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1清代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与司法制度 7
皇权与司法 8
最高司法权的行使 8
钦案大狱:雍正诛年羹尧之法律手段 14
皇权的司法监督作用 19
三法司的管辖 24
三法司在清代政权体系中的地位 24
刑部的职能与管辖 27
都察院的司法职能及其与刑部的关系 29
大理寺的职能及其与刑部的关系 32
地方司法管辖 34
地方审级的设置与管辖 34
京师的司法管辖 42
地方专门机关的司法事务 44
地方机关长官的独任审判 46
专制权力与法制 49
皇权消涨对于国家法制的作用 49
吏治与法制 51
2清代多民族统一的法制 57
旗人的特权地位与司法管辖 58
清朝统治者“以夷变夏”的思想 58
管理旗人民刑案件的“理事厅”组织 59
驻防八旗的军律审判与旗、民交涉会审 62
旗地纠纷的审理 64
盛京地区的旗人司法审判 67
关于宗室觉罗的司法审判制度 68
旗人司法特权的变化与法制统一的原则 72
清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与法制的作用 75
清朝统治各民族区域的法律形式 79
蒙古地区的法律形式 79
青海地区的法律形式 83
西藏地区的法律形式 84
新疆“回部”的法律形式 86
西南“苗疆”地区的法律形式 88
边疆民族区域的司法管辖和终审权 91
理藩院的管辖和对蒙、疆地区的终审权 91
西南“苗疆”地区的司法审判 94
西藏的司法审判与终审权 96
具有民族特点的审判方式和国家法制的统一 100
3刑名幕吏制度与清代的司法审判 105
清代的胥吏 106
衙?——明代的政治遗产 106
书吏的性质与组织 108
刑名书吏的职责 113
从名幕汪辉祖说起——幕友的性质与源流 122
清代的幕友 122
幕友网络 127
刑幕的职责和“秘本” 129
刑名幕友的职责 129
幕学“秘本” 132
衙役和长随 136
专制国家权力的爪牙——衙役 136
参与衙门公务的特殊奴仆——长随 139
专制权力机制的失调 142
4清代的刑事审判 144
徒刑的审判 145
徒流军遣的审判 145
流刑及军、遣的审判 146
死刑的审判 149
地方的审转与题奏 149
刑部三法司的核拟与皇帝的裁决 151
逐级审转复核制 153
断罪引律令与成案比附 156
刑讯、证据原则与狱政 163
刑讯、证据与口供 163
监狱与班房 166
5清代的秋审制度 171
地方秋审程序 172
秋审程序 172
刑部三法司的秋审程序 177
朝审 183
秋审实缓比较 186
秋审与社会治乱 190
清代秋审制度的历史渊源 195
从录囚到秋审 195
传统“恤刑”思想在清代秋审中的体现 201
6清代的民事审判与调处息讼制度 205
民事审判 206
州县民事自理案件的审理 206
州县民事自理案件的结案与判词 209
调处息讼在民事案件中的适用 216
杨氏兄弟的田土纠纷:州县调处息讼的特点 216
广泛的民间调处 220
调处息讼与清代法制 225
调处息讼的社会作用 225
调处息讼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230
讼师及其“秘本” 234
调处息讼的民族特点 241
结语 247
参考书目 249
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