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病理学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匡调元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42713698
  • 页数:463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基本原理 1

第一节 邪正盛衰论 1

一、邪正盛衰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1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发展的关系 2

三、邪正斗争与疾病转归的关系 4

第二节 阴阳失调论 5

第三节 五行生克论 7

第四节 人与天地失应论 9

一、与天合度 11

二、与地同纪 17

第五节 亢害承制论 19

一、五常之气,太过不及 20

二、造化之常,不能有亢 20

三、有制之常,无制之变 21

四、生中有克,克中有用 22

五、亢害承制的作用 22

第六节 气化失常论 23

一、气化的基本内容 24

二、气化失常的基本表现及病理意义 25

一、形神的基本内容 26

二、形神失谐的基本表现与病理意义 26

第七节 形神失谐论 26

第八节 应变失常论 27

一、生命运动的理想状态——非平衡性适度稳态 28

二、应变失常和疾病的发生 37

第二章 基本病理过程 52

第一节 表里出入 52

第二节 虚实消长 54

第三节 寒热进退 57

第四节 升降失常 59

第五节 形质损伤 60

第六节 精气来复与代偿修复 61

第七节 阴阳离决和死亡过程 62

第三章 病因学 64

第一节 病因学概论 64

一、中医学病因概念与沿革 64

二、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分类 65

三、病因与发病及病机的关系 66

四、辨证求因与审因论治 68

第二节 禀赋与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 69

第三节 体质因素(内生六气) 70

第四节 天时因素 73

一、六淫 73

二、时令 78

一、地土方域 79

第五节 地理因素 79

二、水土不服 80

第六节 生物、物理、化学因素 81

一、疫疠 81

二、外因性损伤 82

三、中毒 84

第七节 心理与行为因素 85

一、情志 85

二、饮食 88

三、房劳 89

四、劳损 91

第四章 发病学 96

第一节 运气与发病 97

一、运气学说略探 97

二、对气象病理学的探讨 100

第二节 受邪门户与发病 108

一、外邪侵入门户 108

二、内伤致病途径 109

第三节 发病类型 109

一、新感与伏邪 109

二、卒发与徐发 111

一、疾病的传变 112

第四节 疾病之演变与转归 112

二、疾病的康复 114

三、疾病的复发 116

四、因果交替规律 117

第五章 病机学 120

第一节 脏腑病机 122

一、心与小肠 123

二、肝与胆 137

三、脾与胃 148

四、肺与大肠 166

五、肾与膀胱 174

六、两脏同病病机 197

七、历代对脏腑病机之研究 199

第二节 六经病机 203

一、六经病的病机 204

二、历代对六经病机之研究 210

第三节 气血病机 212

一、气病病机 213

二、血病病机 216

三、气血同病病机 219

四、历代对气血病机之研究 220

五、现代对气血理论研究的进展 224

六、对血瘀证研究的新进展 230

第四节 精病病机 238

第五节 心神病机 242

第六节 水湿痰饮病机 243

一、痰病的病机 244

二、饮病的病机 245

三、历代对痰饮病机之研究 246

第七节 六气病机 247

一、风气病机 249

二、寒气病机 250

三、暑气病机 251

四、湿气病机 253

五、燥气病机 254

六、火气病机 255

七、六气相兼与六气从化病机 258

八、历代对六气病机之研究 260

第八节 热病病机 263

一、卫气营血病机 263

二、三焦病机 270

三、历代对温热病机之研究 275

四、现代对温热病的研究 278

一、辨证论治的概述 292

二、关于“证”的概念 292

第六章 证的病理学基础研究 292

第一节 辨证论治的原理探讨——“整体制约论” 292

三、整体制约论 302

第二节 整体制约论的病理学基础 304

一、临床病理资料的举例分析 304

二、讨论 307

第三节 “证型”的结构及其研究 312

一、对目前常用研究方法的反思 312

二、对“证”本质的理解 313

三、关于“结构”的概念 313

四、整体性多功能同步测试系统 315

五、高层次中医理论研究的困惑 315

一、概述 316

第四节 体质病理学 316

二、体质与病因 324

三、体质与病机 327

四、体质分型及其标准 331

五、体质形成之机理 333

六、体质与治疗 335

七、体质病理学研究及其具体方法探讨 350

第五节 应变理论的病理学基础 350

一、对应变及应变系统病理生理学认识的进程 350

二、模糊理论和方法在应变态势分析判别中的重要地位 354

三、对于应变态势特征的描述和判别 358

五、常见应变态势 361

四、对涉及的应变系统的判别 361

第七章 中医诊断的病理学基础 370

第一节 望诊的病理学基础 370

一、整体望诊之病理基础 371

二、局部望诊之病理基础 374

第二节 闻诊的病理学基础 397

一、听声音 397

二、嗅气味 399

第三节 问诊的病理学基础 401

一、一般情况 401

四、临床常见症状的病理学基础 402

三、现病史 402

二、主诉 402

第四节 切诊的病理学基础 410

第八章 治则治法的病理学基础 418

第一节 治则的病理学基础 418

一、治病求本 418

二、标本缓急 421

三、正治和反治 423

四、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 426

五、扶正祛邪 429

六、阴阳调治 432

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434

一、汗法 437

第二节 治法的病理学基础 437

二、吐法 439

三、下法 439

四、和法 441

五、温法 442

六、清法 444

七、补法 445

八、消法 448

九、活血化瘀法 450

一、关于多学科研究的探讨 454

第九章 中医病理学研究思路与方法学探讨 454

第一节 多学科、多途径、多指标、同步测试、相关分析 454

二、关于多途径研究的探讨 456

三、关于多指标研究的探讨 458

四、关于同步测试的探讨 458

五、关于相关分析的探讨 459

六、结语 459

第二节 新实践、新概念与新学派 460

一、关于“新实践” 460

二、对“新概念”的认识 461

三、创立“新学派”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