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国杰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3234102X
  • 页数:351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上篇 经络腧穴 5

第一章 经络总论 5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5

一、气经络现象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5

(一)针灸等刺激的感应和传导的观察 5

(二)腧穴功效的总结 6

(三)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6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6

二、经络学说的发展 6

(一)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关经脉的记载 6

(四)《内经》、《难经》以后经络学说的发展 7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7

(二)《内经》中经络学说的形成 7

(三)《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 7

一、十二经脉 8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8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规律 8

(三)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9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9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9

(六)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9

二、奇经八脉 9

四、十二经别 11

三、十五络脉 11

五、十二经筋 12

六、十二皮部 12

第三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12

一、标本与根结 13

二、气街 14

三、四海 14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15

(二)传注病邪、反映病候 15

(一)经络的病候及其机制 15

二、经络的病理变化 15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15

(一)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15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5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15

三、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6

(一)说明病理变化 16

(二)指导辨证归经 16

(三)指导针灸治疗 16

【附】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16

第二章 腧穴总论 23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与命名 23

一、腧穴的发展 23

二、腧穴的分类 23

一、扪穴检查诊断疾病 24

2.腰俞 24

第二节 腧穴在诊断上的应用 24

三、腧穴的命名 24

三、特殊作用 25

二、远治作用 25

第三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 25

二、检测穴位诊断疾病 25

一、近治作用 25

第四节 特定穴 31

一、特定穴的意义 31

二、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31

(一)五输穴 31

(二)原穴、络穴 31

(三)郄穴 31

(四)下合穴 31

(五)俞穴、募穴 31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32

三、指寸定位法 32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32

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32

(八)交会穴 32

(七)八脉交会穴 32

(六)八会穴 32

四、简便取穴法 35

【附】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35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38

第一节 十二经脉 38

一、手太阴肺经 38

(一)经脉循行 38

3.天府 39

2.云门 39

(四)腧穴(11穴) 39

(三)主治概要 39

(二)主要病候 39

1.中府 39

4.侠白 40

5.尺泽 40

6.孔最 40

7.列缺 40

8.经渠 40

9.太渊 41

10.鱼际 41

11.少商 41

(四)腧穴(20穴) 42

1.商阳 42

(一)经脉循行 42

(三)主治概要 42

(二)主要病候 42

二、手阳明大肠经 42

2.二间 43

3.三间 43

4.合谷 43

5.阳溪 43

6.偏历 43

三、足阳明胃经 43

11.曲池 44

12.肘? 44

9.上廉 44

8.下廉 44

10.手三里 44

7.温溜 44

13.手五里 45

14.臂膳 45

15.肩? 45

16.巨骨 45

17.天鼎 46

18.扶突 46

19.口禾? 46

20.迎香 46

(一)经脉循行 48

3.巨? 49

5.大迎 49

4.地仓 49

(二)主要病候 49

2.四白 49

1.承泣 49

(四)腧穴(45穴) 49

(三)主治概要 49

6.颊车 50

7.下关 50

8.头维 50

9.人迎 50

14.库房 51

13.气户 51

11.气舍 51

10.水突 51

12.缺盆 51

15.屋翳 52

16.膺窗 52

17.乳中 52

18.乳根 52

19.不容 52

20.承满 52

25.天枢 53

27.大巨 53

26.外陵 53

24.滑肉门 53

23.太乙 53

22.关门 53

21.梁门 53

28.水道 54

29.归来 54

30.气冲 54

31.髀关 54

32.伏兔 54

33.阴市 55

34.梁丘 55

35.犊鼻 55

36.足三里 55

37.上巨虚 55

43.陷谷 56

42.冲阳 56

40.丰隆 56

41.解溪 56

39.下巨虚 56

38.条口 56

44.内庭 57

45.厉兑 57

四、足太阴脾经 59

(一)经脉循行 59

(二)主要病候 59

(三)主治概要 59

(四)腧穴(21穴) 59

1.隐白 59

7.漏谷 60

6.三阴交 60

5.商丘 60

4.公孙 60

3.太白 60

2.大都 60

8,地机 61

9.阴陵泉 61

10.血海 61

11.箕门 62

12.冲门 62

13.府舍 62

14.腹结 62

15.大横 62

21.大包 63

20.周荣 63

18.天溪 63

17.食窦 63

19.胸乡 63

16.腹哀 63

五、手少阴心经 65

(一)经脉循行 65

(二)主要病侯 66

(三)主治概要 66

(四)腧穴(9穴) 66

1.极泉 66

2.青灵 66

3.少海 66

4.灵道 66

5.通里 66

9.少冲 67

6.阴郄 67

8.少府 67

7.神门 67

六、手太阳小肠经 68

(一)经脉循行 68

(二)主要病侯 69

(三)主治概要 69

(四)腧穴(19穴) 69

1.少泽 69

2.前谷 69

3.后溪 69

8.小海 70

7.支正 70

4.腕骨 70

6.养老 70

5.阳谷 70

9.肩贞 71

10.脯俞 71

11.天宗 71

12.秉风 71

13.曲垣 71

14.肩外俞 72

15.肩中俞 72

16.天窗 72

17.天? 72

18.颧? 72

(一)经脉循行 73

19.听宫 73

七、足太阳膀胱经 73

(二)主要病候 74

(三)主治概要 74

(四)腧穴(67穴) 74

1.睛明 74

2.攒竹 75

3.眉冲 75

9.玉枕 76

7.通天 76

8.络却 76

5.五处 76

6.承光 76

4.曲差 76

10.天柱 77

11.大杼 77

12.风门 77

13.肺俞 77

14.厥阴俞 78

15.心俞 78

16.督俞 78

17.膈俞 78

18.肝俞 78

19.胆俞 78

23.肾俞 79

24.气海俞 79

20.脾俞 79

22.三焦俞 79

21.胃俞 79

25.大肠俞 80

26.关元俞 80

27.小肠俞 80

28.膀胱俞 80

29.中膂俞 80

30.白环俞 80

36.承扶 81

31.下? 81

35.会阳 81

32.次? 81

31.上? 81

33.中? 81

37.殷门 82

38.浮郄 82

39.委阳 82

40.委中 82

41.附分 82

45.譩譆 83

46.膈关 83

44.神堂 83

43.膏盲 83

42.魄户 83

47.魂门 84

49.阳纲 84

49.意舍 84

50.胃仓 84

51.肓门 85

52.志室 85

53.胞盲 85

54.秩边 85

55.合阳 85

56.承筋 85

60.昆仑 86

61.仆参 86

59.跗阳 86

58.飞扬 86

57.承山 86

62.申脉 87

63.金门 87

64.京骨 87

65.束骨 87

66.足通谷 87

67.至阴 87

八、足少阴肾经 90

(一)经脉循行 90

(二)主要病候 90

2.然谷 91

1.涌泉 91

(四)腧穴(27穴) 91

(三)主治概要 91

3.太溪 92

4.大钟 92

5.水泉 92

6.照海 92

7.复溜 92

8.交信 93

9.筑宾 93

10.阴谷 93

11.横骨 93

11.大赫 93

23.神封 94

]6.肓俞 94

17.商曲 94

14.四满 94

15.中注 94

13.气穴 94

18.石关 95

19.阴都 95

20.腹通谷 95

21.幽门 95

22.步廊 95

24.灵墟 96

25.神藏 96

26.或中 96

27.俞府 97

(四)腧穴(9穴) 98

2.天泉 98

1.天池 98

(二)主要病候 98

(三)主治概要 98

(一)经脉循行 98

九、手厥阴心包经 98

3.曲泽 99

4.郄门 99

5.间使 99

6.内关 100

7.大陵 100

8.劳宫 100

9.中冲 100

1.关冲 101

(四)腧穴(23穴) 101

(二)主要病候 101

(一)经脉循行 101

(三)主治概要 101

十、手少阳三焦经 101

2.液门 102

3.中渚 102

4.阳池 102

5.外关 102

6.支沟 103

7.会宗 103

8.三阳络 103

9.四渎 103

10.天井 103

11.清冷渊 103

15.天? 104

16.天? 104

12.消泺 104

14.肩? 104

13.膈会 104

17.翳风 105

18.瘈脉 105

19.颅息 105

20.角孙 105

21.耳门 105

22.耳和? 105

23.丝竹空 106

1.瞳子? 107

(四)腧穴(44穴) 107

十一、足少阳胆经 107

(二)主要病侯 107

(一)经脉循行 107

(三)主治概要 107

2.听会 108

3.上关 108

4.颔厌 109

5.悬颅 109

6.悬厘 109

7.曲鬓 109

8.率谷 109

9.天冲 109

10.浮白 109

14.阳白 110

15.头临泣 110

12.完骨 110

13.本神 110

11.头窍阴 110

16.目窗 111

17.正营 111

18.承灵 111

19.脑空 111

20.风池 111

21.肩井 111

26.带脉 112

25.京门 112

24.日月 112

22.渊腋 112

23.辄筋 112

27.五枢 113

28.维道 113

29.居髎 113

30.环跳 113

31.风市 114

32.中渎 114

33.膝阳关 114

34.阳陵泉 114

38.阳辅 115

39.悬钟 115

37.光明 115

36.外丘 115

35.阳交 115

40.丘墟 116

41.足临泣 116

42.地五会 116

43.侠溪 116

44.足窍阴 116

十二、足厥阴肝经 118

(一)经脉循行 118

(二)主要病候 118

3.太冲 119

2.行间 119

(四)腧穴(14穴) 119

(三)主治概要 119

1.大敦 119

4.中封 120

5.蠡沟 120

6.中都 120

7.膝关 120

8.曲泉 120

9.阴包 120

12.急脉 121

13.章门 121

11.阴廉 121

10.足五里 121

14.期门 122

第二节 奇经八脉 123

一、督脉 123

(一)经脉循行 123

(二)主要病候 123

(三)主治概要 123

(四)腧穴(28穴) 123

1.长强 123

3.腰阳关 124

4.命门 124

10.灵台 125

9.至阳 125

11.神道 125

5.悬枢 125

7.中枢 125

6.脊中 125

8.筋缩 125

12.身柱 126

13.陶道 126

14.大椎 126

15.哑门 126

16.风府 126

17.脑户 126

22.囟会 127

24.神庭 127

23.上星 127

19.后顶 127

21.前顶 127

20.百会 127

18.强间 127

25.素髎 128

26.水沟 128

27.兑端 128

28.龈交 128

1.会阴 130

(四)腧穴(24穴) 130

2.曲骨 130

第三节 十五络脉 130

(三)主治概要 130

(二)主要病候 130

(一)经脉循行 130

二、任脉 130

7.阴交 131

6.气海 131

3.中极 131

5.石门 131

4.关元 131

8.神阙 132

9.水分 132

10.下脘 132

11.建里 132

12.中脘 132

13.上脘 132

14.巨阙 132

20.华盖 133

19.紫宫 133

18.玉堂 133

17.膻中 133

16.中庭 133

15.鸠尾 133

21.璇玑 134

22.天突 134

23.廉泉 134

24.承浆 135

三、冲脉 135

(一)经脉循行 135

(一)经脉循行 136

五、阴维脉 136

(二)主要病候 136

(三)交会腧穴 136

(一)经脉循行 136

四、带脉 136

(三)交会腧穴 136

(二)主要病候 136

(二)主要病候 137

(三)交会腧穴 137

六、阳维脉 137

(一)经脉循行 137

(二)主要病候 137

(三)交会腧穴 137

(一)经脉循行 138

八、阳蹻脉 138

(三)交会腧穴 138

(二)主要病候 138

(一)经脉循行 138

七、阴蹻脉 138

(二)主要病候 139

(三)交会腧穴 139

一、手太阴络——列缺 139

二、手少阴络——通里 139

三、手厥阴络——内关 139

四、手太阳络——支正 139

五、手阳明络——偏历 139

六、手少阳络——外关 139

十三、任脉之络——鸠尾 140

十四、督脉之络——长强 140

十二、足厥阴络——蠡沟 140

十五、脾之大络——大包 140

八、足少阳络——光明 140

十、足太阴络——公孙 140

九、足阳明络——丰隆 140

七、足太阳络——飞扬 140

十一、足少阴络——大钟 140

第四节 常用奇穴 141

一、头颈部穴 141

1.四神聪 141

2.印堂 141

3.鱼腰 141

4.上明 141

8.夹承浆 142

9.金津、玉液 142

5.太阳 142

7.上迎香 142

6.球后 142

10.牵正 143

11.翳明 143

12.安眠 143

二、胸腹部穴 143

1.子宫 143

2.三角灸 143

3.胃脘下俞 144

2.夹脊 144

4.痞根 144

三、背部穴 144

1.定喘 144

5.腰眼 145

6.十七椎 145

7.腰奇 145

四、上肢穴 145

1.肩前 145

2.肘尖 145

3.二白 146

4.中泉 146

5.中魁 146

6.腰痛点 146

10.十宣 147

1.环中 147

五、下肢穴 147

8.八邪 147

9.四缝 147

7.落枕穴 147

2.百虫窝 148

3.鹤顶 148

4.膝眼 148

5.胆囊 148

6.阑尾 149

7.八风 149

(二)针具的发展 150

(一)针的起源——砭石 150

第二节 刺灸法的源流 150

一、针刺的起源和发展 150

第一节 刺灸法的定义与作用 150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150

中篇 刺灸法 150

(三)刺法的发展 151

二、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152

(一)灸法的起源 152

(二)灸法的发展 152

【附】刺法灸法的现代研究概况 153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 160

第一节 毫针刺法 160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 160

(二)手法练习 161

(一)指力练习 161

二、针刺的练习 161

(三)自身试针 162

三、针刺前的准备 162

(一)针具的选择 162

(二)体位的选择 162

(三)消毒 163

四、毫针刺法 164

(一)进针法 164

1.单手进针法 164

2.双手进针法 164

3.管针进针法 165

3.针刺的深度 166

2.针刺的角度 166

(二)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166

1.针刺的方向 166

五、行针与得气 167

(一)基本手法 167

(二)辅助手法 167

(三)得气、候气,催气和守气 169

六、针刺补泻 170

(一)单式补泻手法 170

(二)复式补泻手法 171

(三)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 171

(一)晕针 172

(二)滞针 172

八、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172

七、留针与出针 172

(三)弯针 173

(四)断针 173

(五)血肿 174

九、针刺注意事项 174

第二节 灸法 175

—、灸法的作用 175

二、灸法的种类 175

(一)艾炷灸 176

(二)艾卷灸 178

(三)温针灸 179

(四)温灸器灸 179

(五)其他灸法 179

(四)灸后的处理 180

(三)施灸的禁忌 180

第三节 拔罐法 180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180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180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180

一、罐的种类 181

二、拔罐的方法 181

(一)火罐法 181

(二)煮罐法 182

(三)抽气罐法 182

三、拔罐法的应用 183

(二)注意事项 184

(一)操作方法 184

一、三棱针法 184

第四节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 184

(一)起罐方法 184

五、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 184

四、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184

(二)适应范围 185

(三)注意事项 185

二、皮肤针法 186

(一)操作方法 186

(二)适应范围 187

(三)注意事项 187

三、皮内针法 187

(一)操作方法 187

(二)适应范围 187

(二)电针作用和适应范围 188

(一)操作方法 188

[附]皮下留针法 188

四、电针法 188

(三)注意事项 188

(三)注意事项 189

五、穴位注射法 189

(一)操作方法 189

(二)适应范围 190

(三)常用药物 190

(四)注意事项 190

第五节 头针 190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91

三、操作方法 193

二、头针的适应证 193

四、注意事项 194

第六节 耳针 194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94

二、耳郭表面解剖 194

三、耳穴的分布 195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195

五、耳穴的临床应用 205

(一)耳穴的适应证 205

(二)选穴原则 205

(三)操作方法 205

(四)注意事项 206

一、八纲证治 208

第一节 八纲脏腑经络证治 208

下篇 针灸治疗 208

第六章 治疗总论 208

(一)阴阳 209

(二)表里 209

(三)寒热 209

(四)虚实 210

二、脏腑证治 210

(一)肺与大肠证治 210

(二)脾与胃证治 211

(三)心与小肠证治 211

(五)心包与三焦证治 212

(六)肝与胆证治 212

(四)肾与膀胱证治 212

三、经络证治 213

(一)手太阴肺经证治 213

(二)手阳明大肠经证治 213

(三)足阳明胃经证治 213

(四)足太阴脾经证治 214

(五)手少阴心经证治 214

(六)手太阳小肠经证治 214

(七)足太阳膀胱经证治 214

(八)足少阴肾经证治 214

(九)手厥阴心包经证治 214

一、标本缓急 215

(十二)足厥阴肝经证治 215

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则 215

(十)手少阳三焦经证治 215

(十一)足少阳胆经证治 215

二、补虚泻实 216

三、三因制宜 216

第三节 针灸治疗作用 217

一、调和阴阳 217

二、疏通经络 218

三、扶正祛邪 218

第四节 配穴处方 218

一、取穴原则 218

二、配穴方法 219

第五节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 220

一、五输穴的内容和应用 220

【附】针灸处方上常用符号 220

二、俞募穴的内容和应用 222

三、原络穴的内容和应用 222

四、八脉交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223

五、八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224

六、郄穴的内容和应用 224

七、下合穴的内容和应用 225

八、交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225

【附】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 228

第七章 治疗各论 234

第一节 内科病证 234

一、中风 234

二、眩晕(附:高血压) 236

三、头痛(附:三叉神经痛) 238

四、面瘫 240

五、腰痛 242

六、胁痛 243

七、痹证 244

八、痿证(附:小儿麻痹后遗症) 245

九、痫证 248

十、癫狂 249

十一、不寐 250

十二、脏躁 251

十三、惊悸、怔忡 252

十四、感冒 253

十五、咳嗽 254

十六、哮喘 256

十七、肺痨 257

十八、疟疾 258

十九、呕吐 259

二十、胃痛 261

二十一、腹痛 262

二十二、黄疸 264

二十三、泄泻 265

二十四、痢疾 266

二十五、便秘 267

二十六、脱肛 269

二十七、癃闭 270

二十八、水肿 271

二十九、遗精(附:阳痿) 272

一、月经不调 274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 274

二、痛经 276

三、经闭 277

四、崩漏 278

五、带下病 280

六、胎位不正 281

七、滞产 281

八、乳少 282

九、阴挺 283

十、遗尿 283

十—、小儿惊风 284

十二、疳积 285

十三、小儿食积 286

十四、小儿脑性瘫痪 287

第三节 皮外科病证 288

一、风疹 288

二、疔疮 289

三、痄腮 290

四、乳痈 290

五、乳癖 291

六、肠痈 292

七、痔疮 293

八、疝气 294

九、扭伤(附:落枕) 295

十、肘劳 296

十一、腱鞘囊肿 297

十二、丹毒 298

十三、蛇丹 299

十四、扁平疣 300

十五、神经性皮炎 301

十六、痤疮 301

十七、斑秃 302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 303

一、口赤肿痛 303

二、麦粒肿 304

三、近视 305

四、耳鸣、耳聋 306

五、鼻渊 307

六、牙痛 308

七、咽喉肿痛 309

八、口疮 310

第五节 急症 311

一、晕厥 311

二、虚脱 312

三、高热 312

四、抽搐 313

五、急痛 314

六、出血 316

第六节 其他 318

一、减肥 319

二、戒烟 319

三、美容 320

四、延缓衰老 320

一、《灵枢·九针十二原》 322

第一节 针灸文献节录 322

附篇 参考资料 322

二、《灵枢·小针解》 323

三、《灵枢·本输》 324

四、《灵枢·官针》 325

五、《素问·缪刺论篇》 326

六、《难经》节选 327

第二节 针灸歌赋辑要 329

一、《标幽赋》 329

二、《百症赋》 330

三、《玉龙歌》 331

四、《肘后歌》 333

六、《金针赋》 334

五、《通玄指要赋》 334

七、《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336

第三节 子午流注针法 336

—、子午流注的含义 337

二、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组成 337

三、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340

四、子午流注纳甲法中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343

五、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344

(一)纳甲法 344

(二)纳支法 348

第四节 灵龟八法(附:飞腾八法) 348

—、灵龟八法的组成 349

二、灵龟八法的运用 350

【附】飞腾八法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