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一 优伶的起源与流变 1
1 优伶溯源 2
2 上古宫廷女乐 4
3 先秦古优 6
4 汉魏百戏艺人 9
5 唐代梨园弟子 13
6 宋元路歧人 17
7 优伶从分散走向聚合 21
二 优伶的组织与培养 25
1 从乐府到教坊:优伶的官方组织 26
2 宫廷的教习 33
3 职业团体 35
4 师承与科班 40
5 家乐 46
6 家乐的培养 52
7 三种形态的联系与交流 58
三 优伶的来源、血缘与地域分布 62
1 优伶的来源 63
2 内群婚配:优伶的血缘关系 67
3 优伶的地域性 72
四 优伶礼俗 79
1 戏神 81
2 行规与禁忌 84
3 优伶与节庆风俗 88
4 优伶与宗教文化 92
五 优伶的艺术创造 98
1 优伶的歌唱艺术 99
2 优伶的舞蹈艺术 104
3 优伶的讽刺艺术 106
4 优伶的杂技艺术 109
5 优伶的角色创造 111
6 优伶的艺术素质 114
六 优伶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 118
1 优伶艺术的独特品性 119
2 优伶与文人 122
3 优伶与民众 126
4 优伶与域外文化 130
5 演出场所与剧场氛围 133
七 优伶与封建传统文化的禁锢 140
1 法律、家训与社会舆论 141
2 科举:被阻隔的青云梯 143
3 绿头巾:一种人格的污辱 146
4 狎伶:性的变态 149
5 舞台上的自我体验 152
6“夹谷之会”:优伶殉难录 154
7 主与仆:供奉、承应与卖艺 157
8 声与色:品鉴的趣味 160
八 优伶众生相 164
1 自贱:扭曲的心灵 166
2 孤傲:消极的抵御 169
3 反抗:强者的心音 171
4 媚谀:在夹缝中求生 173
5 报复:物极必反 176
6 补偿:在真与假之间 179
九 优伶文化:一个独特的现象 183
1 主体精神 183
2 近代人的思考 185
3 大收煞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