(1306年)秘书监月俸定例 351
表7—12 元朝至大年间秘书监月俸定例 351
表7—13 元朝至大年间各品月俸定例 352
表7—14 元朝延祐年间秘书监折俸支米定例 353
三、支俸方式、方法 354
四、职田 357
表7—15 元朝北方职田定例 358
表7—16 元朝江南职田定例 359
五、军官俸禄 363
表7—17 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军官俸禄定例 365
六、其他官吏俸禄 366
表7—18 元朝江浙学官月俸 367
表7—19 元朝镇江学官月俸 368
表7—20 元朝地方机构吏员月俸 371
七、赏赐 372
表7—21 元朝岁赐定例 374
八、俸禄厚薄与吏治清浊的关系 378
第四节 辽金元俸禄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382
一、俸禄制的建立完善与少数民族的汉化同步 382
二、本民族旧俗对俸制体系的影响 384
三、金、元以钞制俸的官俸形式及其社会影响 385
第八章 明朝俸禄制度 387
一、藩王俸禄 389
第一节 皇室俸禄 389
表8—1 明代藩王表 390
表8—2 洪武二十八年亲王等禄米定例 393
表8—3 弘治年间诸王岁米 396
二、王府庄田 400
表8—4 王府庄田赏赐 402
三、王府的其他待遇 410
表8—5 洪武至洪熙年间赏赐诸王金、银、钞示例 411
表8—6 正统至弘治年间养赡岁米的支给 415
四、公主俸禄及其他待遇 418
表8—7 公主等俸禄标准 419
表8—8 公主庄田赏赐 420
第二节 宫中女官与宦官俸禄 423
一、女官俸禄 423
二、宦官俸禄 425
三、宦官的赐银、赐田及其他 429
表8—9 宦官庄田赏赐 430
第三节 爵禄制度 433
一、封爵与岁禄 433
表8—10 公侯伯爵岁禄示例 434
表8—11 公侯伯岁禄及其本折情况 438
二、公、侯、伯的赐田 441
表8—12 明代中后期侯伯赐田情况 444
第四节 文职武职官员俸禄 446
一、职田制的继承与废除 446
二、俸禄标准与俸钞折色的变更 450
表8—13 明代文武官员俸禄标准 451
表8—14 明代钞折米标准示例比较 460
表8—15 万历《明会典》载俸钞折色定例 461
三、罚俸与住俸 462
四、按照官品的赋役优免 468
表8—16 嘉靖年间京官的优免则例 469
五、武职官员的战时待遇及赏功制度 471
六、致仕、丁忧待遇与优恤制度 475
七、吏员月俸 480
一、皇室支出与国家财政 482
第五节 俸禄支出与财政、吏治、军政 482
二、冗官、冗费与财政的困窘 488
表8—17 嘉、隆年间太仓银库岁入岁出银数比较 491
表8—18 正德至万历年间九边年例银统计 492
三、俸钞折色与薄俸的关系 493
四、薄俸对吏治、军政的影响 494
表8—19 镇守总兵等官私役军士事例 498
第九章 清朝俸禄制度 503
一、后妃等制及其待遇 505
第一节 皇室俸禄 505
表9—1 清代后妃的年例与日用标准 506
二、宗室俸禄 511
表9—2 清代宗室俸禄标准 513
三、宗室庄田与优恤、赏赐 514
表9—3 清代宗室王公庄田统计 516
四、公主俸禄及其他 519
表9—4 清代在京公主以下及额驸俸禄比较 521
表9—6 下嫁外藩公主以下及额驸俸禄标准(乾隆朝定例) 522
表9—5 下嫁外藩公主以下及额驸俸禄标准(顺治朝定例) 522
五、附:宦官俸禄 524
表9—7 清代宦官俸禄标准 526
第二节 外藩王公俸禄与世爵俸禄 528
一、外藩封爵及其俸禄 528
二、外藩王公的其他待遇 531
三、异姓封爵及世爵之俸禄 534
表9—8 清代世爵等级及品级 535
表9—9 清代世爵俸禄标准 536
表9—10 明清文官俸禄比较 539
第三节 文职官员俸禄 539
一、京官、外官俸禄标准的变化 539
表9—11 清代文官俸禄定例 541
二、外官养廉银与京官双俸制 545
表9—12 清代督抚布按等养廉银定例 550
表9—13 清代府州县官员养廉银定例 552
三、赋役优免问题 557
四、罚俸、裁俸、捐俸与扣减养廉 560
五、致仕待遇及其他 569
表9—14 清初致仕官员简况 570
六、吏员俸禄 573
一、八旗的授田制 576
第四节 武职官员俸禄 576
表9—15 清代八旗官兵分拨土地数额 577
二、八旗、绿营俸禄标准 581
表9—16 清代禁旅八旗将领俸禄定例 582
表9—17 顺治至乾隆初绿营将领俸薪岁额 586
表9—18 乾隆以后绿营将领俸薪岁额 588
三、名粮制度 589
表9—19 驻防八旗将领丁粮马乾定例 591
表9—20 绿营将领亲丁名粮定例 595
四、武职养廉 597
表9—21 驻防八旗武职养廉定例 598
表9—22 绿营武职养廉岁额 601
五、战时俸饷制度 603
表9—23 京城官兵出征行装银 605
表9—24 东北官兵出征行装银 606
表9—25 蒙古官兵出征行装银 606
表9—26 直省驻防官兵出征行装银 606
表9—27 绿营官兵出征行装银 609
表9—28 京城官兵及跟役出征盐菜银 613
表9—29 驻防官兵及跟役出征盐菜银 615
表9—30 蒙古官兵及跟役出征盐菜银 616
表9—31 绿营官兵出征盐菜银 618
六、功赏与抚恤制度 622
表9—32 八旗官兵攻城赏格示例 623
表9—33 八旗官兵陷阵赏格 624
表9—34 八旗官兵水战赏格 625
表9—35 绿营攻城赏格示例 625
表9—36 绿营陷阵赏格 626
表9—37 绿营水战赏格 626
表9—38 绿营官兵阵亡恤银定例 629
七、红白事例银与退役待遇 631
表9—39 禁旅八旗红白事例银标准 632
后记 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