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医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丛书 基础医学卷 分子药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巴德年主编;周宏灏分册主编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8834834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子药理学 1

第一节 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型 2

一、α_1-AR的亚型 2

二、α_2-AR的亚型 5

三、β-AR的亚型 6

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7

一、细胞外区域的功能 8

二、跨膜区域的功能 8

三、细胞内区域的功能 9

四、AR的固有活性 9

第三节 肾上腺素受体的信号传导机制 10

一、α_1-AR的信号传导途径 10

二、α_2-AR的信号传导途径 13

三、β-AR的信号传导途径 13

四、AR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途径的关系 13

第四节 激动剂引起的肾上腺素受体减敏 14

一、受体-G蛋白脱耦联 14

五、信号传导途径的切换 14

二、受体扣押与内陷 15

三、受体数量下调 15

四、G蛋白功能降低或数量减少 15

第五节 各型AR之间的交互作用 16

一、一种亚型受体激动时产生的信号传导物质对另一种亚型受体及其信号传导物质表达或活性的影响 16

二、一种亚型受体除与本身所对应的G蛋白耦联外,同时还与别的亚型所对应的G蛋白耦联 17

三、一种亚型受体与其对应的G蛋白结合后,G_α亚单位与G_(βγ)亚单位分离,分离的G_(βγ)亚单位可影响另一种亚型的信号传导过程 17

四、二种亚型受体分子间直接作用 17

参考文献 18

第二章 脑内多巴胺受体药理学 20

第一节 脑内DA受体和DAT的分子生物学 20

一、D_1样多巴胺受体 21

二、D_2样DA受体的结构、功能与配体 22

三、DA受体的亚型分类和功能 25

四、DAT的结构与功能 27

第二节 DA对基底节神经环路调节躯体运动的作用 33

一、基底节的直接和间接神经环路 33

二、D_1和D_2受体对基底节神经环路的调控 34

三、氧化应激学说与帕金森氏病 35

第三节 中脑VTA-皮层-边缘多巴胺神经系统与精神情绪活动 38

一、中脑-皮层-边缘DA系统的功能 38

二、大脑皮层的DA受体亚型与安定剂 38

三、非经典安定剂 40

第四节 结语 40

参考文献 40

第三章 阿片受体分子药理学 42

第一节 阿片受体的假说和证实 42

第二节 阿片受体的性质 43

第三节 阿片受体的多样性 44

第四节 阿片受体内源性配体 47

第五节 阿片受体的克隆 50

第六节 阿片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52

第七节 阿片受体和成瘾性问题 53

第八节 阿片受体的选择性配体 54

第九节 孤阿片受体及其内源性配体 59

参考文献 60

第四章 离子通道的分子药理学 63

一、共同特点 64

第一节 离子通道的特点 64

二、离子通道的分子药理学研究的优越性 66

第二节 离子通道的分子结构及特点 66

一、钾离子通道 66

二、钙离子通道 71

三、钠离子通道 75

四、氯离子通道 77

一、影响钾离子通道的药物 79

第三节 离子通道与药理学研究 79

二、影响钙离子通道的药物 81

三、影响钠离子通道的药物 82

参考文献 84

第五章 肾素-血管紧张囊系统及其抑制剂的分子机理 86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物学 86

一、RAS的生物化学 86

二、RAS的信息传导途径 91

三、RAS的生物学作用 93

四、局部组织RAS 95

一、RAS与慢性心力衰竭 96

第二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血管疾病 96

二、RAS与高血压 98

三、RAS与动脉粥样硬化 98

四、RAS与缺血性心脏病 99

第三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99

一、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 99

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101

四、抗血管紧张素原与抗AT_1受体的基因治疗 103

三、肾素抑制剂 103

参考文献 104

第六章 抗胆碱能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 107

第一节 中枢抗胆碱能药物抗M及抗N作用的构效关系 108

一、阿托品、东莨菪碱及有关的颠茄碱 108

二、二苯羟乙酸奎宁酯 109

三、三环类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 109

六、2-取代托品类抗胆碱能药及其光学异构体 110

五、3-(2′-苯基-2′-环戊基-2′-羟基-乙氧基)奎宁环烷(8018)及其光学异构体 110

四、三环哌酯类化合物 110

七、抗胆碱能药物抗N作用的分子力学研究 111

第二节 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变构调节的分子机制 112

一、三碘季铵酚对M受体的变构效应 113

二、双烯丙毒马钱碱对M受体的变构效应 113

三、变构剂对不同受体亚型作用的差别 113

四、M受体变构位点的位置 114

五、M受体有多少变构结合位点 115

一、N受体的结构 116

六、展望 116

第三节 抗胆碱药在神经元N受体上作用位点的分析 116

二、N受体是变构蛋白 117

三、N受体拮抗剂的新分类方法 117

四、使用膜片钳技术分析抗胆碱药在神经元N受体上的作用位点 118

参考文献 124

第七章 抗肿瘤药物的分子药理学 128

第一节 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128

第二节 烷化剂 131

一、氮芥类 132

二、乙烯亚胺类 135

三、亚硝基脲类 135

第三节 抗代谢药 137

一、叶酸类似物 137

二、嘧啶类似物 139

三、嘌呤类似物 142

第四节 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 144

一、长春花生物碱 144

二、三尖杉酯碱及高三尖杉酯碱 145

三、表鬼臼毒类药物 146

四、喜树及喜树碱类化合物 147

五、紫杉醇 148

第五节 抗肿瘤抗生素 151

一、博莱霉素 151

二、蒽环类 153

三、丝裂霉素类 154

四、放线菌素类 155

第六节 铂类配合物 156

五、光神霉素类 156

一、顺铂 157

二、卡铂 160

三、异丙铂 160

四、草酸铂 161

五、乳酸铂 161

第七节 维生素甲类化合物 161

一、药理作用 161

二、作用机理 163

三、临床应用 166

四、不良反应 167

参考文献 167

第八章 免疫药物的分子药理学 170

第一节 免疫药理学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简述 171

一、基因敲除技术 171

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172

三、细胞凋亡及其检测技术 173

四、核酸分子探针及标记技术 174

一、常用免疫抑制剂 176

第二节 免疫抑制剂 176

二、中药免疫抑制剂 179

第三节 免疫增强剂 182

一、常用免疫增强剂 182

二、中药免疫增强剂 182

参考文献 186

第一节 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和代谢 188

一、合成 188

第九章 甾体激素分子药理学 188

二、代谢 190

三、影响类固醇激素合成代谢的部分药物 191

第二节 甾体激素的分子作用机理 191

一、概述 191

二、细胞内激素受体 192

三、细胞内受体与DNA的相互作用 194

四、细胞内受体的相关蛋白因子 196

五、配体在细胞内受体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197

一、细胞内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198

第三节 激素的相互作用 198

二、多种激素对同一基因的调控 199

三、作用模式 199

第四节 影响细胞内激素受体作用的其它因素 199

一、磷酸化 199

二、细胞核内“转录因子” 200

三、核染色质的结构 200

四、配体非依赖性激素受体的激活 200

参考文献 201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201

五、甾体激素的其它作用(非基因调节作用) 201

第十章 脑老化及老年性痴呆 205

第一节 钙与衰老 206

一、钙的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 206

二、钙自体平衡失调与老年痴呆 207

三、钙拮抗剂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及其评价 208

第二节 一氧化氮与衰老 210

一、一氧化氮的生成,来源和代谢 210

三、一氧化氮的生理作用 211

二、一氧化氮合酶的分类及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211

四、一氧化氮在脑缺血,脑老化和老年痴呆中的作用 213

第三节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衰老 216

一、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形态和生化特征 216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 216

三、细胞凋亡与衰老及痴呆症的关系 218

四、人参皂甙R_(gl)、黄皮酰胺和NGF抗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220

参考文献 222

一、遗传药理学简史 224

第一节 概述 224

第十一章 分子遗传药理学 224

二、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225

三、遗传在药物代谢和反应中的决定作用 226

四、产生药物代谢酶变异的原因 227

五、药物代谢酶的遗传药理学多态性:表型和基因型 227

第二节 遗传性药物代谢变异 228

一、异喹胍(司巴丁)氧化代谢多态性 228

二、S-美芬妥因代谢多态性 230

三、乙酰化代谢多态性 232

四、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变异 234

五、乙醇和乙醛代谢酶活性异常 235

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 237

第三节 药物-受体反应异常 238

一、纤维性囊肿病 238

二、恶性高热 238

三、胰岛素耐受症 239

五、加压素耐受症 241

四、香豆素类抗凝作用耐受症 241

六、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 242

第四节 药物反应和代谢的种族差异 243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和神经安定剂 243

二、β-受体阻滞剂 243

三、可待因和吗啡 245

四、苯妥因 246

五、钙拮抗剂 246

第五节 遗传性药物代谢酶变异和特发性疾病 246

一、对氧磷酶、芳香酯酶与疾病的关系 246

二、乙酰化表型和特发性疾病的关系 247

三、尿苷二磷酸-葡萄醛酸基转移酶 248

四、谷胱甘肽S-转移酶 248

五、酒精脱氢酶和醛脱氢酶 249

六、三甲胺N-氧化遗传多态性与肝脏、肾脏疾病 249

七、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系和疾病 249

参考文献 250

第十二章 药物代谢酶的分子药理学 252

第一节 药物代谢酶的研究简史 252

第二节 药物代谢酶的定义与分类 253

第三节 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 254

一、CYP1家族 258

二、CYP2家族 260

三、CYP3家族 262

第四节 非细胞色素P-450酶类 263

一、丁酰基胆碱酯酶 263

二、N-乙酰基转移酶 264

三、甲基转移酶类 265

六、乙醇脱氢酶 267

五、谷胱甘肽S-转移酶 267

四、酚磺酰基转移酶 267

七、人血清对氧磷酶与芳香酯酶 268

八、小结 268

第五节 药物代谢酶与药物代谢 268

第六节 药物代谢的酶促反应动力学 270

第七节 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与抑制 273

一、药物代谢酶的诱导 273

二、药物代谢酶的抑制 274

第八节 中国人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274

第九节 研究意义与展望 277

参考文献 278

第十三章 人类疾病的基因治疗 281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与适应症 281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281

二、基因治疗的适应症 282

第二节 转基因的构建 284

一、转基因结构的基本要求 284

二、可控性基因表达 285

一、质粒体DNA直接注射法 288

第三节 基因转移的基本方法 288

二、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289

三、腺病毒与腺相关病毒作为基因转移的载体 289

四、逆病毒载体 291

五、其它病毒载体 292

第四节 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前景 292

一、艾滋病的基因治疗 293

二、家族进行性肌萎缩 294

三、其它遗传性疾病 294

四、心血管疾病 295

五、小结与展望 296

参考文献 296

第十四章 药物效应和代谢的立体结构选择性 299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立体异构现象 300

一、立体异构体的分类 300

二、立体异构体命名法 303

第二节 药物效应的立体结构选择性 303

一、立体结构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303

二、立体异构体药物与临床效应关系分类 306

第三节 药物代谢的立体结构选择性 307

一、吸收 307

二、分布 307

三、代谢 310

四、排泄 311

第四节 药物毒性的立体结构选择性 311

一、细胞毒性 311

三、神经毒性 312

二、胚胎毒性 312

四、致癌毒性 313

第五节 药物分子立体异构体的检测方法 313

一、光学纯度测定 313

二、竞争性结合试验 313

三、放射受体测定法 314

四、衍生化色谱法 314

五、直接色谱法 314

第六节 结语 317

参考文献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