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一) 6
十亿人口的普查 〔中国〕李成瑞 6
从国际观点看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特点 40
〔联合国〕瓦依诺·卡尼斯托 40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组织与实施 58
〔斯里兰卡〕温塔辛格·斯里普利·佩里斯 58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办法的若干特点 64
〔中国〕沈益民 64
〔中国〕郝英王树林 85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 85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多级试点 97
〔中国〕张胜生 97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普查员选调与培训 104
〔中国〕傅伯勋 104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登记工作 116
〔中国〕白建华 116
户口登记资料在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中的作用 133
〔中国〕周广胜 133
中国人口普查后亚太人口统计方案的作用 141
〔亚太经社会〕莫汉蒙·阿里·萨希布 141
〔中国〕杨日章 144
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是怎样进行的 144
中国与马来西亚人口普查的比较 152
〔马来西亚〕郭俊杰 152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普查项目 164
〔孟加拉国〕丘拉·拉巴尼 164
巴基斯坦1981年人口普查经验 179
〔巴基斯坦〕马加塔巴·米尔扎 179
上海市第三次人口普查中的住房调查 186
〔中国〕徐子陵 邵瑞华 186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编码工作的若干特点 192
〔中国〕周起凤 192
(二) 192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分散式两级数据处理”方案及实施 〔中国〕李正男 209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程序系统 219
〔中国〕徐鲁溪 219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汇总的质量控制 231
〔联合国〕重松敏男 231
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 241
〔中国〕宋执忠 241
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程序系统在WANGVS/80机 257
上的实现 〔中国〕孙世峰 257
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程序系统在FELIXC-512机 265
上的实现 〔中国〕秦贺良 265
〔中国〕马安 277
(三) 277
对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质量的评价 277
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的可信度 299
〔联合国〕游允中 299
1982年普查结果与其他官方资料的一致性 320
〔美国〕查尔斯·路易斯·金坎农朱迪思·班久蒂 320
对中国人口普查的评论 351
〔亚太经社会〕理查德·李特 351
对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评价及人口趋势的评论 360
〔墨西哥〕古斯塔夫·卡布里拉 360
〔中国〕马安 查瑞传 363
中国人口现状的初步分析 363
(四) 363
中国人口的普查 393
〔澳大利亚〕约翰·查尔斯·卡特威尔 393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及三次普查间的变化 443
〔苏联〕依索波夫·亚历山大罗维奇·阿尔克德 443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特点 〔中国〕邬沧萍 451
瑞典对中国性别比和其他有兴趣方面的一些看法 463
〔瑞典〕斯坦·罗兰·约翰逊 463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变化 〔中国〕张天路 490
中国家庭户规模和家庭结构分析 〔中国〕马侠 508
〔加拿大〕戈登·普利斯特 524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户结构 524
关于中国在业人口的初步分析 〔中国〕刘铮 559
中国在业人口状况的国际对比 〔中国〕孙兢新 579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所反映的人口与社会职业结构的 603
质量变化 〔罗马尼亚〕罗兹齐·布林泽·尼斯特 603
中国妇女生育状况分析 〔中国〕查瑞传季咏华 613
中国生育率的统计分析 〔日本〕三浦友已 636
上海市生育状况分析 〔中国〕顾杏元 649
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初步分析 〔中国〕王维志 664
从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间接估计过去50年间中国 679
人口的死亡水平 〔英国〕威廉·布拉斯 679
〔中国〕蒋正华张为民朱力为 696
中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初步研究 696
对中国人口变化发展情况与趋势的分析 713
〔巴西〕索扎·蒙特罗 713
中国人口增长的展望 〔联合国〕井上俊一 728
在发展计划方面普查数据分析经验 745
〔联合国〕古斯塔夫·佩雷泽·拉米雷 745
附录一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北京国际讨论会日程 761
附录二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北京国际讨论会出席 767
人员名单 767
编后记 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