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免疫复合物病的历史 1
一、克隆选择学说与自身抗体产生理论 2
二、自身抗体与疾病 3
三、免疫复合物与组织损伤 4
四、Heymarm的实验模型 4
第三章 变态反应性疾病与免疫复合物的关系 7
一、过敏症型变态反应与免疫复食物 7
二、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与免疫复食物 10
三、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11
四、细胞介导型变态反应与免疫复合物 12
五、刺激型变态反应与免疫复合物 13
第三章 免疫复台物的组成部分 16
一、抗原的种类 16
(一)半抗原 16
(二)大分子抗原 16
(三)颗粒抗原 17
(四)内源性抗原 17
(五)外源性抗原 18
二、抗体的种类与生物学活性 18
三、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20
五、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免疫球蛋白 23
四、抗体分子的抗原决定簇 23
六、补体 24
第四章 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27
一、抗原抗体的结合力 27
二、免疫复合物的溶解度和大小 28
(一)抗原的结合簇 28
(二)抗原抗体的比例 28
(三)格子结构的形成 29
三、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方式 30
(一)抗原过剩型免疫复合物 31
(三)游离型免疫复合物 32
(二)抗体过剩型免疫复合物 32
第五章 免疫复合物的生物学活性 34
一、补体的活化 34
(一)经典途径的活化 35
(二)替代途径的活化 37
二、补体对免疫复合物的溶解作用 37
三、免疫复合物对血凝,纤溶系统的影响 38
四、免疫复合物与类风湿因子的反应 39
五、免疫复合物与抗抗体(anti-antibody)的反应 43
六、免疫复合物与胶固素的反应 45
七、免疫复合物与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反应 46
八、免疫复合物与嗜中性粒细胞的反应 48
十、免疫复合物与嗜碱性粒细胞的反应 50
九、免疫复合物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反应 50
十一、免疫复合物与肥大细胞的反应 51
十二、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的反应 51
十三、免疫复合物与淋巴细胞的反应 52
十四、免疫复合物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52
十五、免疫复合物与杀伤(K)细胞的反应 53
十六、免疫复合物与组胺的反应 55
第六章 免疫复合物的命运 59
一、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率 59
二、免疫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 61
三、免疫复合物向组织沉积 62
第七章 免疫复合物的组织沉积 63
一、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组织沉积机制 63
(一)理化性沉积 63
(二)受体介导性沉积 64
(三)嗜中性粒细胞的参与 66
(四)IgE抗体和血小板的参与 69
二、先抗原后抗体的组织沉积 69
(一)循环中抗原向组织附着 69
(二)组织内部抗原向细胞表面暴露 71
三、先抗体后抗原的组织沉积 71
四、细胞和组织的C3受体和Fc受体及其生物学活性 71
五、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方式 76
第八章 组织沉积免疫复合物的证明方法 80
一、免疫荧光检查 81
二、电子显微镜检查 83
三、免疫复合物沉积组织洗脱物的检查 84
(一)组织切片法 84
(二)匀浆法 84
第九章 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方法 86
一、物理化学方法 88
(一)用超速离心沉淀分析法 88
(三)冷球蛋白沉淀法 89
(四)聚乙二醇沉淀法 89
(二)蔗糖密度梯度超迷离心沉淀法 89
(五)凝胶过滤法 90
二、利用补体结合反应的检测法 91
(一)Clq凝胶内沉淀反应 91
(二)Clq胶乳凝集试验 92
(三)C1q PEG放射免疫测定 93
(四)C1q偏离试验 95
(五)C1q结合试验 97
(六)C1q试管放射免疫测定 97
(七)C1q试管酶免疫测定 99
(八)Clq提纯方法 101
(九)C1q法存在的问题 101
(十)胶固素结合试验 102
三、抗球蛋白抗体法 104
(一)mRF凝胶内沉淀反应 104
(二)mRF定量沉淀反应 104
(三)mRF纤维素放射免疫测定 105
(四)mRF结合试验 107
(五)pRE胶乳疑集试验 108
(六)pRF双抗体放射免疫测定 108
(七)RF法存在的问题 109
(八)抗抗体(anti-antibody)法 110
(一)Raji细胞检测法 112
(二)人红细胞检测法 113
四、受体结合试验 114
(三)血小板凝集试验 114
(四)玫瑰花结检测法 116
(五)ADCC检测法 116
(六)巨噬细胞检测法 117
(七)受体结合法存在的问题 119
五、嗜中性粒细胞游走试验 119
六、甲状腺球蛋白抗原特异性检测法 120
七、构成免疫复合物的抗原鉴定法 120
(一)DNA抗原复合物的证明 121
(三)其它方法 122
(二)利用抗原过剩时免疫复合物发生解离性鉴定抗原 122
九、不同检测法测定各种疾病免疫复合物的阳性率 125
八、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125
第十章 实验性免疫复合物病 133
一、实验性急性免疫复合物病 133
二、实验性慢性免疫复合物病 133
三、马杉肾炎和Heymann肾炎 135
四、实验性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138
五、自发性免疫复合物病 139
第十一章 人类免疫复合物病 143
一、血清病 145
(一)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 146
二、肾小球肾炎 146
(二)膜性肾小球肾炎 148
(三)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150
(四)狼疮性肾炎 151
(五)由其它内源性抗原引起的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156
(六)微生物感染性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156
(七)IgA肾病 158
(八)药物性肾小球肾炎 158
三、其它肾脏疾病 161
(一)肾小管损伤 161
四、血管炎 162
(二)肾病综合征 162
五、感染性内膜炎 165
六、麻风 165
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66
(一)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CTD) 172
八、类风湿性关节炎 173
(一)恶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175
(二)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178
十一、淋球菌性关节皮肤炎 181
十二、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181
十、强直性脊椎炎 181
九、干燥综合征 181
十三、肝脏疾病 182
十四、炎性肠疾病 186
十五、肺脏疾病 188
(一)肺炎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炎和肺泡炎 188
(二)肺曲菌病 188
(三)肺结节病 188
(四)其它肺脏疾病 189
十六、血液疾病 189
(一)镰状细胞病 189
(二)疟疾贫血 189
(五)白血病 190
(四)紫癜 190
(三)成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190
(六)冷球蛋白血症 191
(七)血友病 191
十七、神经系统疾病 192
(一)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192
(二)多发性末梢神经炎(Guillain-Barre综合征) 192
十八、癌 192
十九、肾移植后免疫复合物型肾炎 195
二十、补体缺陷病与免疫复合物病 196
二十一、其它疾病 198
一、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制剂 209
第十二章 免疫复合物病的治疗 209
二、“冲击”疗法 210
三、免疫抑制剂 211
四、免疫调节剂 212
五、D-青霉胺 213
六、抗炎药物 213
七、换血浆疗法 214
八、抗凝药物 215
九、前列腺素 216
十、破坏受体的药物 217
结束语 219
译后记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