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缺血性心脏病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章平,朱建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1571126
  • 页数:68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心脏生理学研究方法 1

第一节 心脏解剖 1

一、心脏结构简介 1

二、冠状循环及其影响因素 6

第二节 心脏生理 10

一、心肌纤维的组织学特征 10

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机制 13

三、心肌组织的生理特性 17

四、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机制 21

第三节 心肌缺血预处理 24

一、基本概念 24

二、发生机制 25

三、临床意义 27

第四节 心肌细胞凋亡 28

一、基本概念 28

二、基本意义 28

三、发生机制与调控因素 29

第五节 常用生理学研究方法 30

一、离体心脏实验法 30

二、离体乳头肌实验法 32

三、人心耳梳状肌离体实验法 35

四、犬离体窦房结和乳头肌血液灌流法 36

五、离体工作心脏实验法 37

六、在体心脏实验法 41

七、冠状血管与冠状动脉血流量实验法 46

八、动物心电图 50

九、动物心导管检查法 55

十、膜片钳实验技术 58

第二章 生物化学研究方法 64

第一节 糖、脂、蛋白质代谢 64

一、糖代谢 64

二、脂类代谢 65

三、蛋白质代谢 66

一、糖代谢 67

第二节 正常心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特点 67

二、脂肪代谢 68

三、蛋白质代谢 69

第三节 缺血心肌与梗死心肌的代谢改变 69

一、缺血心肌的代谢改变 69

二、梗死心肌的代谢改变 70

第四节 常用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71

一、层析技术 71

二、电泳技术 74

三、蛋白质分离纯化与定量测定技术 75

四、蛋白质序列分析方法 76

第五节 血清脂质测定 77

一、血脂测定法 77

二、血清脂蛋白测定法 81

三、血清载脂蛋白测定法 84

第六节 血小板功能测定 87

一、血小板粘附试验 87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 88

第七节 前列腺素代谢产物测定 89

一、基本原理 89

二、实验方法 89

第八节 心肌标志酶测定 93

二、谷草转氨酶测定法 93

二、乳酸脱氢酶测定法 94

三、磷酸肌酸激酶测定法 95

一、血清肌红蛋白测定法 98

第九节 血清肌红蛋白、肌凝蛋白轻链测定 98

二、血清肌凝蛋白轻链测定法 101

第十节 血浆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测定 102

一、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 102

二、放射酶学测定法 103

三、尿3-甲基-4-羟基苦杏仁酸化学测定法 104

第十一节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105

一、血液粘度测定法 105

二、血液粘弹性测定法 106

三、血液触变性测定法 107

四、红细胞流变性检测方法 108

五、白细胞流变性测定法 109

六、红细胞表面电荷测定法 110

第十二节 血糖测定 111

一、Folin-吴宪法 111

二、Nelson-Somogyi法 112

三、邻甲苯胺法 113

第十三节 血浆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 114

一、离心层析法 114

二、微柱法 115

第十四节 胰岛素抗性测定 116

一、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法 116

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法 116

三、胰岛素耐量试验 117

四、胰岛素测定方法 117

五、其他 117

一、常用免疫定量检测方法 118

第十五节 细胞粘附分子测定 118

二、人细胞间粘附分子1免疫酶学定量测定法 119

第十六节 自由基代谢产物测定 120

一、物理学测定方法 120

二、化学测定方法 122

第三章 药理学研究方法 126

第一节 药理学基本概念 126

一、药物的相互作用 126

三、临床药理学 127

二、药物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127

四、新药的临床试验和评价 128

五、药物监测 131

六、心理因素与药物治疗 132

七、老年人用药特点 132

第二节 抗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药物实验法 134

一、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制作方法 134

二、常用心肌缺血与梗死范围的测量方法 138

一、实验动物 143

第三节 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药物实验法 143

二、冠状动脉结扎诱发心律失常法 144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肌电生理特性影响实验法 146

四、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影响实验法 150

五、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影响实验法 151

第四节 调血脂药物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药的筛选方法 154

一、正常动物筛选法 154

二、病理模型筛选法 154

第五节 影响血小板功能药物实验法 157

一、外周血血小板分离技术 157

二、血小板粘附试验 157

三、血小板聚集试验 157

四、血小板释放反应测定法 157

五、血小板收缩功能测定法 159

二、器官系统水平研究 160

三、整体水平研究 160

一、细胞水平研究 160

第六节 影响前列腺素代谢药物实验法 160

第四章 病理学研究方法 162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162

一、正常动脉壁的结构 162

二、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162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164

一、内皮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164

二、单核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166

三、平滑肌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169

四、细胞外基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174

五、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177

六、血小板、白细胞、免疫或感染等与动脉粥样硬化 178

第三节 细胞培养实验法 179

一、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179

二、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180

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 181

第四节 组织化学技术 181

一、固定与制片 181

二、常见蛋白质、糖类、脂质及核酸的组织化学反应 185

三、酶的组织化学反应 189

四、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92

第五节 光学显微镜技术 194

一、光学显微镜的常见类型 195

二、显微摄影技术 196

第六节 电子显微镜技术 198

一、电子显微镜的相关技术 198

二、电子显微镜的分类与应用 199

第七节 单克隆抗体技术 200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00

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201

第五章 分子心脏病学研究方法 204

第一节 真核细胞DNA的制备 204

一、细胞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204

二、组织细胞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205

一、注意事项 206

第二节 真核细胞RNA的制备 206

二、提取方法 207

第三节 分子杂交 207

一、核酸探针的制备和标记 208

二、Southern杂交 214

三、Northern杂交 220

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222

五、点印迹杂交 223

六、原位杂交 225

七、经典原位杂交方法延伸的一些方法 229

第四节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231

一、基本原理 231

二、主要特点 231

三、实验材料 232

四、操作步骤 233

五、优化循环参数 233

第五节 核酸序列分析与突变检测 234

一、核酸序列分析 234

六、常见问题与对策 234

二、基因组核苷酸的突变检测 237

第六节 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 239

一、Western Blot 240

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243

第七节 DNA转染细胞与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技术 244

一、基因转染 244

二、转基因技术 246

第八节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251

一、形态学检查方法 251

二、流式细胞计数法 252

三、DNA凝胶电泳 252

四、组织原位末端标记法 253

第六章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55

第一节 缺血性心脏病的流行情况 255

一、时间分布 255

三、人间分布 256

二、空间分布 256

第二节 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研究 257

一、病因的基本概念 257

二、病因的基本内容 258

三、病因的基本要素 261

四、病因研究的基本方法 263

第三节 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方法的评价 265

一、诊断试验的评价方法 265

二、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 267

三、联合试验的评价 271

四、两种诊断试验的比较 271

五、诊断试验评价的原则 271

第四节 缺血性心脏病临床疗效的评价 272

一、基本方法 272

二、方案设计 276

三、结果处理 278

四、评价原则 279

一、基本概念 280

二、预后因素 280

第五节 缺血性心脏病的预后研究 280

三、研究方法 281

四、预后指标 282

五、评价原则 283

六、研究意义 283

第六节 临床科研基本原则 284

一、随机 284

三、盲法 285

二、对照 285

四、重复 286

五、偏倚 286

第七章 临床分型、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289

第一节 临床分期分型 289

一、基本概念 289

二、临床分期 290

三、临床分型 290

二、心绞痛 292

一、无症状型心肌缺血 292

第二节 诊断依据 292

三、心肌梗死 294

四、缺血性心肌病 297

五、原发性心脏骤停 297

第三节 治疗措施 297

一、整体护理 297

二、一般治疗 298

五、药物治疗 299

四、心理治疗 299

三、饮食治疗 299

六、溶栓治疗 304

七、抗凝治疗 304

八、监护治疗 304

九、超声治疗 304

十、基因治疗 304

十五、康复治疗 305

十四、中医治疗 305

十三、外科治疗 305

十二、反搏治疗 305

十一、介入治疗 305

第八章 X线诊断 306

第一节 常规检查 306

一、透视 306

二、摄影 306

第二节 导管检查 307

一、基本条件 307

二、检查方法 308

第三节 心血管造影 313

一、心血管造影 313

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314

第四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315

一、病例选择 315

二、术前准备 317

三、检查方法 318

四、投照体位 323

五、结果分析 325

六、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330

第五节 CT检查 334

一、工作原理 334

二、扫描方式 334

三、临床应用 335

第九章 超声诊断 339

第一节 概述 339

一、基本概念 339

二、仪器设备 340

三、诊断方法 341

四、主要进展 341

第二节 常用心脏超声诊断方法 342

一、M型超声心动图法 342

二、二维超声心动图法 346

三、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法 350

四、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 353

五、三维超声心动图法 353

一、心脏功能测定 354

第三节 缺血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方法 354

二、室壁运动分析 357

三、负荷超声试验 360

四、心肌声学造影 365

第四节 缺血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依据 367

一、心肌缺血 367

二、心肌梗死 368

三、心肌硬化 370

一、基本概念 371

第十章 核素诊断 371

第一节 概述 371

二、基本条件 373

三、诊断方法 374

四、放射防护 376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 377

一、基本原理 377

四、图像分析 378

二、常用药物 378

三、基本方法 378

五、临床应用 379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心功能测定 380

一、平衡法 380

二、首次通过法 384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384

一、心肌灌注显像 384

二、梗死心肌显像 390

三、心肌代谢显像 390

第十一章 临床电生理诊断 393

第一节 心电图检查 393

一、体表心电图检查 393

二、负荷心电图检查 397

三、动态心电图检查 397

四、高频心电图检查 399

一、心电向量图检查 401

第二节 心电图相关检查 401

二、心率变异性检查 404

三、心室晚电位检查 408

第三节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 409

一、概述 409

二、窦房结功能试验 411

三、传导功能检查 413

四、希氏束电图检查 415

五、旁道电生理检查 417

六、心脏不应期测定 421

第四节 常见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检查 422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22

二、室性心动过速 424

第十二章 磁共振成像诊断 428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系统简介 428

一、磁共振现象与磁共振成像 428

二、弛豫时间 429

四、磁共振成像设备简介 430

三、脉冲序列 430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MRI扫描技术 431

一、扫描层面选择 431

二、自旋回波心电门控技术 431

三、快速成像技术 432

四、超快速成像 432

五、磁共振血管造影 433

六、造影剂的应用 433

二、评价心脏功能 434

一、评价心肌性状 434

第三节 临床应用 434

三、评价心肌灌注 435

四、冠脉血流成像 437

五、检测冠脉血流 438

第十三章 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 442

第一节 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 442

一、心音图 442

二、心尖搏动图 445

三、颈动脉搏动图 446

四、颈静脉搏动图 447

五、心阻抗血流图 448

第二节 动态血压监测 450

一、监测方法 451

二、参数分析 451

三、临床应用 451

四、存在问题 452

第十四章 心理治疗 45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53

一、心理 453

二、气质 453

三、性格 454

四、心理健康 455

五、心身疾病 456

六、心理诊断 457

七、心理治疗 458

一、实验依据 460

第二节 心理社会因素与缺血性心脏病 460

二、作用机制 463

第三节 缺血性心脏病的心理治疗 464

一、心理咨询 464

二、心理支持 465

三、行为矫正 465

四、生活指导 465

五、生物反馈 465

七、药物治疗 466

六、松弛训练 466

第十五章 药物治疗 467

第一节 硝酸酯类药物 467

一、药理基础 467

二、临床应用 471

三、展望 474

第二节 β受体阻滞剂 475

一、药理基础 475

二、临床应用 480

第三节 钙拮抗剂 484

三、展望 484

一、药理基础 485

二、临床应用 489

三、展望 493

第四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493

一、药理基础 493

二、临床应用 497

第五节 抗血小板药物 499

一、药理基础 499

三、展望 499

二、临床应用 502

三、展望 503

第六节 前列腺素类药 504

一、药理作用 504

二、常用药物 504

第七节 其他常用药物 505

一、阿片类制剂 505

三、血管扩张剂 506

二、抗胆碱能药 506

四、生化类制剂 507

五、Na+/H+交换抑制剂 508

六、特异性心率减慢药 508

七、其他冠状动脉扩张剂 508

第十六章 介入治疗 510

第一节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510

一、基本原理 510

二、病例选择 511

三、器材选择 512

四、操作方法 522

五、疗效评价 525

六、术后处理 525

第二节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526

一、临床应用 527

二、常用支架 528

三、支架植入 536

四、并发症与防治 539

六、发展趋势 540

五、术后处理 540

第三节 经皮冠状动脉内旋切术和旋磨术 542

一、经皮定向冠状动脉内斑块旋切术 542

二、经皮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 543

三、经皮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刮吸术 545

四、经皮冠状动脉超声成形术 546

五、激光血管成形术 547

第四节 其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550

一、经皮冠状动脉切割气囊成形术 550

二、经皮冠状动脉热气囊成形术 550

三、经皮冠状动脉局部药物和基因治疗 552

四、经皮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术 553

五、经皮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556

二、主要参数 559

三、病例选择 559

—、基本原理 559

第五节 人工心脏起搏 559

四、起搏器材 561

五、安置方法 563

六、并发症及防治 564

七、术后处理与随访 566

第十七章 抗凝治疗 570

第一节 基础知识 570

一、血液凝固的生化机制 570

二、血液凝固的调控因素 571

三、血栓溶解的生化机制 573

第二节 常用药物 574

一、抗凝血药物 574

二、抗血小板药 579

第三节 临床应用 581

—、病例选择 581

二、治疗方案 582

三、注意事项 585

一、链激酶 587

第一节 常用药物 587

第十八章 溶栓治疗 587

二、尿激酶 588

三、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589

四、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590

五、茴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 590

六、蝮蛇抗栓酶 590

第二节 临床应用 591

一、病例选择 591

二、治疗方案 592

三、再通指标 593

四、不良反应 593

五、注意事项 594

六、治疗效果 595

七、若干进展 596

第十九章 超声治疗 601

第一节 基本原理 601

一、空化效应 601

三、温热效应 602

二、机械效应 602

第二节 临床应用 603

一、血管内超声显像 603

二、超声血管成形术 607

三、超声溶栓 609

四、超声起搏 610

五、超声除颤 610

六、超声过滤 610

七、超声增强心肌收缩力 610

第二十章 反搏治疗 612

第一节 体外反搏 612

一、基本原理 612

二、病例选择 612

三、基本设备 613

四、操作方法 613

五、注意事项 614

一、病例选择 615

第二节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615

二、基本设备 616

三、操作方法 617

四、疗效评价 618

五、注意事项 619

第二十一章 手术治疗 621

第一节 冠状动脉搭桥术 621

一、病例选择 621

二、基本方法 621

三、若干进展 625

第二节 心脏移植术 626

一、病例选择 626

二、基本方法 627

第二十二章 中医治疗 632

第一节 中医学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认识 632

一、基本认识 632

二、病因病机 633

三、临床表现 633

一、常用药物 634

第二节 缺血性心脏病的中药治疗 634

二、治疗法则 635

第三节 缺血性心脏病的经络疗法 639

一、基本理论 639

二、经络的基本功能 640

三、经络与心血管功能活动的关系 641

四、经络辨证论治 644

第二十三章 其他治疗措施 647

第一节 饮食治疗 647

一、基本目标 647

二、供给标准 647

三、主要措施 648

第二节 监护治疗 648

一、电生理监测 648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 649

一、抑制细胞增生 650

第三节 基因治疗 650

四、各种并发症的监测 650

三、出凝血功能测定 650

二、预防血栓形成 651

三、治疗心力衰竭 652

四、减少细胞浸润 652

五、改善脂质代谢 652

六、其他相关疾病 653

七、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654

八、预防血管狭窄 655

九、存在问题 658

第四节 康复治疗 659

—、一般处理 659

二、饮食治疗 659

三、心理治疗 659

四、娱乐疗法 659

五、运动疗法 660

六、物理疗法 662

八、作业疗法 663

七、反搏治疗 663

九、药物治疗 664

十、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 665

第二十四章 预防措施 670

第一节 人群预防 670

一、健全组织 670

二、培训人员 670

三、制定计划 671

四、健康教育 671

五、环境保护 674

六、学术研究 675

七、诊断治疗 675

八、群防群治 675

第二节 个人预防 675

一、一级预防 675

二、二级预防 678

三、三级预防 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