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艾滋病的流行病学 1
第一节 艾滋病的发现 1
第二节 艾滋病的起源 3
第三节 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4
第四节 艾滋病的传染源 6
第五节 艾滋病的流行方式 7
第六节 艾滋病在妇女中的流行 8
第七节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9
第八节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14
第二章 艾滋病的病毒学 16
第一节 病毒的特点 16
第二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8
第三节 HIV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 21
第三章 艾滋病的发病学 23
第一节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23
第二节 HIV感染的免疫损伤 24
第三节 艾滋病的发病过程 27
第四节 97例HIV感染者终生随访结果 29
第五节 影响发病的因素 33
第四章 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36
第一节 检测HIV抗体 36
第二节 检测HIV抗原 39
第三节 HIV分离 40
第四节 检测HIV核酸 41
第五章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43
第一节 HIV感染的临床分期 43
第二节 HIV感染的分类 54
第六章 艾滋病与卡波西肉瘤 58
第一节 经典卡波西肉瘤 58
第二节 非洲地方性卡波西肉瘤 60
第三节 免疫抑制剂治疗病人的卡波西肉瘤 61
第四节 艾滋病相关的流行性卡波西肉瘤 61
第五节 非洲艾滋病相关的卡波西肉瘤 65
第六节 卡波西肉瘤的病因学 66
第七节 不同类型卡波西肉瘤的诊断与鉴别 69
第七章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73
第一节 吸附抑制剂 73
第二节 逆转录酶抑制剂 74
第三节 蛋白酶抑制剂 77
第四节 免疫调节剂 77
第五节 抗HIV疫苗 79
第六节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开发前景 81
第八章 艾滋病与其他性传播疾病 82
第一节 性病促进HIV的传播 82
第二节 艾滋病增加性病发生和改变发病自然过程 84
第三节 避孕套对防止性病、艾滋病传播的作用 91
第四节 性病与艾滋病的联合防治 93
第九章 HIV感染者合并外科疾病的诊治 95
第一节 心理准备和自我防护意识 95
第二节 HIV感染者的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97
第三节 HIV感染合并原发性腹膜炎 104
第四节 HIV感染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治 106
第五节 HIV感染合并肿瘤的治疗 109
第十章 艾滋病的口腔病变与临床 111
第一节 口腔病变的分类 111
第二节 口腔病变的主要表现 112
第三节 口腔医生的防治措施 118
第十一章 艾滋病的眼部及耳鼻喉科表现 120
第一节 外眼病变 121
第二节 内眼病变 122
第三节 眼部病变的诊断 126
第四节 眼科疾病的治疗 127
第五节 耳鼻喉科病变与治疗 128
第十二章 HIV感染对妇女的影响 130
第一节 高危因素及妇女的易感性 130
第二节 HIV感染妇女的临床特点 132
第三节 HIV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133
第四节 妊娠对HIV疾病的影响 138
第十三章 妊娠期HIV感染的治疗及管理 139
第一节 临床治疗和管理 139
第二节 精神问题管理 145
第三节 社会问题管理 147
第十四章 小儿艾滋病 149
第一节 小儿艾滋病的传播 149
第二节 新生儿感染的确定 151
第三节 小儿艾滋病的免疫学特点 153
第四节 小儿HIV感染的临床特点 154
第五节 小儿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157
第六节 小儿HIV感染的分类 160
第七节 小儿艾滋病的治疗 162
第八节 小儿艾滋病的家庭护理 163
第十五章 中医与艾滋病 170
第一节 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170
第二节 与艾滋病有关的中医基础理论 177
第三节 艾滋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184
第四节 对艾滋病有效的中药及中药方剂 199
第五节 针灸治疗艾滋病 202
第六节 艾滋病常见病症及并发症的针灸治疗 211
第七节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有关问题的探讨 218
第十六章 艾滋病的护理 223
第一节 艾滋病护理的工作环境 223
第二节 医院内护理 225
第三节 家庭护理 231
第四节 临终关怀护理 233
第十七章 HIV感染在医务人员中的预防及控制 234
第一节 医务人员感染HIV的风险 234
第二节 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操作规范 235
第三节 事故后的处理 239
第十八章 艾滋病的咨询服务 241
第一节 HIV检验的咨询 241
第二节 产前门诊咨询 245
第三节 信息咨询及所担责任 246
第十九章 艾滋病的预防对策 252
第一节 艾滋病可防而不可治 252
第二节 宣传教育 253
第三节 预防措施 258
第四节 人类征服艾滋病的前景 263
第二十章 艾滋病图谱 265
第一节 全身状况 265
第二节 卡波西肉瘤 267
第三节 艾滋病的头颈部表现 268
第四节 艾滋病的胸部并发症 270
第五节 艾滋病合并性病 272
参考文献 274