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地面运输系统工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庄继德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455362
  • 页数:48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概论 1

第一节 汽车生产和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1

一、改变世界的机器 1

二、汽车生产和运行系统 3

第二节 汽车地面运输的优势及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 4

一、各国运输结构的变化 4

二、汽车地面运输的优势 4

第三节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8

一、汽车地面运输系统的结构 8

二、汽车地面运输系统的特点 9

第四节 我国汽车地面运输系统的发展概况 10

一、公路运输系统发展概况 10

二、城市运输系统发展概况 11

第五节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3

一、汽车地面运输系统面临的挑战 13

二、信息产业带来的机遇 15

第六节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 17

一、系统工程的基本含义 17

二、汽车地面运输系统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18

第二章 汽车分类和发展潮流 19

第一节 汽车分类 19

一、汽车按用途分类 19

二、汽车按结构分类 19

三、轿车按型式分类 21

四、轻卡按车型分类 21

五、越野车按轴数分类 24

第二节 特种车分类 25

一、农用车 25

二、军用车 26

三、林业用车 28

四、工程建筑用车 30

五、采矿用车 34

六、宇航用车 36

第三节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尺寸、质量参数 37

一、主要性能指标 37

二、汽车的最大尺寸和质量 39

第四节 汽车发展潮流 40

一、RV浪潮席卷全球 40

二、轻卡占美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 42

三、运动厢式车正在崛起 44

四、小型轿车在欧洲备受青睐 45

五、超微型轿车卷土重来 46

第三章 道路分类和地面特性 48

第一节 车与路的关系 48

一、各种路面条件下最适用的车辆型式 48

二、地面环境对车辆行驶性能的影响 48

第二节 道路分类 50

一、道路分类依据 50

二、普通公路与高等级公路 51

三、城市道路与郊区公路 54

四、城市出入口道路(公路) 59

第三节 道路状况评价 63

一、道路状况的评价指标 63

二、我国一些城市的道路状况 64

第四节 地面特性 64

一、道路特性 64

二、无路地带特性 74

第四章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86

第一节 汽车在地面上行驶的失效分析 86

一、松软地面上的牵引失效 86

二、遇障碍物时的间隙失效 88

三、高速公路上的使用失效 90

四、城市道路上的拥堵失效 90

第二节 地面运输对车与路的性能要求及评价参数 92

一、越野行驶的通过性 92

二、公路运输的快速性 96

三、城市交通的通畅性 99

四、汽车运用的便捷性 105

第三节 汽车地面运输效率评价 105

一、越野运输效率评价 105

二、公路运输效率评价 107

三、城市运输的能源效率评价 108

第四节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综合评价指标 109

一、综合运行速度 111

二、综合百公里运程燃料消耗 114

三、汽车运输成本 118

第五章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分析 122

第一节 汽车运输的生产率 122

一、汽车运输生产率的计算模型 122

二、影响汽车运输生产率的因素分析 125

第二节 汽车运输的平均速度 128

一、限制汽车速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128

二、汽车平均速度的确定 138

第三节 汽车运输的能源效率 146

一、汽车运输的能源构成 146

二、汽车运输的节能方法 148

第四节 汽车运输的单位成本 153

一、汽车运输单位成本的确定 153

二、影响汽车运输成本的因素分析 154

第六章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优化 158

第一节 汽车构型创新 158

一、汽车构型的新观念 158

二、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旋律 169

三、面向21世纪的概念车 173

第二节 公路建设现代化 184

一、先有车后有路 184

二、高速公路发展模式 187

三、现代化的高速公路 190

四、加快公路建设步伐 194

五、中国需要更多的高速公路 200

第三节 车与路优化匹配 206

一、未来的城市汽车 206

二、高速公路大客车 210

三、公路用重型车及专用车 214

四、进出城镇或乡村的轻型卡车 218

五、越野汽车 219

第四节 城市运输系统优化 224

一、城市交通结构优化 224

二、合理分配交通资源 226

三、交通方式的最佳组合 226

四、妥善解决交通换乘 231

五、开发新型交通系统 234

第七章 治理交通拥堵的辩证法 240

第一节 现象与本质 240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40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 241

三、要辩证地看待困难 242

第二节 利与弊 244

一、交通拥堵成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244

二、汽车工业的收缩比它的迅速膨胀带来的社会问题更为紧迫 245

三、在治理交通拥堵的同时加速发展我国的轿车工业 246

第三节 多与少 248

一、我国汽车的拥有量还太少 248

二、在中国自行车实在太多 249

三、中国的私人小汽车还会多起来 250

第四节 车与路 252

一、车与路的矛盾 252

二、限制车辆使用的措施 253

三、车与路两全其美 254

第五节 住与行 255

一、使住房和汽车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255

二、居住地段和住房价格的矛盾 257

三、把汽车和住房“捆”起来 258

一、限小不利于全局 259

第六节 限大与限小 259

二、轿车应该限“大”不限“小” 261

三、为减轻道路负担发展微型汽车是方向 263

第七节 优先与不优先 263

一、交通呼唤“公交优先” 263

二、“公交优先”怎么优 264

三、既然有优先,也就有限制 265

第八节 流动交通与静止交通 266

一、汽车的停放 267

二、停车场的种类 268

三、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停车场 269

第九节 治标与治本 271

一、解决交通拥堵的治标措施 271

二、标本兼治的主要途径 272

三、交通拥堵的根治办法 273

一、硬件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必要条件 274

第十节 硬件与软件 274

二、软件有时比硬件更重要 275

三、当前的问题是软件不“硬” 277

第八章 交通安全的人-车-路环境系统分析 279

第一节 汽车地面运输中的交通事故 279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性 279

二、道路交通事故按人、车、路分类 281

三、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 284

第二节 交通安全对策的人、车、路三要素分析 286

一、驾驶员方面的安全对策 287

二、车辆方面的安全对策 294

三、道路方面的安全对策 306

第三节 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 308

一、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308

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意识特点的关系 309

三、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与车况的关系 310

四、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的关系 315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从根本上提高道路交通辈全 316

一、提高交通参与者守法意识 317

二、交通安全从儿童抓起 319

三、交通安全设施要以人为中心 320

四、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 320

第九章 解决汽车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问题的系统工程 323

第一节 汽车与地球环境 323

一、地球环境与地球温暖化 323

二、汽车与地球温暖化 324

三、汽车与大城市环境 326

第二节 治理汽车排放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 327

一、提高认识 327

二、政策导向 331

三、以法治污 333

四、依靠科技 338

五、加强管理 342

二、综合节能措施 344

一、节能与环保的关系 344

第三节 综合节能与环境保护 344

三、新型节能和环保汽车 349

第四节 代用燃料和新能源汽车 352

一、代用燃料和双燃料汽车是首选 352

二、混合动力汽车应加紧研究和开发 355

三、电动汽车的前景看好 357

第五节 PNGV计划 360

一、出台背景 361

二、主要内容 363

三、组织领导 367

四、阶段成果 369

五、当前动向 374

第十章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管理 377

第一节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管理原则 377

一、优化原则 377

二、整体原则 380

三、系统原则 383

四、协调原则 385

五、反馈原则 386

六、育人原则 388

第二节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现代化管理特点 390

一、一体化管理 390

二、主动化管理 392

三、智能化管理 392

四、动态化管理 393

第三节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法制化管理 394

一、道路交通的宏观控制政策 394

二、以法治车、治路和治人 395

三、新加坡和香港以法治理交通的成功经验 408

第四节 高速公路系统管理 410

一、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和管理设施 410

二、高速公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412

三、高速公路安全系统 414

四、交通状态图像自动识别系统(AIDS) 415

五、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 416

六、改善中国高速公路管理 419

第五节 货物运输系统管理现代化 421

一、货物流通中心 421

二、新颖物流系统 423

第十一章 汽车地面运输系统的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426

第一节 智能汽车、智能公路和智能车辆公路系统 426

一、智能汽车 426

二、智能公路 427

三、智能车辆公路系统 429

第二节 道路交通信息和通信系统 433

一、交通信息系统构成 433

二、交通信息提供媒介 433

三、先进的交通信息和通信系统 434

第三节 GPS和汽车导航系统 437

一、汽车导航系统的基本概念 437

二、GPS导航系统结构 440

三、各种汽车导航系统比较 442

四、新一代导航系统 444

第四节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汽车 445

一、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445

二、汽车多媒体 446

三、网络汽车 452

四、车用多媒体计算机 455

二、安全驾驶 458

一、防撞预警 458

第五节 面向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驾驶系统 458

三、操纵轻便 460

第十二章 21世纪的汽车运输体系 462

第一节 21世纪是汽车的社会 462

一、从美国看汽车社会化 462

二、未来的智能汽车社会 465

三、我国进入汽车社会是历史的必然 466

一、公路运输是最具综合优势的运输方式 467

第二节 21世纪高速公路运输将是首选运输方式 467

二、高速公路运输干线化使公路运输发生质的变化 469

三、各国的经济腾飞有赖于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471

第三节 高速汽车驶向未来 472

一、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汽车 472

二、公路上行驶汽车的最高速度 474

三、汽车的潜在速度 479

第四节 建设全球性汽车运输体系 480

一、未来的全球性运输体系特征 481

二、汽车运输系统的全球化管理 482

三、四海为家,居住、办公、娱乐一体化 483

第五节 汽车运输的新概念 483

一、铁路汽车 484

二、空中汽车 484

三、水陆两用汽车 486

主要参考文献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